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A股涨超15%,节后怎么走?3大风险散户必看

2025年9月30日A股收盘数据一出来,今年的市场行情基本就明了了,用“爆发”形容一点不夸张。

上证指数涨了不少,深成指更猛,创业板和科创50直接飙了一半还多,最火的就是芯片产业链、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相关的股票,跟以前A股涨起来的路子不太一样。

现在双节假期过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节后这A股还能这么牛吗?其实这事谁也说不准,但咱们可以从“钱往哪流”这个角度掰扯掰扯,或许能看明白点节后的方向。


要说今年A股谁最给力,那必须是咱们散户

本来想以为机构得是市场主力,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汇丰银行最新数据显示,现在A股每天的交易里,散户占了快九成,反观纽约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也就两到两成五,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为啥散户能成主力?老实讲,这跟大家的钱袋子有关。

散户带着“搬家钱”进场,这波潜力有多大?

现在中国家庭总储蓄超160万亿元,创了历史新高,但这里面投股票的也就5%。


再看看存款利率,今年一路往下走,房地产又有点不稳,这么一来,散户往股市里挪钱的可能性就大了。

中金公司最近两篇报告也印证了这点,从5月开始,就有居民存款往股市搬的迹象,7月非银存款比去年多增了1.4万亿元,不少人猜测这钱就是进了股票账户

而且2023年以来的存款定期化趋势,今年也第一次出现了拐点,意思就是大家到期的定期存款、银行理财,没再续投这些固定收益产品,反而可能成了入市的“预备金”。


8月的数据更明显,M1增速比7月高了0.4个百分点,M2没变化,这说明大家更愿意把钱放在活期里,方便随时动;居民和企业的定期存款增速还在降,跟股市活跃脱不了关系

另外,8月非银存款还是多增了5500亿元,但银行理财规模只多增1400亿元左右,显然不是固收产品带起来的。

现在A股每天成交额、融资余额都到了2.3万亿元,这些线索放一起,中金才说存款搬家的趋势还在继续,甚至预测居民潜在入市资金能有5-7万亿元,可能比2016-2017年、2020-2021年那两轮行情的入市规模还大

不过话说回来,这预测也只是中金一家的看法,宏观经济要是有变动,或者大家收入不稳定,这钱能不能真进来,还得打个问号。


散户进来后,钱都往哪儿去了?答案基本不用猜,全扎科技股里了。

今年A股的热点,说科技股一家独大也不为过。

从半年报数据看,人工智能、半导体、锂电池这些领域的企业,盈利能力已经有企稳的迹象,加上行业里搞的“反内卷”措施,能少点恶性价格战,上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说不定还能再涨涨。


尤其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这两个点,直接让芯片上下游股票火得不行,有些甚至出现了“狂欢式”的暴涨。

今年年初DeepSeekR1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一出来就炸了锅,低开发成本、开源,还都是中国本土研发的,一下就打开了咱们AI自主研发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样,投资者才越来越认可中国这些年的科研创新实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有份报告都提到,中国在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人才培养、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还有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方面,都已经超过美国了


而且咱们还有明确目标,2027年前特定行业AI应用渗透率要到70%,2030年前到90%,现在国有电信企业也在加速建数据中心,给AI提供算力支持。

GaveKalResearch还预测,到2025年中国三大互联网企业在AI和云计算上的投资可能涨60%,国际能源署2024年数据也显示,中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全球第二,这些都是科技股能吸引散户的底气。

要是这股“散户狂欢”能继续,节后科技股估值说不定还能往上冲。

科技股涨得欢,背后的“隐忧”得看清

但热闹归热闹,风险也不能忽略。

首先就是科技股会不会已经过热了?今年科技股涨得太猛,跟白酒、家电、能源这些传统蓝筹股、白马股比,简直是两个节奏。


本来想科技股涨起来能带动其他板块一起动,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白酒、家电这些跟消费、工业增加值挂钩的股票,业绩反映的是实打实的经济基本面,跟AI、芯片股的逻辑不一样

要是这些基本面没变化,市场热点就没法从科技股扩散到其他板块,资金还一个劲往科技股里堆,搞不好就会有泡沫。

其次是企业盈利能不能兑现的问题。

虽然大家对“反内卷”和AI提升盈利有信心,但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现在有些热点板块涨得挺猛,但未来能不能赚到那么多钱,还是个未知数。

虽说部分个股盈利增速快了点,但FactSet那边的数据显示,对MSCI中国指数2025年、2026年的盈利共识预期还在往下调。


而且现在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12.8倍(基于未来12个月盈利预测),比十年均值11倍高,虽说这指数近一半权重是科技和互联网企业,估值也比标普500的22倍低,但盈利预期往下走、估值往上走,这矛盾得注意。

最后就是国际贸易的风险。

今年4月就因为美国关税威胁,MSCI中国指数一下跌了20%,后来虽然反弹回来了,但要是贸易问题再出变化,市场说不定又得回调。

9月美国商务部还出新规,把先进芯片制造设备、AI算法软件纳入对华出口限制,这对A股半导体、AI板块来说,就是个潜在的雷。

说到底,节后A股不是没机会,但也不是没风险

散户朋友要是想进场,千万别盲目跟风,得自己掂量掂量,科技股能不能继续涨,业绩能不能兑现,外面的贸易风险会不会来。

不冒进、不投机、不盲目,这才是在股市里能长久的法子,把这些风险点想清楚,再做决定也不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财经   散户   节前   节后   风险   科技股   中国   存款   美国   数据   热点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