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开始吹拂美国中西部广袤的农田,往年此时,农场主们正忙着将金黄的豆粒装上开往中国的货轮。今年,农场却陷入一片死寂。
“我们6月初才种完大豆,比往年晚了半个月,现在又赶上持续降雨,田里病虫害泛滥。更要命的是,中国市场彻底关门了。”俄亥俄州第七代农场主布赖恩·哈巴奇对着英国《卫报》记者诉苦。
他算了一笔账:往年农场60%的大豆销往中国,每吨能卖400美元,今年只能在国内贱卖,每吨不到250美元。为了烘干受潮的玉米,他不得不额外花3万美元买丙烷——这相当于全家半年的生活费。
2025年的大豆贸易季,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中国进口商已经提前锁定了9月800万吨、10月400万吨的南美大豆订单,这些订单全部来自巴西,美国大豆连一粒都没捞着。
截至7月24日,美国大豆出口量仅300万吨,创下20年来最低纪录。这与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2200万吨大豆形成鲜明对比——今年这一数字或将直接清零。
这一转向并非临时起意。2024年中国进口的1.05亿吨大豆中,巴西就占了7465万吨,达71.1%的份额,而美国只有2214万吨,占比刚过两成。2025年,这个差距被拉得更大。
特朗普显然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上周他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美国农民是世界上最棒的,中国应该把大豆进口增加4倍!”但这种毫无实质内容的呼吁适得其反——中国不仅没增加采购,还加速推进与巴西的合作协议。
美国《纽约邮报》对此讽刺道:“特朗普的推文就像往火上浇油,中国用行动证明:离了你美国大豆,地球照样转。”
美国大豆协会政府事务负责人弗吉尼亚·休斯顿的话一针见血:“我们的大豆和巴西相比毫无竞争力。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是墨西哥、加拿大等所有市场加起来的3倍,现在这个市场没了,美国农民根本找不到替代买家。”
数据揭示了残酷现实: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占全球贸易量的60%。作为美国第二大大豆出口市场,墨西哥全年采购量还不到600万吨,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大豆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随着养殖业扩张,预计到2030年进口量将突破1.2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巴西市场。这一巨量需求让任何供应国都无法轻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美国大豆协会在最新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多样性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复制。”
中国清零美国大豆订单背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全球农业供应链重组。
巴西大豆从港口到中国只需25天,而美国中西部大豆运到中国需要40天,仅运费每吨就多出30美元。这还只是表象优势,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在展开。
中方技术代表团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赴巴西考察,推动签署一项互认农产品环境认证的协议。这意味着未来巴西大豆只要贴上 “零毁林”标签,就能直接进入中国高端市场,价格比普通大豆高出20%。
中粮集团与巴西签署协议,未来5年将采购1亿吨可持续大豆;中国技术团队正在巴西推广数字化溯源系统,让巴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巴西农场主吉赛尔跟中粮合作近十年,她1000公顷大豆地完全按中国的“负责任农业标准”种植。“这些豆子不仅能进中国市场,还能凭着认证卖到欧洲去。”她表示。
大豆订单清零只是冰山一角。中国还取消了1.2万吨猪肉订单,木材、棉花等商品的出口也大幅萎缩。从密西西比河的码头工人到中西部的卡车司机,超过50万人面临失业风险。
美国农民的困境正在演变成特朗普的政治灾难。农业州是共和党的票仓,爱荷华、伊利诺伊等中西部州的农民一直是“MAGA”运动的铁杆支持者。
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出口暴跌70%,当年中西部农场破产率飙升30%,直接拖累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丢掉众议院。如今历史正在重演,而且情况更糟。
2026年中期选举中,农业州的34个参议院席位将改选,其中至少10个处于摇摆状态。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发出警告:“别拿我们的生计冒险!”这位投票给特朗普的农场主坦言,如果再这么折腾下去,美国豆农2027年就得集体破产。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