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居然人身攻击中国代表?
美国财长贝森特本周的一系列操作,却将这一底线彻底撕碎。
他多次指名道姓攻击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用“无礼”“战狼”“似乎失控了”等词汇肆意诋毁,把外交场合变成了泼脏水的现场。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
美国财长贝森特
这种人身攻击绝非一时失言,而是政治人物用最龌龊的方式,在面对美式霸权逻辑失灵后的一种歇斯底里般的失态,更是现代外交伦理的严重堕落!
贝森特的指责首先在事实层面就站不住脚,其所谓的“无礼”指控,本质是对既定外交安排的刻意歪曲。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明确回应,李成钢此前的华盛顿之行,是“围绕落实中美两国通话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等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这意味着此次访问是中美高层共识框架下的正规活动,从议程到行程均经过双方提前协调,所谓“不请自来”“举止失当”纯属无稽之谈,胡编乱造!
作为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中美之间的外交议程不可能不知情,却故意编造虚假说辞对中方代表进行人格诋毁,这种行为早已超出正常分歧范畴。
回顾国际外交史,即便是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美苏双方也从未有过大国财长指名道姓攻击他国谈判代表的先例。
贝森特的行径,不仅违背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尊重他国代表的基本规定,更让美国的外交体面荡然无存。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李成钢访美期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判定特朗普时期依据“232条款”对多国征收的钢铝关税不合法。
这一司法结论恰恰印证了中方对美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批评有据可依,李成钢在谈判中的据理力争,不过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
贝森特将这种基于事实的交锋污蔑为“失控”,本质是想掩盖自身政策的理亏之处。
贝森特之所以不顾及身份恶语相向,核心原因在于美方在对华博弈中屡屡受挫,只能靠人身攻击宣泄焦虑。
美国财长贝森特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
近年来,美国试图以单边制裁、产业打压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陷入“打压越狠、中国越强”的尴尬境地。
从经贸领域看,美方此前不断加码针对中国的经贸限制措施,仅过去20天就新增20项打压举措,试图以极限施压逼迫举措妥协。
大家都看到了,但举措始终坚持对等反制原则,相关措施精准击中美方痛点。
贝森特曾试图用“延长贸易休战窗口”作为筹码,换取中方撤回反制措施,却因缺乏诚意遭到冷处理。
这种“求而不得”的挫败感,最终转化为对中方代表的恶意攻击。
贝森特口中的“战狼”标签,更暴露了美方的霸权思维惯性。
在他们的逻辑里,中国只能被动接受美方的规则与要求,一旦中方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权益,就被贴上“强硬”“无礼”的标签。
中方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权益,就被贴上“强硬”“无礼”的标签。
为何当中国官员面对不公毫不退缩时,美方就宣称看到了“战狼”?
这本质就是“你只能接受我的规则,不能捍卫你的利益”的霸权逻辑作祟。
这种逻辑早已被全球看穿!
贝森特的人身攻击闹剧,更凸显了美式双标的虚伪本质。
美方一边将自己的单边制裁美化为“维护贸易秩序”,一边将中方的正当反制污蔑为“破坏全球供应链”;
一边动辄对他国实施极限施压,一边却容不得中方代表的据理力争。
这种“只许美国放火,不许中国点灯”的双重标准,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简直是太虚伪!太霸道!太放肆!
中国商务部明确指出,美方的限制措施“确实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全球航运业混乱”,反而“推高其国内通胀,损害其港口竞争力和就业”。
这些结论并非中方单方面指责,而是全球工商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贝森特将美方政策导致的恶果嫁祸给中方,试图用人身攻击转移焦点,恰恰说明其已无法用事实和逻辑为自身政策辩护。
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外交失礼事件是美国霸权衰落的缩影。
当高端技术封锁未能阻止“中国芯”突破,当贸易壁垒挡不住中国产业升级,美方逐渐丧失了平等对话的耐心与能力。
但外交博弈拼的是实力与道理,不是嗓门与脏话。
中方的反制始终有法可依,《反外国制裁法》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是有理有据的姿态。
总之
贝森特的人身攻击终究是一场徒劳的闹剧。
外交的本质是尊重与对话,而非霸凌与谩骂。
如果美国仍抱着“谁强谁说了算”的旧思维,继续以失礼行径对待他国,只会进一步透支自身的国际信誉。
这场闹剧该收场了,因为国际社会早已容不下霸权的无礼与堕落。
---完---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