野叔(资深金融从业者)
2022年4月,在改制近11年之后,江苏大丰农商银行IPO未通过。当时证监部门相关会议询问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竞争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和集团客户风控能力等。
时过三年左右,当前大丰农商银行的竞争能力、风控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新表现如何呢?野叔将以该行公开披露的年报、审计报告等为依据,对其2012-2024年、特别是近三年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附图1)
1 主业竞争压力
第一,存款增长比较。2012年末,大丰农商银行存款余额116.1亿元,在大丰县(2015年“县改区”)区域市场份额35.8%。2013-2019年,该行存款增速整体高于全区存款平均增速;至2019年末存款份额达到期间最大值45.9%。
2023年末,大丰区各项存款余额1362.07亿元,该行存款余额535.68亿元,市场份额39.33%,比此前的期间峰值下降了6.6个百分点。
2024年末,大丰农商银行存款余额562.71亿元,同比增长5.05%(历年增速比较见附图2);增速可能高于全区存款平均增速(目前尚未查询大丰区2024年末存款余额,盐城市9个区县存款整体增速3.9%,剔除6个县市后的“三区”存款平均增速约为-0.8%)。
(附图2)
第二,贷款增长比较。2012年末,大丰农商银行贷款余额88.23亿元,区域贷款市场份额43.0%。2013-2015年,由于该行贷款增速相对高于大丰县贷款平均增速,市场份额持续提高;至2015年末达到期间年度最大值45.3%。
2016-2023年,除2018年相对略高之外,其他各年度该行贷款增速均明显低于全区贷款平均增速,市场份额波动下降。2023年末,大丰区各项贷款余额1416.22亿元;大丰农商银行贷款余额417.52亿元,市场份额降至29.5%,比此前峰值下降了约15.8个百分点。
2024年末,大丰农商银行贷款余额454.27亿元,同比增长8.80%(历年增速比较见附图3);增速可能低于同期全区存款平均增速(尚未查询到全区2024年末贷款余额,盐城市9个区县存款整体增速16.1%,剔除6个县市后的“三区”存款平均增速约为13.1%)。
大丰农商银行所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的外部因素,既有大行下沉,也有城行下乡,还有其他农商银行的异地经营。例如,2007年江苏银行设立大丰支行,2018年南京银行设立大丰支行,2019年常熟农商银行设立大丰支行等。再如,2024年邮储银行大丰支行存款余额27.62亿元,同比增长25.8%;贷款余额60.0亿元,同比增长21.0%。
内部因素则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实体贷款占比长期相对不高。例如,2019年末实体贷款216.64亿元,在贷款中占比76.65%;贴现64.87亿元,占比22.95%。2021年后实体贷款占比超过80%,但是仍然相对偏低。例如,2024年末实体贷款372.15亿元,占比81.92%;票据贴现余额81.83亿元,占比18.03%。这其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够合规的现象。
二是线上贷款客户短期增减明显。例如,2020年末该行全部贷款客户5.60万户,2022年末增至9.18万户,两年净增约3.58万户,其中2021年净增1.35万户。
2023年末,该行贷款客户达到最大值96709户,其中线上贷款客户约66600户,占比68.9%。2024年末,贷款客户93735户,年度净流失2974户。也许,容易获得的更容易失去,尤其是可能线上来得快、线上去得快。
(附图3)
2 贷款质量压力
首先,从不良贷款量率变化看。2012-2021年,大丰农商银行不良率呈现持续下行趋势;到2021年末达到年度历史最小值1.07%。
2022-2023年两年,该行不良贷款呈现量率双升趋势,年末不良贷款分别为4.20亿元和6.81亿元,不良率分别为1.10%和1.63%。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略降至6.74亿元,不良率略降至1.48%(历年详情见附图4)。
其次,从不良贷款核销金额看。据可查询数据,2016-2021年各年度核销均在0.5亿元以下(缺2020年数据);结合不良率看可见当时质量控制压力较小。
2022-2023年,该行核销金额分别为2.21亿元和2.46亿元,力度比此前明显加大。2004年核销金额高达5.33亿元,才使得不良贷款余额略降0.07亿元,由此可见近三年贷款质量管理压力明显加大。
2024年末,贷款损失准备余额14.39亿元,比上年末提高0.84亿元;贷款拨备覆盖率213.67%,比上年末提高58.40个百分点,已经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其后期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因为“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等原因,大丰农商银行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130万元(盐金罚决字[2024]22号,现场检查时间为2022年)。
(附图4)
3 创收盈利压力
第一,创收能力表现。2014-2021年,大丰农商银行营收整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此后则呈现波动趋势。2021年实现营收13.03亿元,为历史第二大值;其中利息净收入12.13亿元,为至今历史最大值。
2024年,该行实现营收1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23亿元,同比增长19.64%(详情见附图5),增幅较高的原因之一是此前连续两年营收负增长,拉低了比较基数。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27%,不过绝对额尚未超过2021年度。
从增量结构看,投资收益2.58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相对贡献度最大;利息净收入比上年增加0.35亿元(主要原因是在利息收入略有减少同时,利息支出减少相对更多,降本增效工作较有成效)。值得一提的是,2023-2024年净中收均为负数。
(附图6)
第二,盈利能力表现。2012-2021年,大丰农商银行净利润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度净利润5.50亿元,为迄今最大值,同期ROA约1.03%,明显高于同期农商银行0.60%的平均水平。
2022-2024年三年,该行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下降。其中,2024年实现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7.38%;年度ROA约0.37%(历年详情见附图6)。
财务原因在于,尽管营业同比增加2.23亿元,但是营业支出同比增加3.08亿元,绝对值更大。其中,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5.02亿元,比同比增加2.96亿元。
当然,尽管账面上利润指标不好看,而且由于省联社考核净利润且分值较高而影响当年绩效与薪酬(2024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减少1069万元);但是正如前文中提及的,还是可以增加后期的抗风险能力、减轻未来的风控压力。这种长期主义的经营策略还是值得学习。
(附图6)
野叔的结语
综上所述,野叔认为,作为曾经冲刺IPO的“准优等生”,目前大丰农商银行和诸多中小银行一样面临着规模增长(特别是贷款)、效益增长和质量稳定的三重压力,后期肯定需要持续增强抗压能力、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尽管短期内该行人均效能相对不高,例如2024年度人均利润总额59.5万元,低于苏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上市农商机构(一般在100万元以上);不过在“提升类”机构中还是高于同期扬州、民丰、如东、南通等农商银行的水平。同时,该行人均产能相对较高,2024年末人均管理资产10468万元,高于全系统的平均水平。(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