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沧州的周女士拨通大众帮办热线,想找寻她姥爷当年的牺牲地。周女士在姥爷战友的回忆录中得知,他们当年很可能被押往济南新华院。
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姥爷李文修是一位烈士,曾任冀中区献交县五区和九区区委书记,1943年6月被捕,牺牲时年仅21岁。姥爷牺牲时,姥姥正怀着他唯一的孩子,就是周女士的母亲。姥姥终身未再嫁,守候了55年,去世时是穿着当年的嫁衣走的。
如今,周女士的妈妈也已经80多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知道姥爷牺牲在哪里,家人以后祭奠也有个去处。
为了帮周女士完成心愿,记者前往位于济南传媒学校内的新华院旧址。学校教师周榕告诉记者,1943年春天,日军在济南筑起高墙,定名为新华院,其前身是1940年设立的救国训练所(注:关押爱国志士和百姓的集中营)。新华院由驻济日军第十二军参谋部直接掌管,是日军在山东地区关押、奴役和虐杀抗日军民的核心场所。曾在这里被关押过的原八路军老战士夏方明谈到过在新华院里的悲惨生活。
济南新华院旧址
1937年至1945年,日军在济南设立了防疫给水部。名为防疫,实际上是一支用人体做活体实验的疫苗部队,是日军在济南的“731部队”,他们培植的细菌经常拿到新华院,在战俘身上进行所谓的效力实验。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新华院先后关押抗日军民及爱国人士约3.5万人,被囚死在此的抗日军民和爱国人士1.7万余人。
在新华院旧址后面,有一片开阔的茵茵草地。周榕说,这里是“病栋”旧址。当年,在新华院被奴役致死的,或者被细菌实验致死的爱国军民,都被丢弃在“病栋”里,部分遗体被运往济南琵琶山万人坑。
琵琶山万人坑遗址
琵琶山万人坑遗址,位于济南市南辛庄路附近。自1940年冬至1945年秋,日军在琵琶山下残暴屠杀抗日军民,致使此处尸体纵横,白骨累累,被群众称为“万人坑”。1951年,济南联合挖掘小组用16天的时间,在“万人坑”挖掘8个尸穴,挖掘出的尸骨较完整的有746具。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记者未能找到任何关于李文修烈士的资料。后续,记者会继续留意相关线索,也希望有了解情况的知情人士提供线索,争取帮助烈士后人了却心愿。
(大众新闻记者 郭由)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