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个礼拜前写过大疆降价的事情,在大部分论调都是大疆顶不住之类的情况下,我给出的结论是,大疆比想象中要凶狠太多,他们不是防守,而是进攻,要从根源上解决对手,这是强者的策略。
十几天过去了,数据再一次证明了你的网络好友佛子老师从来不玩儿马后炮。
看看这个可怕的成绩,这是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认可。而且这几个数据还没包括横扫行业的pocket系列。

(信息来自36氪)
这个数据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全景相机领域。
厉害的不是43%的市占率,厉害的是,从0到拿到43%的市占率,大疆用了多少时间?
3个月。
说是乱杀有些过头了,说是速通又有些保守了。
对手们看着大疆的表现,就像是当年曹操在长坂坡看到赵子龙。
那真是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为什么我之前就敢说大疆是进攻?
因为很多人对大疆的想象是强。
错了。
大疆的强,一般人根本想象不了。
远了不说,就说这回再次在全新领域展现出恐怖实力了,从无人机到运动相机到全景相机,一次成功有运气的成分,两次成功可能是运气太好,三次成功就是毫无水分,是超一流的水准。
大疆的供应链能力和技术水准当然强,但更强的是整个运转体系,战略以及心态,强到什么地步?
强到作为重资产的制造业,不需要靠二级市场来整活,单靠自身产品的销量,流水以及利润就足够让企业面对挑战。
稍微对金融和制造业有点了解就知道这有多强。
比起有些公司花里胡哨一通吹,最后还得关起门给资本下跪,大疆的水准真是弥足珍贵。
有的公司上市是需要上市,大疆是全球市场都需要争着它来自己这里上市。
而大疆自己,还未听说有上市计划,主动权完全拿在自己手里。
只有足够强的企业,才有这样的选择权。
不被裹挟,需要自身极硬。
2
说具体的,怎么理解大疆的技术,运转体系,战略和心态的强?
先说战略。
这要回看当年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漂亮的一战了。
当初他们的技术的确很强,但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强,那时候大家都在争着搞新技术,技术领先不是永恒的,一旦大家拉不开代差,基本就是轮流领先的状态。
而大疆在这个时候做出了放在今天看依然非常炸裂的战略决策。
不是跟对手竞争,而是想办法让对手直接放弃跟自己竞争。
但对手也不傻,人家走到今天也不容易,凭什么放弃?
很简单,让对手觉得这一切都没有意义,觉得绝望。
但也很难,因为首先要克制的是自己的欲望。
当你是一个制造业公司,你的技术已经暂时比对手领先了,你的市场份额比对手高一些,你要如何面对自己对利润的贪婪呢?你要如何克制住躺好的欲望呢?
绝大多数强大的企业到这一步一般就会停下来了,因为基础盘子够吃了,这时候再往技术上砸大钱投入属于巨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坚信对手也和自己一样想的,大家和和气气一起吃市场不好么?
不然这么累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么想,很正常。
更强大的企业,不这么想。
大疆认为这是新征程的起点而非终点,于是选择了放弃过量利润,砸研发,以及,从根源上解决战争这件事儿。
如何解决?
那就是降价,把行业的价格天花板封上,直接让这个领域的竞争结束,已经入局的企业直接放弃,你出厂价比大疆还要贵,你还玩儿啥?
后来者也不参与了,毕竟当你算账算不明白的时候,你也知道这个不好玩儿。
可口可乐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可以赚更多,但他们牢牢钉住这个价格,让所有后来者都没法来玩儿,因为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可口可乐只要这个价格,你凭什么?
而大疆当年在无人机就丢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疆只要这个价格,你凭什么?
当大疆只要这个价格的时候,你是无人机的用户,选大疆,不背锅。
不选大疆,你自己的公司都原谅不了你。
即使到了这个程度,大疆也没有停下来放过自己,明明靠着技术领先和价格策略已经稳吃市场,他们还继续精益求精,去卷【电影级影像技术】,花了5年时间打造了电影机如影4D,重新定义了整个专业摄影体系和创新拍摄工作流。
要知道,如影4D这东西不是简单的一款产品,而是向传统电影制作体系发起挑战的炸弹,并且引入了Z轴(竖向)稳定技术,实现了以往需要滑轨等才能拍出的平滑运镜效果。
左手痛揍无人机市场,右手加大力度挑战传统摄影行业。
这里面的成本和魄力,都是天量。
当行业头部在已经有巨大利润空间且没有面对明显挑战的时候主动这么做,需要巨大的魄力和面对利润时候的清醒,这只有是具备野心和头脑的强者才有的特权。
一流企业能赢每一场仗,而更厉害的企业领先之后直接让这个领域不打仗。
3
战略有效的前提,归根究底还是要落到技术和运转体系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不然价格战这一手属于活腻了,没硬本事的降价,只是有胆子,并不厉害。
而大疆的技术和产品确实厉害。
到今天,2025年,不管你喜不喜欢大疆,都得承认这家公司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是不一样。
就连那个水印都是格调的象征你敢信?
无人机领域已经通关,他们的产品经历了全人类最严酷场景下的考验,证明了自身的水平没有任何水分。
24年5月,大疆FC30在珠穆拉玛峰南坡地区完成了高海拔运输测试,此前没有任何一款民用级无人机能够在6000米的高海拔及极端环境下实现长距离运输的考验。
目前,大疆的运载无人机由尼泊尔合作方投入了常态化运营,承担大本营至C1营地间的关键物资运输任务,这种需求几乎不给容错,印证了大疆的工业级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

甚至不只是跟人博弈,在“看天吃饭”的农业领域,大疆无人机也经受住了最严酷的实战考验,大疆在农业无人机的统治力,甚至比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占有率还要高。
要知道农业场景对设备的要求是反人性的。
它不讲情面,也没有“稍等”。
农作物生长可不等人,病虫害爆发不等人,这就决定了农业无人机必须是“生产工具”,而不是“玩具” ,因为真的关乎大家吃饭。
作业窗口极其苛刻,越是刮风、下雨后的土地,越是需要无人机顶上去作业。
这还没完,农业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大型耐久性测试场:喷洒的农药、化肥都具有腐蚀性,日复一日对机身每一个零件都有侵蚀,这种“耐造”的要求,是消费级无人机指数级的上升。
大自然不会跟你讲语言游戏,更不会跟你博弈,只会大风吹大雷劈,要么挺住要么游戏结束。
而大疆挺住了,他们一挺住,对手就不好挺住了。
这导致了大疆开始跨界之后,那真是干一行成一行,弄得对手泪两行。
无人机领域已经高手寂寞(农业无人机也算进去)之后,大疆开始做运动相机。
这个行业跟无人机领域大家一起起步摸索不一样,行业里当时已经有了头部企业,非常非常强,但在大疆面前,还是太脆弱了。
这里就是技术水准和供应链管理的体现。
运动相机的核心是能够在各种极端场景下不仅能够防抖,还能发挥稳定的影像性能。
不然,拍不好你的运动状态干嘛要用运动相机呢?
但巧了,什么极端场景能比无人机更极端?什么运动能比在气流中乱飞更抖动?什么产品的稳定性能比农业的需求更严酷?什么环境能比珠峰更离奇?
无人机领域的防抖挑战天然比运动相机要更难,运动相机的防抖大多数是电子防抖,虽然同样很考验技术,但无人机的拍摄防抖不仅要考虑电子和算法,还要同时考虑机械结构,因为天上大风吹真的很物理,机械设计不够好会让算法很无力。
当一个无人机领域通关的选手去做运动相机,只能说是对新品类的降维打击。
不仅更稳,而且运动相机过去一直存在画质差的问题,也被大疆一起用技术积累给通关了,在小型影像产品上形成了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大疆色彩风格,一眼就不一样。
这就让大疆在运动相机领域快速后来居上,然后对手只能吃尾气。
你是消费者,你运动的时候你也要选择大疆,不是因为你喜欢大疆,而是因为你要为了你的腿着想。
你想继续运动而不是只能在床上躺。
你在运动拍摄的时候,表面诉求是拍得好,但根本诉求是活得好,让自己处于自己舒服的状态就能拍出好的东西发发朋友圈,而不是为了照顾那个防抖不太行、画质还拉跨的相机被迫配合让自己做出危险动作,最后喜提骨科。
而大疆,就是这个保护你的选择,你只需要运动,其他的交给大疆就可以。
这不是段子,这是我身边发生的案例,我那个一起滑雪的朋友,为了各种配合自己的运动相机,在滑的时候成功起飞,现在走路还拐着呢,就是因为他用了别的不够好的产品,而我用的是pocket3,全程记录了他从起飞到滚地葫芦的全过程,特别好笑的是,整个画面除了他本人,都不抖。
事后他在病床上,骂骂咧咧地下单大疆。
没开玩笑,防抖水准,就是这么重要。
除非你触电了,不然理论上你什么运动的抖也比不过气流,而大疆的无人机,征服了气流。
这就是技术足够强的时候,带来的碾压。
不管你是自己记录运动,还是UP主拍摄,你用过大疆,立马就发现不一样,立马就知道这东西不只是相机,而是自己的生产资料。
哪怕为了自己的腿,消费者也会要选择大疆,这都快成劳保用品了。
大疆拿这个技术积累跨界做运动相机,严格来说已经算是有点犯规了,因为踢球的时候不太允许从对手头上跨过去,甚至理论上不该把对手当球踢。
4
前面说了技术积累的表现,而更进一步,是大疆一旦领先,就立马开始铺量,滚雪球,保持领先,不给对手机会。
想要技术领先本身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行业里总有新技术,总有新的天才,总有新对手跨界而来,暂时领先不难,如何一直保持领先?甚至让对手绝望?
靠供应链优势封掉行业定价是一手,这个大疆很擅长。
但这一手的目的不只是靠着价格封住对手,更是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做积累。
尤其是数据和算法的迭代。
影像科学归根究底需要硬件和算法,而算法本身依赖数据积累,数据需要用户去产生。
怎么产生?
用户去用,去在各种场景下用,去用各种乱七八糟的方式去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算法更好,才能让硬件更好。
可以简单理解为,越多人用,产品就会迭代的越好,技术就会进步得越快。
一切操作,都要围绕着让更多人用起来。
大疆在这里面的投入,是没有预算上限的。
之前的降价策略,一半是为了让对手难受,另一半是让更多人先用起来。
只要用起来,只要迭代快,很快就能形成代差,很快用户就只会用你了。
为什么消费者沉迷大疆?
归根究底还是肉眼可见的强和不一样。
而这些强和不一样,对消费者的新引力是不可替代的。
想想看。
你想拍摄大自然,你希望不要错过某个风景导致浪费一天时间,你就是要选能让你一稿直出的。
你是玩无人机的,你希望早点下班而不是要重复拍摄,你就是要选择防抖做得好、续航做得好、拍摄做得好的。
你是靠自媒体吃饭的人,你为了不要重复NG,你一定要选择拍得更好的,你要珍惜时间生命抓紧搞定甲方。
这一切的细节最后,会让消费者为了不跟自己过不去,为了自己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而下意识地选择大疆。
他们不是选择了大疆,而是选择了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产品。
而他们的选择,又会让大疆的技术进步得更快。
这一切,代表着大疆的算法能力,防抖能力,工业水准乃至数据积累已经跟对手们不在一个维度了。
甚至有点卡BUG了。
5
技术强,供应链强,体系强,战略强,大疆才会这么强。
才会刚进入全景相机领域三个月,就拿到了如此吓人的成绩。
看到这,觉得够强了么?
但还有更强的,是心态。
上面讲的一切方法,对于从业者而言都很好理解,甚至不需要理解是常识。
但最难的,是心态。
就像很多学霸平时考得好,一到大考就不行,不是因为水平不行,而是心态崩了。
战争,要看资源,更要看心态。
大疆这么多年,最厉害的还是始终保持了刚成立时候的饥渴与谦卑。
尊重对手,敬畏行业,始终不认为自己必然是成功者,而是从一切角度尽可能地做到极致,默认更多人在等着挑战自己。
不放过对手更不放过自己。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阻碍,傲慢才是。
而当一个强者放下傲慢不放过自己的时候,那对手的生存就充满了阻碍。
心态强,才是真的强。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