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北京烤鸭显然已经成为了北京一张响亮亮的名牌。
然而,2011年一个“黑心烤鸭”团伙被抓,却牵扯出了关于烤鸭的一个惊天骗局。
小摊小贩上的15元一只、甚至是25元两只的烤鸭成本才不到三块钱,连制作人都不敢吃自己制作的烤鸭,却售卖给不知情的游客,月销售额高达5万只......
在北京,烤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
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烤鸭以其色泽鲜艳、肉质鲜嫩而闻名,深受海内外食客的喜爱。
然而,2011年一个名为《我在北京被骗了》的帖子却揭开了“北京烤鸭”的一个惊天骗局。
起因是这样的,一位网友去北京游玩,想着给家里人带点北京的土特产,恰好那时路边上有卖烤鸭的,非常便宜,这位网友便花钱买了几只回去。
原本期待带回家与家人分享美味,结果到家后打开包装时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烤鸭的肉与骨头分离,呈现出一种令人作呕的红色糊状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更令人气愤的是,包装袋上写着两千克,结果里面的两大袋酱就占了一半,真正的肉并没有多少。
这一经历被他发布在论坛上,迅速引起了其他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网友的遭遇似乎并不是第一位,在这篇帖子下面,许多网友都纷纷讲述了自己的被骗经历,买来的烤鸭根本就不能吃,散发着臭味,尝一小口就想吐。
随着讨论的深入,社交媒体上关于“黑心烤鸭”的话题迅速发酵,消费者对北京烤鸭的信任感开始动摇。
同时也让消费者产生疑问,如此多只的“黑心烤鸭”原材料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这么多只的“黑心烤鸭”的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记者对生产“黑心烤鸭”的工厂进行了走访与调查。
结果发现,不法分子主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收购劣质鸭架,这些鸭架大多来自山东等地的小贩,价格低廉,每吨仅1400至2000元不等。
有些鸭架甚至未经任何检疫就被直接用于生产,为了降低成本,制假者还会在鸭架中添加各种添加剂来增加重量和口感。
他们会将糖稀和红曲混入鸭架中,企图掩盖劣质原料的本质。
生产的过程更是触目惊心,在一些简陋的小作坊里,工人们在肮脏的环境中进行加工。
车间内苍蝇乱飞,地面油腻不堪,墙壁上斑驳的污渍触目惊心。
制作流程也十分粗糙,工人们将解冻的鸭架随意清洗后就直接进入生产线。
经过简单的蒸煮和上色,再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后就算完工,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严格的质量把控,甚至连基本的卫生标准都无法保证。
他们自知自己制作的“黑心烤鸭”如果以真面目问世的话,不会有消费者前来购买,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会购买印有“全居德”、“福聚斋”等知名品牌的包装袋,将劣质产品包装成正品,将成本只有几块钱的“黑心烤鸭”包装成人们所熟知的大品牌烤鸭。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还会随意打印生产日期,有的按进货日期,有的按发货日期,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为了增加重量,他们还会在包装中额外添加酱料包,将不足500克的产品伪装成1000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生产完成之后,这些不法分子会主动上门推销,以低价吸引商家。
他们将成本仅2-3元的假冒烤鸭,以6-7元的价格批发给商家,获取高额利润。
为了方便销售,他们还会伪造各种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一些不法商贩甚至会在店铺门口挂出“正宗北京烤鸭”的招牌,以此欺骗消费者。
不知情的消费者或者前来旅游的游客,很容易被这些不法分子的三言两语所欺骗到,花大价钱买一些并不能吃的烤鸭回去。
有的消费者发现被欺骗后,会选择忍气吞声,直到那篇帖子的出现,引发了许多游客的共鸣。
与此同时,执法部门也开始打击这些不法分子。
警方首先派出便衣探员进行秘密调查,他们化身普通顾客,走访了北京各大车站附近的烤鸭销售点。
探员们注意到,这些店铺的烤鸭价格差异巨大,从15元到68元不等,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
为了收集更多证据,一名警官假扮成有意加盟的商户,成功接触到了销售网络的关键人物。
通过这种方式,警方逐步摸清了整个黑心烤鸭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并锁定了主要嫌疑人。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也展开了突击检查行动,执法人员不分昼夜地对可疑的烤鸭生产加工点进行突袭,查获了大量问题产品和非法添加剂。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随即介入,对查获的样品进行全面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所谓的“北京烤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经过一个月的缜密侦查,警方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在一个深夜,他们在五环附近的一处库房守株待兔,成功抓获了制假团伙的头目张跃峰。
现场查获了数千只未包装的假冒烤鸭和大量包装材料,令人触目惊心。
随后,警方顺藤摸瓜,相继抓获了团伙其他成员孔令叶和苑继昌。
通过审讯,执法人员逐步还原了这个黑心产业链的全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不法分子们连自己都不敢食用这些产品,却毫无良知地将其推向市场。
随着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落网,整个销售网络迅速瓦解。
执法部门对涉案的生产窝点和销售点进行了全面清查,查获了大量成品和半成品,彻底切断了这条危害公众健康的黑色产业链。
被抓后,这5名被告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提起公诉。
公诉人指出,被告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情节恶劣,应当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考虑到各被告人的具体情况,检方建议量刑3至7年不等。
在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纷纷表示认罪,但大多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其中,新婚夫妇张某和刘某更是请求法官从轻处理,然而,公诉人认为,尽管刘某属从犯,张某有立功表现,但仍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过慎重审理,法院最终作出判决: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万元;
其他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3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同时,涉案的“黑心烤鸭”加工厂被处以20万元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案件宣判后,不少群众表示支持法院的判决。
有市民说:“这个判决结果很合理,既严厉打击了违法分子,又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希望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以身试法,制造这种害人的‘黑心食品’了。”
这起“黑心烤鸭”事件,撕开的不只是无良商家的遮羞布,更是食品安全的巨大漏洞。
几块钱的成本、恶臭的原料,他们用廉价谎言塞满消费者的行囊,却把健康风险推给社会。
当商家连自己都不敢吃的东西,却能堂而皇之流入市场,这不仅是道德的沦丧,更是对法律的挑衅。
希望每一次严惩都能成为警钟,让“舌尖上的安全”不再是一句空话,守护好大家放心吃饭的权利。
1、团伙用鸭架制假烤鸭月售5万只 称自己从来不吃 法制日报 2011年10月25日发布
2、北京假冒烤鸭成本仅3元 部分用病死鸡作原料 中广网综合 2011年6月22日发布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