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师参谋长周昆离奇失踪,失踪前被彭总痛骂,有3大去向

前言

1938年2月,抗日战争进入关键节点,而此时身为八路军115师师长的林老总,正率领部队在陕西一带休整。

林老总欲筹备接下来的作战准备,于是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道:“通知参谋长周昆过来一下研究下一个作战部署。”

按道理来说周昆在武汉参加完全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后应该已经回到部队了,但警卫员的一番话却让林老总面色凝重。

“参谋长到现在还没回来,师部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参谋长的消息!”

115师的重要决策,怎么能少了参谋长献言献策,况且武汉一会结束后,3万元的经费对于部队来讲简直是救命稻草!

林老总没敢往下想,一边派人打听参谋长的下落,一边向八路军总部进军,可第二天都没等到参谋长回来。

但跟着参谋长一同前往武汉的警卫员却回到了部队中,至此,周昆的下落就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

周昆在我军当中绝对是个资历深厚的老将,自1927年跟随马主席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便加入了红军大部队。

不论是当年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还是困难重重的根据地斗争,都能看到周昆的影子。

秋收起义的时候,周昆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战士,在三团第三营担任班长的他被安排在三团驻地——铜鼓近郊随时听命。

这一带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却承担着警戒任务的核心工作,在这场任务中,周昆和毛主席迎来了第一面,但也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周昆当然知道警戒任务的重要性,但就在此时,部队里的战士说到有一位年轻人要找团长,可在盘查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位同志丢掉了证件。

周昆二话不说,当即把他押到了团部,可团部的几位同志看到这位年轻人后,才知道是闹了场误会,此人正是毛主席。

团长苏先骏赶忙批评周昆有眼不识泰山,周昆显然有些窘迫,但毛主席却笑着说道:“这位同志值得表扬,执行警戒任务的同志警惕性就应该高!”

周昆就此和毛主席结缘,并且还和伟人一同赶往井冈山,挺进赣南闽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在林老总麾下,周昆那勇猛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即便是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周昆的表现仍旧可圈可点。

战场上诚然危险重重,但也让年纪轻轻的周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周昆一举成为八路军115师的参谋长,和师长林老总、副师长聂荣臻元帅并肩作战。

115师由红一方面军第一、十五军团和陕南红七十四师编成,一万五千五百人的兵力,是八路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一个师。

周昆从抗大步校领导的岗位调整到主力师任参谋长,还是一一五师军政委员会五人委员之一,其军事能力自然不言而喻。

长时间在林老总的耳濡目染下,周昆不论是性格还是作战风格都和林老总十分契合,尤其是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

2

林老总作为师长,亲自指挥部队行动,而后方协调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重任落在了谁的建行,当然是周昆参谋长。

面对的敌人不容小觑,是在正面战场上频频获得胜利的日军,但林老总并没有被他们咄咄逼人的态势吓到,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后,提出利用平型关当地地形伏击日军的计划。

具体部署的时候,林老总着重强调了“敌进我伏,拦头斩腰断尾”的六字方针,甚至果断投入全师兵力参战,这种魄力实在让人感到震撼。

而周昆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作为参谋长,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重要情报,不仅要获得日军的进攻路线,设置兵力配置也要得到一手信息。

在战场上两人对节奏的把控体现了高度的默契,最终115师团在平型关取得大胜,歼灭敌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79辆、摩托车3辆,缴获枪支500余支。

一年后,去安国师级以上的各级参谋长会议在武汉隆重召开,而周昆作为115师参谋长也赶往武汉,可不成想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3

直至今日,这一谜团仍旧没能得到答案,但广泛流传的三种说法,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当跟随周昆参谋长前往武汉参加会议的警卫员回到部队中后,所有人都面露难色。

打开了警卫员手中的挎包,映入眼帘的除了三万元纸币外,还有一封信:“共领取了6万块钱,我带走了三万块,另三万块交给警卫员带回,望查收。”

或许正是因为信件中周昆参谋长说自己带走了3万块钱,因此很多人都猜测周昆会不会拿着这3万块钱回到了湖南平江老家“安稳过日子”?

虽然拿走3万块钱的举动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在和警卫员返回部队途中,周昆突然把刚刚领取到的军费取出来一半,让警卫员先行回到师部,自己则还有事要处理,办完了立马回去。

若是想卷款跑路,为啥还要拿出来三万块钱交给警卫员?

况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这件事也展开过调查。

从周昆加入革命队伍后,从未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也没有任何其他反革命的行为,至少从这一点出发,周昆的革命信念还是十分坚定的。

当然,除了捐款回老家的猜测,也有人认为周昆是不是加入国民党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在失踪之前周昆有过一点不当表述,甚至还受到了彭老总的批评。

在武汉参加会议的时候,国共两党的将领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咱们的同志要么是在参加会议,要么是回到住处浏览文件。

但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官员则大相径庭,会议间隙他们甚至还聚在一起饮酒作乐,挥金如土的生活更是把奢华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周昆也并不会去追求那种生活,毕竟在革命的道路上他有过太多出生入死的过往,但就在那种情况下,他的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感到了些许不平衡。

会议结束后,周昆赶往山西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汇报会议情况。

可汇报完后,周昆话锋一转,竟开始发起牢骚,说在武汉会议期间咱们八路军的办事处有些“小气”,别说车接车送,就连雇黄包车的钱也不愿意多给。

在周昆的描述下,众人才知道国民党的参谋长不仅有自己的小公寓,还能开上小汽车,可当时咱们八路军的情况是多么的严峻。

能拿出钱来给同志们安排黄包车,都不知道要有多少同志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省出来。

彭老总脸色一变,随后批评道:“这就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如果咱们连作风都和他们一样,但两个党派还有什么差别!”

虽然首长们指出他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可这些话并未能改变周昆的看法,甚至在回去的路上还和警卫员多次提及此事。

既然产生了这种不平衡的情绪,周昆会不会加入国民党阵营过上所谓的“好日子”,概率很小。

按照国民党的作风,倘若我们有同志加入国民党,他们一定会大肆报道来占据舆论主导权,可别说相关报道,就连国民党的档案中也没有任何记载说明周昆加入了国民党。

而叛变投敌成为日伪军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日军的情报系统从未提及过周昆的名字,并且从后续的发展中也没有看到周昆的任何举动。

因此直至今日最大可能地猜测还是遇害牺牲。

往日不同今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山西打家劫舍的土匪可不少,如果他们一旦得知了周昆的真实身份,甚至还知道了他手里有三万块钱,必然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对周昆痛下杀手。

结语

毕竟年代久远、证据缺失,谜团至今未能盖棺定论,流传的说法大都属于臆测。

总的来说,叛变投敌和卷款跑路的说法,可能性极低,这位前途无量的参谋长,壮志未酬而中道崩殂,实在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

1、周昆 - 百度百科

2、115师参谋长周昆下落不明之谜——《党史博采(上)》 2019年第8期61-66,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参谋长   去向   离奇   警卫员   老总   武汉   国民党   部队   平型关   块钱   会议   同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