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导读
近期,中国疾控中心监测周报显示,我国感染流感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感染甲型H3N2病毒人数占比超过98%*,这让妈妈们绷紧了神经。

随着气温下降,各类呼吸道病毒都活跃了起来,对于宝宝来说,其免疫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如何守护宝宝的健康?”成为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今天,粉哥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秋季呼吸道感染的防护之道,助力宝宝健康度过特殊时节。

秋冬季的早晚温差显著,空气干燥,这些条件都为病毒、细菌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便利。除了新出现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还有常见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百日咳鲍特菌、腺病毒等[1]都在这个季节异常活跃。

感染这些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家长往往很难区分,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妈妈们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
这些病毒往往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传染性较强。婴幼儿及儿童这类特殊群体都更加容易“中招”,主要有以下原因[7]:


怎么防护才能有效避免宝宝遭受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万一真的感染了又该怎么办?妈妈们别着急,我们可以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8]3方面对宝宝进行相应的健康防护与应对~

预防是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宝宝的饮食、睡眠、起居环境、运动等各方面都是防护工作的重点。
①做好个人防护:宝宝和家长都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且尽量使用流动水;同时,疾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宝宝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医用口罩;另外,保持宝宝鼻腔和口腔卫生,养成刷牙和冲洗鼻腔习惯,减少病原体繁殖。
②合理膳食摄入:6月龄内的宝宝建议纯母乳喂养,6月-1岁以内以奶为主,保证奶量;1岁后要注意营养均衡,清淡饮食,可多吃些青菜、胡萝卜、西红柿等能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另外,对于抵抗力稍弱的宝宝,可以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益生菌等免疫自护相关的营养素。
③增加体育活动: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等场所活动,但要注意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
④保持环境通风:每天自然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可以在宝宝去其他房间时,逐个房间开窗通风,这样既能保证空气清新,又能避免宝宝吹风受凉。
⑤多清洁消毒物体表面:以清洁为主,可选次氯酸钠或酒精作为消毒剂[9]。
⑥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维持机体免疫等,睡眠时长不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宝宝健康的关键。

⑦接种相关疫苗/抗体:在适当月龄可以带宝宝接受相关的疫苗/抗体接种,如RSV抗体针、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尽管做了充分的预防措施,但宝宝仍然有感染的可能。当宝宝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妈妈们需要保持冷静,科学应对,注意以下几点:
①家庭科学护理:通常情况下,若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建议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降温[10],如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或引起中毒。另外,在宝宝发热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地喂奶或喂水。
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宝宝体温低于38℃,采用物理降温无效,或持续发热至38.5℃以上时,则要立即就医,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降温。
③避免盲目用药:有些家长习惯将医院开的没吃完的药自行给宝宝服用,或是到药店自购药给宝宝治疗,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因为宝宝出现同一症状可能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另外不同药物中可能含有相同成分,错误服用会导致成分过量,可能严重损害宝宝的肾脏。

当宝宝战胜病毒后,切不可大意,因为病愈初期的宝宝身体仍较虚弱,免疫系统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首先要注意循序渐进地恢复活动,不要立即让宝宝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活动,可以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逐步增加活动量,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
其次,病后宝宝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当继续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鸡肉、豆腐等,帮助修复受损的组织,新鲜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另外,密切观察康复情况也很重要,有些宝宝在病愈后可能还会出现轻微咳嗽、乏力等症状,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反复发热等情况,就要及时复诊。需要提醒的是,在宝宝完全康复前,也要注意避免接种疫苗,一般建议在疾病痊愈后1-2周再行接种。
总之,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妈妈们不必过度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宝宝的感染风险。粉哥真心希望每位宝宝都能健康地度过秋冬季,大家还有任何关于呼吸道疾病的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
注释: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025年第44周第881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1]杨鑫.秋季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识别与应对[J].妇儿健康导刊,2025,4(20):13-14.
[2]吴孟春,方向韶,叶舜华.7412例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规律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5,30(05):580-582.
[3]花少栋,周雪颖,张宁,等.《2025年香港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实践建议》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5,53(06):700-705.
[4]赵晶晶,刘亚敏,索睿,等.咳嗽患者百日咳感染特征分析及症状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天津医药,2025,53(04):434-439.
[5]原新慧,辛蕊,叶新华.鼻病毒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5,15(04)
:403-410.DOI:10.16505/j.2095-0136.2025.0042.
[ 6 ]朱丛.秋冬警报!孩子高烧反复不退——可能是腺病毒感染[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5年“《健康大湾区》-科普引领健康”论坛暨第4期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作品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2025:490-493.DOI:10.26914/c.cnkihy.2025.047084.
[7]胡宸.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实用方法[N].甘肃科技报,2025-09-17(006)
.DOI:10.28504/n.cnki.nkjxn.2025.000249.
[8]于斐,曹贞艳,李嘉琦,等.《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J].中医药导报,2024,30(09):56-60+
70.DOI:10.13862/j.cn43-1446/r.2024.09.012.
[9]刘瀚旻,申昆玲,洪建国,等.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的思考与意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5,40(05)
:361-366.DOI:10.19538/j.ek2025050602.
[10]王芳.孩子发烧了,这些护理知识你知道吗?[C]//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二).绵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2022:284-286.DOI:10.26914/c.cnkihy.2022.081030.
—END—
文章编辑 | 明月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