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台到富豪榜,郭振宇整整走了快20年。
这位曾被华盛顿大学印在招生广告上的“学术大神”,本在国际学术界一路开挂,却突然转身闯入商业江湖。
他先用一瓶洗发水横扫中国市场,接着又凭借一个药妆品牌创造了千亿市值的奇迹。
就在他功成身退之时,创立的贝泰妮公司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如今,62岁的郭振宇重掌帅印,能否再次力挽狂澜?
生于1963年的郭振宇,15岁就考上了云南大学,23岁读完硕士还留校当了老师,38岁就成了美国终身教授。
他在学术圈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SCI论文发了124篇,还独创了无创动脉狭窄诊断技术,其成果被英国录入医学教材。
华盛顿大学还把郭振宇的照片印在招生广告上,写道:“在这里,你可和世界权威合作、攻读你的学位”。
他还是“美国ZT奖候选人”、“美国终身教授”,作为一个华裔,郭振宇的成就在同行里已经算是顶尖了。
就在他的学术事业顺风顺水时,郭振宇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很意外的决定——他要回国当滇虹药业的总经理。
在“接棒”总经理职位的时候,郭振宇面对滇虹员工,立下军令状:“一年做不到销售回款增加7000万元,我就卷铺盖走人。”
他集中资源打造“康王洗剂”,直击市场痛点,还请来当红明星做代言。
一年后,郭振宇的策略非常成功,当年销售回款新增了8000多万元,实现了吹过的“牛皮”。
在2004年,他又砍掉数万家经销商,只保留460多家优质经销商。
尽管董事会反对,他仍坚持改革,最终当年销售回款从2.7亿提高到3.4亿。
而这一切,郭振宇只用三年,让滇虹药业成为云南省民营药企第一大厂。到了2013年,公司的总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
可惜,好景不长,在郭振宇着手推动公司多元化领域的发展,却表现不佳。与此同时,滇虹药业尝试在A股和港股上市,还遭受两度挫败。
最终,在2014年,滇虹董事会决定,将公司以36亿元卖给德国拜耳集团。
心灰意冷的郭振宇选择辞职。
郭振宇离职之后,2014年,他又“卷土重来”,开始新一轮创业,成为贝泰妮集团董事长。
而这事儿他得感谢几年前的自己,在滇虹做事时,郭振宇花了270万元,买下了有薇诺娜品牌的贝泰妮公司。
郭振宇从滇虹药业离开,但也从那里明白了一个道理,他觉得:“如果公司啥都卖,消费者肯定搞不清楚贝泰妮是卖什么产品。”
于是,再次创业后,郭振宇决定,贝泰妮只专注于敏感肌产品,先不碰其他领域。
他还定了个规矩:“贝泰妮就是薇诺娜,薇诺娜就是敏感肌。”
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消费者一提到敏感肌产品,就是薇诺娜。
而且,他还要求薇诺娜按照药品研发的标准去做,这样将更有说服力。
为了提高薇诺娜的可信度,郭振宇带领团队筛选全球原料和研发配方,并在63家三甲医院的皮肤科进行临床观测。
最终,贝泰妮建立了以基础研究为护城河的优势。
2021年,薇诺娜在国内外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了128篇论文,成了行业的标杆。
这论文发得比微商发朋友圈还勤,难怪郭振宇能成功。
初创期的贝泰妮资不抵债,业务亏损,幸好在2014年,凭借“贝泰妮在医生圈里口碑不错”,拿到了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的5000万投资。
面对市场竞争,郭振宇另一个决定,堪称完美。
在外资品牌都在主攻线下销售的时候,他却一头扎进了移动互联网:“只要搭上电商这趟快车,就好比坐电梯一样,嗖嗖往上涨。”
2015年,薇诺娜在线上销售额直接突破上亿,到了2021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已经快14亿元,占了公司总销售额的六成左右。
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了“功能性护肤品第一股”。
上市第一天,市值就达到了1218.49亿元,比珀莱雅与丸美加起来还多。
因为贝泰妮的成功,郭振宇从一个“学术大神”变成了云南首富,他多次上了胡润富豪榜。
2022年的胡润百富榜上,郭振宇父子靠190亿元的财富成了昆明首富,在云南省第三。
贝泰妮还是中国最大的功能性护肤品企业,到了2023年,已占据了20.4%的市场份额,排在行业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薇诺娜和其他主要品牌的销售额达到36.37亿元,跟上一年相比多了5.98%,更厉害的是,毛利率高达75.34%。
当时郭振宇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不追求个人英雄主义,我追求的是优秀的团队。”
然而贝泰妮的危机,却在背地里暗潮涌动。
2023年贝泰妮收入增加,净利润却比前一年少了28.02%,到了2024年,贝泰妮迎来了新的危机。
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4.04%,但是净利润却亏损了大约69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3.41%。
这是贝泰妮自2021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单季度净利润亏损。
不光是业绩,贝泰妮的市值也是一落千丈。
2021年刚上市的时候,贝泰妮市值冲到了1200亿元,成了A股化妆品行业的明星。
可到了2024年12月,市值只剩200亿元了,比最高点少了整整1000亿元。
也就是说,在这短短3年时间,贝泰妮跌没3个云南白药。
贝泰妮市值上演“断崖式跳水”,更令人不安的是,公司股东近期频繁减持。
2024年11月5日,贝泰妮的第二大股东红杉聚业卖掉了约1264万股股票,一下子套现了6.5亿元。
为了让大家放心,同年11月26日,贝泰妮实际控制人郭振宇说,未来6个月内不会卖自己的股份。
面对困境,他果断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多条产品线,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比如,从单一的“特护霜”扩展到防晒、面膜、精华等多品类产品线。
正是郭振宇做出了一些相关策略改变,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贝泰妮的研发费用就比去年多了17.32%。
同时,他还不光盯着国内,还特别积极地去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
贝泰妮和法国圣路易斯医院进行联手合作,建立研究中心;还在日本和瑞士也设立了研发中心,目的就是想把中国的“植物科技”推向国际市场。
紧接着,郭振宇又在泰国的主流美妆连锁店开了贝泰妮的品牌店,还在东南亚设了业务总部,同时,在Shopee、Lazada和TikTok这些电商平台上也开了官方旗舰店。
郭振宇的野心很大,他还想通过跨国并购,把海外的品牌买下来,把薇诺娜推向全球。
他特别有信心,只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两招用得好,贝泰妮就可能让国货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
虽然贝泰妮现在有点小麻烦,但郭振宇可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
只要有他在,说不定哪天又搞出个大新闻。
- END -
本文作者:好客爽朗讲义气,喜欢研究技能。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贝泰妮:2023年年度报告》
观察者网:《昆明首富,暴跌近千亿》
最华人:《比肩总统的学霸:不当美国终身教授,成为云南首富》
网易财经:《200亿贝泰妮“父进子退”“胡润富豪”刷新“身边人”》
东方财富网:《贝泰妮(300957.SZ)新财务分析》
南风窗:《薇诺娜,危机缠身》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