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对朱婷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郎平的话说对了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网、大河网、正观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娱之以理

编辑|娱之以理

前言

提起中国女排的辉煌,郎平和朱婷是两个绕不开的存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教练,一提起朱婷就是赞不绝口。

他们对于朱婷有一个统一的夸赞。

“朱婷是几十年才会出的一个天才。”

而这样一个天才的成名,离不开郎平的发掘。

郎平和朱婷的第一次见面是郎平在俱乐部当教练的时候。

那时郎平对朱婷的第一印象就是像她,以后可以培养。

后来,郎平在组国家队的时候,就把朱婷选了进去。

自此,朱婷凭借一场场比赛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而最近,官媒对朱婷的称呼转变了,而这也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同时,这也印证了郎平在此之前说过的话。

英姿再现

自里约奥运会一别,朱婷开启了“留洋之路”。

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国外打球,但每当国内有什么重要比赛,她又会迅速回归。

前不久,朱婷效力的俱乐部发文,朱婷将暂停比赛,全力备战全运会。

这些年,朱婷的表现与实力都被众人看在眼里。

朱婷在科内利亚诺球队期间,实现了全满贯。

而早在2017-2018赛季,朱婷在瓦基弗银行女排时就已经实现过全满贯。

朱婷是第一个在不同队两次夺得全满贯的运动员。

这次她回国代表河南队参赛,也让河南队士气大增。

说起来,全运会在我国各大赛事中含金量超高。

更有着“小奥运会”的称呼,这一次各项目的冠军、健将纷纷为自己的省份发力。

就连许久不打比赛的马龙、陈梦都回归,这一届的全运会真的堪称“神仙打架”。

而排球这一项目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河南队所在的A队也是强队云集。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全运会还没开始,央视就为其宣传造势。

央视发布的宣传封面上,朱婷与马龙和苏炳添赫然在列,这足以印证他们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除此之外,央视还播放了朱婷和郎平的专访,在这些视频中,我们探究到了朱婷的另一面。

一鸣惊人

鲜为人知的是,被称为“世界第一主攻手”的朱婷,也曾有过不像运动员的一刻。

朱婷刚入国家队的时候,身体力量薄弱,而这也容易让她跟不上训练。

当时郎平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后,就给她提供了很多蛋白粉。

再加上朱婷自己努力,她克服了这个困难。

直到2016年,朱婷来到了那个让她一战封神的舞台。

那时的朱婷,不过22岁,初登奥运赛场,眼中满是青涩与坚定。

小组赛的开局并不顺利,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对上了东道主巴西队。

巴西女排,是当时世界排坛的霸主,拥有主场优势。

赛前,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国女排,认为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赛。

但中国女排从不畏惧强敌,朱婷更是如此。

在关键的决胜局,朱婷一记暴扣,打手出界,以3-2逆转战胜,成功晋级。

战胜巴西队后,中国女排士气大振。

朱婷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状态愈发神勇。

整个里约奥运会,朱婷共得到179分,是这次女排比赛的头号得分手。

她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中国女排的英雄,也让全世界记住了她的名字。

然而,这个凭借里约奥运会崭露头角的姑娘,却也曾有过不想回忆的时刻。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女排赛场,成为了朱婷职业生涯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

早在东京奥运会前,朱婷的手腕就已经伤病缠身。

为了备战奥运会,她选择了保守治疗,但伤病的困扰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她的发挥。

最终,中国女排无缘决赛。

作为球队的核心,朱婷遭受了网络上的批评、质疑,该承受的,不该承受的,她都承受了。

朱婷在前不久央视访谈时坦言,她曾一度考虑退役,甚至经常不登微信,自我屏蔽。

但外界的这些负面言论,她却无力改变。

不过,在这段遭遇过后,朱婷将不同平台上,恶意传播谣言的人告上了法庭。

而朱婷提交的刑事自诉符合相关规定,这一案子在当年12月底时就立案了。

朱婷的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也为所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树立了榜样。

经此一事,朱婷并没有忘记初心,这些年来,她一直奔赴在各个赛场上。

而近日,新华社在不到2个小时内的3条发文中称呼的改变,更是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

实至名归

随着全运会的即将到来,朱婷也在全力备战,但令人惊喜的是,朱婷却现身河南女排城市联赛。

当天朱婷化身为“朱教练”,在正赛前指导两支小学生队打比赛。

在两局比赛中,朱婷分别指导了两个不同的队伍,分别帮助她们取得了一次胜利。

而这一场“别样”的比赛,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得到了新华社的三次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文章中新华社对朱婷的称呼变了。

以往,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各类报道中,大家都习惯称呼她为“朱婷”。

这个名字代表着她作为顶级运动员的辉煌成就。

然而,在新华社的几篇报道中,却以“朱指导”来称呼朱婷。

从朱婷到朱指导这一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却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

她不再单单只是一个运动员那么简单,而是从顶级运动员向排球领域多面手的转型。

正如她自己所说,指导青少年球员打球是她的梦想。

早在今年5月,朱婷就已经取得了国家级教练的身份。

这次指导小学生比赛,正是朱婷“当”教练的初体验。

而这也展现出她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指导,让人看到了她在教练领域的潜力。

同时,朱婷的这一系列变化,也印证了郎平曾经说的很对。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郎平在比赛前给朱婷发的短信里称,朱婷是她最优秀的徒弟。

无论是朱婷在国外赛场两度拿下全满贯,还是她第一次指导球员比赛。

这些都印证了郎平对朱婷的评价,她是最优秀的。

结语

从奥运冠军到出国留洋,再到指导小球员打比赛,朱婷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作为一名球员,朱婷的实力和经验毋庸置疑。

至今她依然活跃在国际赛场上为中国代言。

而她成为“朱指导”的初体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在教练领域的热情。

正如郎平说的,朱婷是她最优秀的徒弟。

无论朱婷未来选择哪条道路,她都将继续为中国排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华网、大河网、正观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体育   信号   对了   朱婷   里约   全运会   中国女排   新华社   女排   教练   赛场   奥运会   满贯   河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