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祟:广岛都能申遗,“731”史料申遗被卡6年

广岛早就申遗成功,731却一拖再拖,到底卡在哪儿了?而且卡了整整六年,难道细菌战的受害者就不配被世界记住?

这个问题不光是历史问题,更是一个当代国际政治里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自2019年起就推动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相关史料纳入《世界记忆名录》,可申遗之路却异常坎坷,几乎每一步都被“技术性”否定。

而另一边,日本广岛的和平纪念公园,早在1996年就顺利列名。

历史的记账本,凭什么只记一半?

申遗六年无果

从2019年开始,中国就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731部队相关档案的申遗申请。这些档案记录了日本军方在二战期间组织的细菌战实验,包括活体解剖、冷冻试验、母婴试验等一系列反人类行为,涉及死亡人数数以万计。而这些罪行的发生地,正是中国哈尔滨。

按理说,这种档案的历史价值和人类意义,跟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柬埔寨的红色高棉监狱资料一样,都是不容遗忘的战争记忆。

但令人不解的是,731史料的申遗却被反复“打回重审”,理由总是绕不开“补充材料”、“格式问题”这些看似中立、实则技术化的拖延手段。

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对731部队历史进行系统性否认,不仅在申遗现场派出所谓的“专家”质疑档案的真实性,甚至在国际组织中通过外交手段施压,暗示若项目通过,将“重新考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避,更是对联合国规则的威胁。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至今仍不承认731部队进行过细菌战。

尽管早在2002年,东京地方法院已经承认731使用过细菌武器,但官方口径依然是“只承认这支部队存在”。也就是说,他们承认有这支部队,却不承认它干了什么。这种“认尸不认凶”的姿态,怎么看都不像是面对历史的诚实态度。

证据越挖越多

问题是,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能靠“装没看见”就能糊弄过去的。

过去几年里,中国方面对哈尔滨平房区的731遗址展开系统发掘,已确认的核心区域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在这片土地下,考古人员找到了大量残留实验器具、监禁设施和焚烧灰坑,甚至还有标着“赤痢”“××毒”字样的玻璃瓶。

这些东西是731部队当年销毁罪证时遗漏下来的“铁证”。不仅如此,2025年上映的电影《731》也意外成为全球现象级文化事件,首日票房就突破3亿元。

这部电影用更直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了731部队的冷酷实验,比如把活人放进低温舱反复冻融、给孕妇注射细菌后观察胎儿变化,场景看得人浑身发冷。

更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俄罗斯在同年公布的历史档案也坐实了731部队曾计划对苏联实施细菌战。这意味着,这场罪行不仅仅是对中国的伤害,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挑衅。

世界记忆

日本在处理战争历史时,展现出一种非常“挑着记”的态度,广岛原子弹爆炸,对外讲得头头是道,和平纪念馆建得庄严肃穆,1996年就顺利进入《世界记忆名录》。

而731部队的细菌战罪行,却在教材中被描述成“卫生研究”,连“人体实验”四个字都挤不进去。

这种双标不光体现在对外叙述,也渗透进了日本国内的教育和文化政策。不少日本地方教育机构甚至不允许展示731相关展板,理由竟然是“中央政府不承认这些事实”。

而和德国对纳粹医学犯罪的公开反省相比,日本医学界对731部队那二百多位顶尖学府出身的“博士罪犯”,几乎选择了集体沉默。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当“加害者”的身份被集体隐去,只留下“受害者”的标签,那历史的镜子还能照出真相吗?

历史不等人

虽然731史料的申遗之路仍未见曙光,但历史并不会因为政治阻力而被彻底埋没。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每一段被解密的档案、每一位幸存者的证词,都是在替沉默的真相发声。正义可能走得慢,但它不会缺席。

从广岛的顺利申遗,到731的步步受阻,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两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命运,更是全球历史叙事权的较量。

因为历史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避免重演。731的档案如果连“被记住”的机会都没有,那人类文明的底线,又该画在哪里?

参考信息:731史料推动申遗却被卡6年,起底日本侵华史洗白组织2025-09-19 14:00·京报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历史   广岛   日本   史料   部队   细菌战   中国   档案   罪行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