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掌门”,沦为高级别“间谍”,涉案18亿,他做了什么?

善与恶,邪与正,往往都在一念之间。

他曾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的“一把手”,被称作“核掌门”,他曾带领亏损13年的核工业扭亏为盈,把企业利润从0做到近200多亿。

可最终,他却因出卖国家核机密,收受18亿贿赂,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核领域间谍”。

这样的人到底是如何走上出卖祖国之路的?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样?

这个人就是康日新,家里一直都是贫困户,只有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邻里口中“有出息的孩子”。

但确实家里太贫困了,所以高中毕业后,康日新就来到山西大同县水利局电灌站,成为一名水电工人。

虽然是在基层,但这好歹是国企,所以他一直跟着老师傅们学习水电设备的各种维修、养护,深入了解电灌站的运作机制。

1975年,机会降临。凭借着在电灌站出色的工作表现,康日新获得单位的推荐,成功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

进入大学后,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反应堆工程专业的知识也是非常深奥复杂的。

而他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并于1978年顺利毕业。

毕业后,康日新加入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最基础的助理工程师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在研究院里,他逐步晋升,先后担任副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在研究院工作期间,他不仅深耕核技术研究领域,参与了多项重要核技术项目的研发,同时也开始接触并学习管理工作。

1996年,康日新的职业生涯迎来新的转折,他调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同时兼任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时,秦山三期工程正处于关键阶段。

他上任后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大胆引入加拿大重水堆技术,这一决策在当时面临着诸多质疑和压力,但他以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判断力推动技术落地。

2003年,康日新接任中核集团总经理一职,而当时的中核集团正面临着长期亏损的困境,发展举步维艰。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他没有退缩,他大力强化全体员工的经济效益观念,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

他带领团队深入分析集团的业务板块,砍掉亏损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首次实现补前盈利8亿元,打破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2005年,利润更是增至11亿元,等到了2008年,主业务营收更是飙升366亿元,集团发展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不可否认康日新的成就以及他所带来的贡献,但是随着职位的升高和权力的增大,康日新也免不了掉进贪婪的陷阱。

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对股市投资产生了兴趣,但股市的风云变幻远超他的掌控,亏损严重,投入的个人资金血本无归。

面对巨大的亏空,康日新没有及时收手,反而被侥幸心理驱使,试图通过更大的投入来挽回损失。

可个人资金早已无法填补这巨大的漏洞,此时的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危险的念头—挪用中核集团的公款。

他利用自己身为总经理的职权,绕过正常的财务审批流程,一次次将手伸向了公款,将巨额资金投入股市,幻想着能借此翻身。

然而,投入的公款不仅没有带来收益,反而亏损得更多,窟窿也越来越大。

据后续调查显示,他挪用的资金高达18亿元人民币。

如此巨额的资金缺口,使得账目上的问题再也无法掩盖,每一笔被挪用的公款都像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他。

为了补上这巨大的财务窟窿,康日新开始不择手段地寻找其他非法途径。

2006年,在浙江三门和广东阳江的核电项目招标过程中,他看到了“机会”。

法国阿海珐公司为了能够中标,向康日新伸出了橄榄枝,承诺给予他丰厚的贿赂。

面对金钱的诱惑,康日新早已将职业道德和国家利益抛诸脑后,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公然干预招标结果。

本应中标的美国西屋公司,最终落选,法国阿海珐公司如愿拿下项目,而康日新则收受了巨额贿赂。

作为中核集团的总经理,康日新更是掌握着中国核电技术引进的核心机密,这些信息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核工业发展的命脉。

但在贪婪和财务危机的双重驱使下,他竟然将这些高度机密的信息泄露给了境外企业,以此换取更多的利益。

由于深陷财务危机,康日新的处境早已被境外情报机构察觉,他成为了这些机构的重点目标。

有报道称,在境外情报机构的威逼利诱下,他多次向境外提供我国核工业的重要情报,甚至涉及国家核材料研究的关键数据。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核工业安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

康日新身为高管,手中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然而他却利用对他的信任,肆无忌惮地挪用公款、干预招标等。

他在集团内部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一些不合理的决策也能被强行推行,这为他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后来股市震荡,他投的钱再次亏空,这也让审查发现了他。

在东窗事发之前,康日新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危险的临近,他想要通过申请退休的方式来逃避追责,希望能在退休后安享晚年。

但他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退休申请未获批准。

2009年,中纪委对康日新展开了正式调查,他的种种违法犯罪行为被一一揭露在阳光下。

2010年,康日新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后来经过法定程序,他的刑期被减至20年,预计2036年能出狱。

康日新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涉案金额最高的“核领域间谍”。

曾经,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核工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

但最终,在贪婪与投机的驱使下,他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从一名国企高管沦为了国家安全的背叛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历史   掌门   间谍   级别   我国   核工业   集团   电灌站   公款   中国   境外   核电   股市   权力   总经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