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国是一个位于在中国西北方向的亚洲国家,它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是中国的西部邻国,也是中国通向中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吉尔吉斯坦就有部分的领土是属于中国的,后随着历史变迁,在当时沙俄帝国的扩张影响下,这些地方的归属发生变化,逐渐脱离了中国。
最早在1860 年 11 月,在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居住地区割让给了沙俄所有。
之后又在1881年2月,沙俄与清朝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中,清政府又失去了伊犁以西的大片土地,这里面也包括一部分吉尔吉斯人的居住地区,在后续的《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中,沙俄占领了阿赖及和什库珠克帕米尔吉尔吉斯人地区,至此沙俄基本完成了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侵占。
但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吉尔吉斯人并不愿意服从沙俄的统治,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中亚民族解放运动。
在吉尔吉斯斯坦地区里,这场斗争的中心是七河省比什凯克县和普尔热瓦尔斯克县。
起义持续了两个月之久,这场起义使得中亚一些地区摆脱了沙俄的控制,成功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1917年苏维埃政权成功建立后,成立了一个名叫卡拉吉尔吉斯的自治州,属于俄罗斯联邦。
当时这个自治州面积大约有 19.5 万平方千米,居民 73.7 万人,其中 63.5%是吉尔吉斯人,这个原因就导致吉尔吉斯坦国内对于苏联的态度非常友好,并有了融入的想法。
1926 年 2 月 1 日,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团决定将吉尔吉斯自治州改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仍属俄罗斯联邦,比什凯克成为其首都。
193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吉尔吉斯斯坦加入苏联,对其自身以及整个苏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比于一些几乎没有任何主权的加盟国来看,吉尔吉斯斯坦在苏联的政治体系中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有自己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一方面,苏联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工业化、教育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吉尔吉斯斯坦的资源和人力也为苏联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
直至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吉尔吉斯斯坦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
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但独立之初,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形势就开始不断恶化。
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为了使得经济复苏起来实现市场化改革,采取了“休克疗法”,但这一改革对于吉尔吉斯坦来说太过激进,所以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改革导致了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民众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能力产生不满。
在政治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向西方宪政民主制度学习开启政治转型,建立了多党制民主政治体系,但在转型过程中,旧的政治体制和观念仍有较大影响,部分前共产党官员难以适应新的政治体制,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多次政权更迭。
于是在政治、经济、民生等多重因素的之下,吉尔吉斯坦国内在2005年爆发了“郁金香革命”。
“郁金香革命”本质上是美西方国家操作煽动的一场典型的“颜色革命”,美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吉尔吉斯斯坦的反对派,其中包括提供资金、培训、舆论宣传等,试图推动该国的政治变革。
使得吉尔吉斯坦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符合西方的利益和价值观,其目的是在中亚地区扩大西方的影响力,建立亲西方的政权。
郁金香革命后时任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被迫下台并辞职,反对派领袖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成为代总统,并逐渐掌握了国家权力,亲西方政治势力占据上风。
在“郁金香革命”中,阿科尔别克·扎帕罗夫也逐步登上了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舞台核心,成为了当时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的顾问。一直到2008年升迁,负责吉尔吉斯坦国内的腐败问题。
2012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最大的库姆托尔金矿发生了不小的动荡,这个金矿是吉尔吉斯坦的经济命脉,长期由加拿大森特拉黄金公司与吉尔吉斯坦政府合资运营。
但外资主导的开发模式、环境破坏及利益分配问题持续激化民众不满,矿工工会多次发起罢工,指控外资企业压榨本地劳动力,要求改善薪资及安全条件,上千民众纵火破坏设施,逼迫政府对库姆托尔金矿的模式进行改革。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期间,扎帕罗夫因对临时政府的合法性及内部一些官员腐败问题的强烈不满,策划了震惊国人的“劫持州长事件”。
但扎帕罗夫的牺牲并未换回他想要看见的局面,反而因此被逮捕押进了监狱。
扎帕罗夫当时一心想要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在四处求告无门之后,扎帕罗夫狠下了心带领了约200名自己的心腹支持者,武力冲破了伊塞克湖州首府卡拉科尔市的政府大楼,扣押了当时的州长祖马利耶夫,并要求临时政府下台、重新举行选举。
此次行动被扎帕罗夫称为了“民众反抗的象征”。
尽管最终判处了其11年监禁,但这一事件帮助扎帕罗夫树立了良好的“反建制”形象,为其2020年出狱后迅速崛起成为总统奠定了优良的民意基础。
2020年10月份的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引发了不小的政治动荡,这场选举涉嫌系统性舞弊,利用行政资源胁迫教师、校长等公职人员投票,甚至明码标价“2号选票”操纵缺席投票结果等腐败行为。
吉尔吉斯坦的国民称呼这场选举为“吉独立以来最肮脏”的选举,并直接点燃了社会上的不满情绪。
抗议最终升级为大规模的街头游行、暴力冲击政府机构、纵火烧毁议会设施等极端活动。
为了消解一部分人民的怒火,保证政府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愤怒的民众颠覆,临时政府迫于街头运动的压力宣布特赦扎帕罗夫,并为其从司法程序上进行平反。
扎帕罗夫还在狱中的时候,就通过起支持者传播“反精英”理念,并声援主张吉尔吉斯斯坦最大金矿的库姆托尔金矿国有化改革,注重工人的人权与福利,抨击政府将资源“贱卖”给外国公司,引发民众的强烈共鸣。
这场因选举发生的民众起义,当局政府迫于压力,吉尔吉斯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只能无奈宣布议会选举结果无效,总统热恩别科夫虽然承认局势失控,但未立即辞职。
但热恩别科夫并没有抗住民众的压力,在扎帕罗夫出狱不到五天的时间内,就宣布辞职交出了总统的权利。
此时从起义发生到热恩别科夫下台仅仅只过去了十天。
2020年10月,扎帕罗夫从监狱中成功释放之后,凭借着强大的民意基础立即成为抗议活动的核心领导者。
凭借民众对腐败和经济不平等的不满,他在出狱后5天内被提名为代总理,随后代理总统职务,完成从“阶下囚”到权力顶峰的飞升。
此次动荡被列为吉尔吉斯斯坦从“郁金香革命”以来的第三次非正常政权更迭事件。
由于祖籍新疆和自身家族对新疆有着深厚感情的的扎帕罗夫,在推动中吉合作上展现出对华深厚的友好态度,扎帕罗夫的家族背景更是被视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的潜在纽带。
细细分析这位扎帕罗夫总统其实还与我国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扎帕罗夫父母和祖辈曾经在我国新疆生活过一段时间。
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苏联斯大林时期施行的“大俄罗斯主义”民族政策,在这个政策的迫害之下扎帕罗夫祖辈一家便选择从吉尔吉斯斯坦迁居至中国新疆伊犁地区生活。
一直到40年代至50年代之后,吉尔吉斯坦国内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父母才从新疆返回吉尔吉斯斯坦生活,最终定居于伊塞克湖州秋普斯科区的肯苏村,以畜牧业为生。
来源:
周道胜,《"黄色革命"取代"白纸黑字》,《出版视野》
新华网,《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议长辞职》
中国新闻网,《吉代总统:俄罗斯是吉尔吉斯斯坦最主要战略伙伴》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