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个大专毕业的人,用了八年时间,策划出了一场巨大的资本骗局,最后成功捞走20.2亿,然后潇洒走人。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留下的烂摊子高达24亿,全是国有资产的亏损,还有无数股民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那么这八年究竟都发生了什么?为何没被发现?
信源:尴尬!老CFO罚700万,新财总连夜吓跑!8年造假细节惊悚 2023-04-24 金融界
叶家豪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专学校,早年间,他混迹于建筑工地,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和行业关系。
他眼光独到,发现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潜力,果断创立了奇信建设公司。
在充满机遇的深圳,叶家豪通过自身的勤奋和机遇,迅速在建筑圈里站稳了脚跟,他的公司也赢得了不少荣誉。
后来叶家豪的名字,逐渐被业内人士所熟知和认可,然而这只是他实现野心的第一步。
他不甘心止步于此,梦想着更广阔的天地和飞速增长的财富,充满诱惑的资本市场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进入股市这条路,对奇信建设来说并不好走,当时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差,距离上市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叶家豪面临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让一个业绩普通,甚至亏损的企业成功上市呢?
他很清楚,在资本市场上,漂亮的财务报表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为了达成他的目标,他着手准备一个复杂的财务骗局,意图蒙蔽所有人。
他计划周密,力求让整个过程看起来天衣无缝,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场资本运作将会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瞒天过海”,骗取巨额财富,助力他实现个人野心。
2012年,叶家豪开始了他的造假行为,他很了解股市那一套,明白怎样装出公司很赚钱的样子,吸引别人来投资。
于是,他开始做假合同,把收入说得很高,把成本藏起来。
经过这些财务上的小动作,奇信的账面看起来特别漂亮,实际上是虚假的。
奇信这家公司,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账面利润就增加了10亿元,这数字真是令人瞩目。
原本它的业绩表现很普通,但现在却突然成了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对象,身价倍增。
2015年末,奇信股份顺利在深交所上市,股票发行当日便受到投资者的积极追捧,公司市值迅速超过百亿元。
许多投资者对奇信的前景充满希望,踊跃地投入资金,希望能够分享公司快速发展的成果。
但是他们并不清楚,所有这些光鲜亮丽的景象,实际上是一个经过周密策划的骗局。
叶家豪的公司成功上市后,并未就此止步,反而更加活跃,他深知为了保持股价坚挺,吸引更多投资人,需要持续制造“亮点”。
因此,他选择与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联手”,寻求某种合作。
本来应该做财务“警察”的机构,结果却被钱收买了,不再坚持原则,反而成了叶家豪的同伙。
他们明明知道奇信在财务上做了手脚,却装作没看见,甚至主动帮忙,给出了假的审计报告,相当于官方盖章证明这场骗局是真的。
有了审计机构的“保驾护航”,叶家豪胆子越来越大,财务造假更加肆无忌惮。
2015年到2019年,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行为变本加厉,几年下来,一共虚报增加了17.9亿元的利润。
他们还通过发行债券等方法变相套取现金,把投资者的钱不断转移到自己腰包里。
但是事情总有暴露的一天,早在2019年6月,奇信股份的股价还处在高位时,叶家豪就开始为自己打算了。
他与妻子找了各种借口,慢慢卖掉自己持有的股票,当年就赚了超过1亿元,这仅仅是他整个逃脱计划的最初环节。
2020年6月,叶家豪采取了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行动,他决定把手中持有的奇信股份的30%,以10.9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新余市的国资委。
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叶家豪的目的。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他实际上正在为精心设计的“脱身计划”进行最后的布局,为将来做准备。
新余国资委对奇信股份充满信心,以为接手了一家潜力无限的好公司,希望能够带领它发展得更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叶家豪提前布好的局,叶家豪退出后,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问题才慢慢暴露出来,国资委发现自己上当了。
2021年对于奇信股份的员工而言,是记忆深刻的一年,公司内部气氛非常紧张,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消息已经开始流传。
最终有几位员工实在无法承受这种局面,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向新余国资管理部门提交了实名举报信,揭发公司长期存在财务造假的问题。
这消息如同爆炸一般,奇信股份虚假的繁荣景象完全崩塌。
新余国资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花费24亿元巨资买下的“好东西”,竟然变成一个令人头疼的麻烦。
他们投入的大笔资金几乎全部打了水漂,之前的投资计划也彻底失败。
奇信股份的财务造假丑闻在证监会调查下曝光,调查发现,奇信股份自2012年至2019年间,持续八年虚报利润,累计虚增利润达到惊人的26.35亿元。
证监会最终决定对奇信股份处以5000万元的罚款,叶家豪个人也因牵涉其中被罚款1400万元,同时被永久禁止参与证券市场活动。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同案,因其在财务造假事件中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叶家豪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最终成功变现大约20.2亿元,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新余国资委在这场骗局中损失惨重,投入的24亿元资金全部打了水漂,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数千名信任奇信股份的投资者也因此倾家荡产,他们的投资希望破灭,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整整八年都在造假,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发现?
面对这样精心设计的骗局,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避免再次被欺骗?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