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大棒挥向俄油,印度撇清关系表忠心,中国立场坚定不动摇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美国突然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下了制裁令,明确要求各国得在11月21日前,停止和这两家企业做生意,消息一出来,印度就忙着让国有炼油厂查俄油贸易文件,那股急着撇清关系的劲特别明显。

中国却一直立场挺稳,该进口俄油还是照常进口,同样面对美国的制裁压力,印度为什么这么快就忙着表忠心?中国的不动摇,又到底靠的是什么底气?

美国制裁公告刚发第二天,路透社就从知情人士那得到消息,印度国有炼油厂已经开始逐份查和俄罗斯的贸易文件了,重点就是确认不会直接从那两家被制裁的俄企进口石油。

这反应快得有点出人意料,毕竟印度之前在俄油这事上,已经吃过反复横跳的亏了。

今年7月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就放话,要是中印还买俄油,美国就加征100%的关税。

当时印度的反应那叫一个慌乱,先是让国有炼油厂紧急停了俄油进口,可后来一看美国不仅没降关税,反而还想继续加码,莫迪政府又在8月中旬赶紧下令恢复进口。

这么一停一复,把印度对外政策看利益行事的性子暴露得一览无余,但9月初莫迪访华时,跟普京聊得特别热络。

普京甚至特意请他坐自己的专车,俩人私聊了足足50分钟,连后面的正式会谈都被迫推迟了。

可转头面对美国的制裁,印度还是第一时间摆出配合的姿态,这不是前后矛盾,而是印度心里有本账,俄油能给它实惠,美国能给它关税优惠,哪边都不想得罪,但哪边的好处都想捞着。

不过俄罗斯也确实给了印度实打实的好处,莫迪跟普京聊完没几天,就有消息说俄方向印度炼油厂加大了进口折扣,7、8月份每桶还只优惠1美元,后来直接涨到了2到2.5美元。

有了这波优惠,印度炼油厂下单时一点不含糊,数据显示,10月前半个月,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平均超过180万桶,比之前环比增长了约16%。

莫迪一边拿着俄罗斯的折扣猛买油,一边制裁落地又急着查文件表忠心,印度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动静。

印度这么急着配合美国制裁,核心原因就藏在美印的关税谈判里,印媒披露,美印已经特别接近达成贸易协议了,最让印度动心的是,美国愿意把现在对印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降到15%左右。

这个降幅对印度来说太关键了,从今年5月开始,印度对美国的出口已经连续四个月下滑,9月关税涨到50%后,单月对美出口额直接跌到55亿美元,环比暴跌20%。

再这么跌下去,印度的出口企业根本扛不住,而美国的条件也很明确,印度得在能源进口和农业市场上让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逐步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这里面藏着美国的小心思,特朗普喊着施压俄罗斯停火只是表面说法,真正目的是让印度少买俄油、多买美油。

毕竟印度每年要进口大量石油,要是能把这块市场抢过来,对美国能源企业来说可是笔大生意。

为了让印度更愿意配合,美国还跟印度一起画了个大蛋糕,《印度时报》爆料说,这次美印贸易协议的规模不小,会分阶段敲定执行。

第一阶段内容预计10月底到11月初就定下来,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把美印双边贸易额提到5000亿美元。

但这个目标到底有多难?去年美印贸易额才1288亿美元,要在5年里翻近3倍,差不多得赶上去年中美6882亿美元的贸易规模。

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目标更像是画大饼,毕竟不光印度,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之前也常给特朗普画类似的饼,先靠未来承诺解决眼下的关税问题,至于怎么实现,后面再慢慢磨。

特朗普也吃这一套,只要有了这些承诺,他就能拿着去对内宣传谈判胜利,印度显然也摸透了这个路数,所以才愿意用配合制裁的姿态,先把美国的关税优惠拿到手。

可真要让印度彻底停买俄油,它也做不到,印度每年85%以上的石油都得靠进口,俄罗斯是它第三大供油国,单靠中东的石油根本填不满国内需求。

所以印度所谓的配合制裁,更多是做给美国看的表面功夫,实际操作里早留了后路。

印度国有炼油厂跟俄罗斯做交易,大多会通过第三方中间商来完成,而这些中间商并不在本轮美国制裁的名单里。

这么一来,国有炼油厂既不用直接跟被制裁的俄企打交道,又能继续拿到俄油,表面上完全符合美国的制裁要求。

而且现在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大部分其实是私营炼油厂在采购,国有炼油厂的进口量占比本来就不高。

就算国有厂暂时少买,私营厂也能补上缺口,毕竟俄油有折扣,私营厂没理由放着便宜不占。

这种国有厂装样子,私营厂办实事的操作,既让美国看到了印度的配合态度,又没影响国内的石油供应,印度把左右逢源玩得可溜了。

目前印度的算盘很清楚,既不能得罪华盛顿,不然关税优惠没了,出口生意也没法做,也不能惹恼莫斯科,不然俄油的折扣没了,能源供应还可能出问题。

所以它才一边忙着查贸易文件表忠心,一边偷偷用各种办法接着买俄油,想两边都讨好。

但这种两面手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国际博弈里,想永远当墙头草,迟早得面临选边站的难题。

跟印度的反复不一样,中国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不动如山的姿态,今年7月美国威胁加征100%关税时,中国就没被吓住,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还是按正常需求来。

这次美国制裁俄油企,中国的立场也没动摇,不会因为美国的压力就改了自己的能源进口策略,更不会在国际事务里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中国能这么坚定,首先是因为有战略定力,中国一直坚持不选边站的外交原则,不会跟着美国的制裁大棒走,更不会让别人左右自己的能源政策。

石油进口是关乎国内经济和民生的大事,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不是看其他国家的脸色行事。

其次是因为能源安全有底气,中国早就布局了多渠道进口石油,除了俄罗斯,还从中东、中亚、非洲等多个地方进口,不会只依赖单一来源。

就算某一个地区的石油供应出点波动,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补上,不用像印度那样担心断供。

而且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长期稳定的,双方有成熟的交易机制,不会因为美国一次制裁就轻易改变。

这种不动摇,不是硬扛,而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清醒判断,中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像印度那样因为短期利益就乱了阵脚。

回头看美国制裁俄油后的这一系列反应,中印的差异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印度的表忠心是为了短期利益,靠两面手法想两边讨好,却暴露了战略短视。

中国的不动摇是基于长期战略,用定力维护自身利益,展现了大国该有的担当。

美国想靠制裁大棒逼各国选边站,想让中印多买自己的石油,可从实际结果看,中国没被它的压力左右,印度也只是表面配合,没真放弃俄油。

这说明现在的国际格局里,单靠施压和威胁已经越来越不管用,各国都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利益做选择。

一个国家的底气从来不是靠讨好别人来的,而是来自自身的实力、清醒的判断和坚定的战略。

印度的两面手法或许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但中国的不动如山,才是在国际上行稳致远的关键。

信息来源:
特朗普出手,印度每日160万桶俄油供应悬了!--华尔街见闻

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含中方企业 驻欧盟使团回应--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财经   大棒   印度   美国   忠心   中国   坚定   立场   关系   俄罗斯   炼油厂   关税   石油   利益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