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会谈结束,中美连谈8小时,美媒:最好情况是双方同时降税

2025年5月10日,第一天会谈在瑞士日内瓦结束了,中美双方整整谈了8小时,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儿。美国媒体这边放话,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能一块儿把关税降下来。这可不是小事儿,毕竟中美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折腾了好几年。

先说说背景。中美经贸关系,那可是全球经济的重头戏。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这些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按理说,大家互相买卖东西,互通有无,应该挺和谐。可惜从2018年开始,事情就变了味儿。美国政府那时候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一路飙升,最高的时候有些商品都到245%了。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对美国商品也加了关税,反击的税率最高到125%。这就成了贸易战,双方你来我往,搞得两边的企业叫苦不迭,全球供应链也跟着乱了套。

为啥会这样?美国那边觉得自己吃了亏,贸易逆差太大,老觉得中国占了便宜。中国这边则认为,美国这是单方面挑事儿,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压根儿就不公平。结果就是,贸易战打了几年,谁也没捞着啥大便宜,反而都受了伤。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就很说明问题,美国GDP环比萎缩了0.3%,中国倒是还行,增长了5.4%。但不管咋说,高关税这东西,谁都不好受,解决这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次在日内瓦的会谈,是美方主动提出来的。中国这边评估了一下,觉得可以谈,但前提得是平等、互利,不能一方吃亏一方占便宜。这场会谈要是能有点成果,不光对中美自己有好处,对全球经济也能注入点信心。所以,第一天谈了8小时,大家都盯着看,到底能不能谈出个名堂。

5月10日这天,中美双方在日内瓦坐下来,谈了整整8小时。带队的分别是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这两位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谈判桌上肯定火花四溅。据外媒报道,第一天会谈主要是围绕关税和贸易逆差这些老大难问题展开的。虽然当天没啥官方声明,但从一些消息渠道来看,双方聊得挺深入。

有消息说,谈了两个小时后,双方还一块儿吃了顿午饭,算是缓和一下气氛。下午接着谈,重点就放在了关税的具体问题上。美方那边一直抱怨贸易逆差,觉得中国商品太便宜,挤占了美国市场。中国这边则强调,高关税搞得两国贸易量下滑,对谁都没好处。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了21%,但对东盟的出口涨了20.8%,这说明中国市场有自己的韧性,不是非得靠美国不可。

X平台上有些帖子挺乐观,说双方可能已经谈妥了降税的事儿。有个用户提到,白宫和中方都对会谈表示满意,还有传言说关税可能会降到10%,部分商品还会有个缓冲期。不过这些都还没官方确认,具体咋样还得看第二天谈的结果。美媒这边分析,第一天谈这么久,说明双方都有心解决问题,但要真达成啥大协议,估计还得费点劲儿。

关税问题,是中美经贸会谈里最硬的骨头。2018年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税,说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缩小贸易逆差。中国这边一看,凭啥你单方面加税啊?那我也加,反正不能吃亏。结果就是双方关税越加越高,贸易额却越来越少。数据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从2018年的高点一路下滑,到2025年已经掉了不少。

美国这边觉得,关税是逼中国让步的杀手锏,想让中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这些问题上松口。可实际效果呢?贸易逆差没咋缩小,反而因为进口商品变贵,美国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2025年美国通胀压力不小,进口商品成本高,最后还不是消费者买单?中国这边也好不到哪去,高关税让出口企业压力山大,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子过得紧巴巴。

但中国也不是没招。近年来,中国跟东盟、欧洲这些地方的贸易越做越大,出口市场多元化,多少抵消了美国关税的影响。4月份对东盟出口涨了20.8%,这数字可不是随便来的,说明中国经济有自己的底气。所以在会谈里,中国态度很明确,降税可以,但得互利,不能光让一方吃亏。

说起中美经贸关系,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两国经济体量大,互补性强,美国需要中国的消费市场,中国也离不开美国的科技和投资。可贸易战一打,双方都受了伤。2025年,中美贸易额虽然比以前少了,但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美国企业还得靠中国那14亿人的大市场,中国企业也需要美国的芯片、高端设备啥的。

这些年,中国没闲着。“一带一路”搞得风生水起,跟东盟、欧洲的贸易越来越紧密。2025年4月的数据就很亮眼,对东盟出口涨了20.8%,这可不是小数目。美国这边呢,高关税政策搞得自己也不好受,进口成本高,通胀上来了,国内压力不小。两边都意识到,打下去没啥意思,谈谈总比硬杠强。

未来咋走?还得看这次会谈能不能开个好头。如果真能降税,贸易正常化有点希望,企业也能喘口气。但分歧肯定还有,美国内部对降税意见不一,有人觉得这是对中国妥协。中国这边也强硬得很,不会轻易让步。总之,这次会谈是个信号,说明双方都想缓和一下,但要真解决问题,还得看后面的博弈。

5月11日,双方接着谈了一天。两天下来,5月12日总算出了个联合声明,说是在贸易问题上有了初步进展,打算建个长期磋商机制,未来6个月内逐步降税。声明里提到,关税会降到10%,有些商品还有90天的缓冲期。这消息一出,全球股市都涨了点,投资者觉得贸易战总算有点缓和的苗头。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X上发帖,说这是一步好棋,美国会更强。中国这边何立峰也表态,会谈说明双方愿意沟通,但中国还是会继续跟东盟这些地方做生意,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声明出来后,市场反应挺积极,说明大家对降税还是有期待的。

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美国国内有人不乐意,觉得降税是让步,国会里估计还得吵一阵子。中国这边也说了,合作得平等,不能一方吃亏。所以这初步成果能不能落实,还得看后面咋执行。全球经济这边,降税要是真成了,企业成本能降点,供应链也能松口气,对经济增长肯定有好处。

第一天会谈结束,8小时聊下来,中美算是迈出了一小步。没啥大突破,但至少坐下来谈了,比以前光打嘴仗强。美国媒体说得没错,最好的情况就是双方一块儿降税,把贸易战这把火灭一灭。这次会谈是个开头,说明双方都有心缓和关系,但后面路还长着呢。

全球经济这几年被贸易战折腾得够呛,中美要是能谈出点成果,大家都能松口气。可分歧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关税、逆差、市场准入这些问题,哪一个都得慢慢磨。咱就等着看吧,5月12日的声明只是个起步,未来几个月才是关键。你们觉得这会谈能成吗?欢迎留言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中美   结束   小时   情况   中国   美国   关税   东盟   逆差   贸易   日内瓦   商品   贸易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