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聘礼看娶媳妇,古人靠技术,如今靠钱包?

古代娶媳妇的聘礼,可不是像如今一样,砸下一堆现金、送套房子车子就万事大吉。在那个时代,想抱得美人归,聘礼里可有大学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代那充满讲究的娶亲聘礼。

古代聘礼,首选大雁

古代婚礼中,聘礼的标配非大雁莫属。这可不是普通的鸟,它象征着男女双方的终结和婚姻的秩序。

这传统最早可追溯到《仪礼・士昏礼》,里面写道:“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意思是男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得用大雁当礼物。

古人认为“雁则随阳”,大雁是候鸟,跟着太阳飞,寓意妻子随着丈夫,婚姻长长久久。

而且,这里还有个硬性规定,大雁必须是活的,还得是自己抓的。这可就不简单了,抓大雁可不是随便捡只死的就行,那得靠真本事,技术含量高到连吕布听了都得摩拳擦掌,想亲自上阵。

除了大雁,这些聘礼也很“讲究”

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提亲的流程可不少。男方家长得请个媒人,带上聘书,拎着一堆礼品去女方家敲门。

这聘礼里的东西可丰富了,布匹是基础款,食物包括但不限于黍、酒、豚、鱼、腊、举肺、祭肺、脊、葵菹、赢醢、醯酱、大羹涪等。

咱挑一种简单的来说,豚就是小猪,抓只小猪当聘礼,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轻松。那时候可没有现代的养猪场,你得自己去野地里逮,或者找猎户买现成的。

逮猪这活技术含量不低,得有点力气,还得会使棒子,毕竟小猪跑起来跟飞似的,抓不住那可就丢人了。

带上豚当聘礼,意思是我家里有肉吃,日子过得硬气,排面得拉满。不过,和大雁比起来,豚也只能算是配角了。

古人抓大雁当聘礼,竟有这些神操作!

在先秦,抓大雁可是个技术活。那时候工具简陋,虽说云梦泽、大野泽里大雁多的跟蝗虫似的,但要抓到活的且完整的大雁,难度极高。

弋射,又叫缴射,就是给箭杆子上系上绳子,射天上的鸟,专瞄脖子。想捉活的大雁当聘礼,得先准备好绳子和轱辘工具,固定在地上。等大雁飞起来的时候,嗖的一箭射出去,绳子缠住大雁的脖子,喘不过气,直接拽下来。

这最麻烦的地方不是射箭的技术,而是找到合适的位置,比如大雁起飞降落的湖面。

而且,大雁整体要完整,不能见血,还得能养几天,这聘礼才叫体面。

箭头也有讲究,要用无锋的墩头箭,因为吴越那边的野蛮人才用带尖的,晋地讲究无锋的。绳子系在箭的中段,专门缠脖子好用,抓到的大雁还得养着,不能弄死,留着当聘礼或者串门礼物,多实用啊。

要是这弋射技术练好了,不光娶媳妇有着落,连前程都可能稳了。《左传・哀公七年》里就有个故事,曹国末代国君曹伯阳爱玩弋射,平民公孙强技术牛,给国君献了只稀有的白雁,顺便聊了聊田猎,国君一高兴,封了他当司城管政事,这不就是靠弋射混到的官职嘛。

猎雁绝技失传,聘礼也跟着变了味儿?

先秦时代,弋射热度很高,可到了唐代,除了草原上还有人在玩,两晋时中原贵族就慢慢不玩了,估计是觉得这技术有点难。

慢慢的,弋射就失传了,文字上的记录也变味了。先秦的弋射规矩到了唐代就变成了道德说教。

例如《论语·迷而》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不射地上的鸟。

到了宋代,大雁越来越少,没办法随时抓来当聘礼了,于是古人的解释更玄乎了。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就给孔子套上道德光环,说孔子不射睡觉的鸟是因为仁义。

由于后人不了解古人弋射的环境和技术,连带着这雁到底是啥都被怀疑上了。先秦时雁指的是鸿雁,可气候一变,抓活雁费劲了。到唐代,便开始“以鹅代雁”,宋代连活鹅都稀罕了,干脆用木头。

司马光《书仪》记载:“若无生雁,则刻木为之,饰以缯,谓以生色,缯交络缚之。”意思是没有活雁,就自己刻个木头的,裹上彩缯凑合。

清代的时候,读书人看不下去了,王引之等学者开始怀疑古礼用的雁大概率是家鹅,鸿雁春天飞走,秋天回来,中间好几个月没雁,士大夫们咋提亲?肯定是用家鹅。

可古人真没那么废材,他们用无锋墩头箭抓活雁,轻轻松松的还能养起来。

在上古时期,弋射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到中古,它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这不仅仅是技术失传,更是文化断层带来的困惑。古人对弋射的许多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小道的集体忽视,在士人主导的文化体系中,重道轻术,像弋射这种方伎术数全被边缘化。

古代的弋射和独特的聘礼文化,技术含量高又有寓意,可惜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人们遗忘。

对比古人用汗水和智慧换聘礼,现代人用钞票砸出一场婚礼,到底哪个更高级,还真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番。

【文本来源@冷兵器研究所的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聘礼   方家   国君   古人   孔子   古代   技术   先秦   大雁   绳子   钱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