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7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新闻发布厅举行。
据了解,今年7月11日至8月31日,西昌将以“激情火把节、最炫民族风”为主题,举办20场活动。其中包括7月18日的“万人执火、踏歌而行”狂欢夜、“非遗里的凉山”主题巡游;7月19日至20日的“满天星斗落人间”原生态火把文化体验;还有《阿惹妞》火秀、“天天火把节”“梦回唐朝·光耀建昌灯会”“音乐光影嘉年华”“群星演唱会”等活动,全景展现大凉山风情、民族文化魅力。
会上,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川围绕“紧扣三大定位,奋力建设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主题作介绍。
杨川热情洋溢地表示,带着“月亮城”的温柔、“太阳城”的热情、“航天城”的进取,与大家共同分享西昌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奋进强音。近年来,西昌立足“地下金山银山”与“地上绿水青山”的资源与生态禀赋,将产业链牢牢建在“资源带”上,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钒钛新材料产业强链升级,西昌钢钒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依托“北斗母港”“嫦娥故里”招牌,推进深空低空融合发展,航天港首开区建成投产,千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拔地而起;医药食品产业生机勃勃,好医生智能工厂、雪花啤酒40万千升项目投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40%。
“2024年,西昌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当仁不让成为带动全州共同发展的‘超级引擎’。”展望未来,杨川雄心勃勃,站在冲刺“千亿县”的新起点,西昌将精心打造“中国康养旅居地”的世界级品牌,全力提升“四川攀西中心城”的枢纽能级,持续擦亮“凉山极核引领区”的金字招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发布会结束后,杨川还来到西昌特色产品展台,在众多媒体面前开启了“带货”模式,为西昌热情代言。“西昌旅游的特点就是‘三不三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海拔不高,处处都是景区、月月都有节庆、样样美食都好吃。”杨川介绍,未来,西昌将持续深化“生态+康养+医养”融合模式,推出“候鸟式养老”“社区嵌入式服务”;串联卫星发射中心、螺髻山打造全龄段康养产品;建设“口袋公园”、改造东西海三河,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标配。希望大家多来西昌,常来西昌。
对有媒体记者问:“近年西昌的农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请问西昌主要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西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开金回答说:“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感受西昌市在‘两房’改造方面的成效,我今天带来两张图片。一张图片是西昌市在‘两房’改造之前我们农村的旧貌。一张图片是我们通过‘两房’改造以后农村的新面貌。”
杨开金介绍,通过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建成了宁乐村、西洼村、琅环村、红星村、李家沟村、兴富村、螃蟹村等一批示范村和达标村。
同时,改造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一户一档、一房一码”动态监管,采取“云监、巡监、定监”三合一方式全覆盖开展质量安全巡查,构建了高效监管体系。
两年来共实施“两房”改造43522户,其中,新建房屋34380户,拆除一户多宅5397户,我们正举全市之力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住进了“暖心房”、实现了“安居梦”,我市统筹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推进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的做法入选了四川省2023年度改革典型案例。
对于“西昌如何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接下来将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提问,西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英表示,火把节系列活动是西昌深入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西昌正以文为笔,山水为卷,绘就文旅新图景。提升邛海泸山、建昌古城等景区品质,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做靓“中国航天城 阳光康养地”品牌,植入航天元宇宙体验馆、彝绣工坊、嘎哟啦音乐市集等体验项目,培育大石板古村、听涛谷、月亮西等文旅融合新样板。推进全域旅游,串联30余个景点推出古城魅力游、航天科技游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用心邀客,用情留客,唱响文旅协奏曲。开通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航线17条,西昌西站日均开行列车55趟。促进邛海渔家宴、彝家坨坨肉、小渔村串烧等特色美食品牌化发展。引进希尔顿、豪生、千里走单骑民宿等高端品牌,全市现有酒店民宿2000余家,床位9万余张。推出消费券、免费停车位等“宠客”服务,培育思奇香、正中等土特产品牌,上新南红玛瑙、漆器、银饰等文创产品,拓展二次消费。发布深度游记、体验视频等信息15万余条,微短剧《凉山小厨娘》、“抖音足球嘉年华”等话题引爆百亿级流量。
注重传承,花样翻新,解锁文旅新体验。全年分季节举办开海节、邛海湿地马拉松赛等活动200余场次,实现联动冬春、带动春夏、驱动四季,掀起波浪式消费热潮。6月17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为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南、明确了目标要求,我们即将举办的2025年火把节系列活动,就是迅速将全会部署转化为西昌实践、西昌成效的具体举措之一。
据悉,为担当起“凉山极核引领区”,西昌创新“西昌总部+全州基地”产业联动模式。农业上,“西昌研发+县市基地”带动苦荞、马铃薯等全链条发展;工业上,凉山高新区与县市将协同打造“采矿—冶炼—深加工”一体化布局;文旅上,推出“火把节环线游”等产品,将“西昌流量”转化为“全州客源”。
除此之外,西昌始终将钒钛新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精心谋划、全力推进。一方面加大资源勘查投入,积极启动峰子岩钒钛磁铁矿勘探工作,储备更多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钢西昌矿业年产10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扩建工程、年产500万吨极贫矿综合回收利用等工程顺利实施。
如今,全市铁精矿年产量达200万吨,钛精矿年产量达50万吨,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千亿级航天产业拔地而起,火把节IP引爆夏日消费热潮,13万群众实现“圆梦”安居……西昌,这座“中国航天城阳光康养地”正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来源:香港卫视)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