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胃口差、没食欲?医生提醒:这4个习惯不改,脾虚会越来越严重

每到饭点却没半点想吃的念头,面对满桌饭菜只动几口就放下筷子,甚至吃点东西还容易腹胀、乏力 ——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却总觉得 “只是没胃口,不算大事”。可老辈人常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就像《黄帝内经》里提到的 “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这里的 “胃” 可不是单指胃脏,而是脾胃共同作用的消化功能。要是长期胃口差、没食欲,很可能是脾虚在 “报警”,尤其是这 4 个习惯不及时改,脾虚只会越来越重。

先说说 “饭不按时,饥一顿饱一顿” 这个常见习惯。现在人生活节奏快,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等闲下来又忍不住暴饮暴食,觉得 “补回来就好”。可脾胃就像勤恳的工匠,每天按固定时间运转才能把食物转化成营养。就像古代医家强调的 “食有时”,要是总打乱它的节奏,饿的时候脾胃 “无米可炊”,饱的时候又 “超负荷工作”,时间久了,脾胃的运化能力自然会变弱,慢慢就成了脾虚。比如有些人早上赶时间不吃早餐,到了中午吃两碗面还觉得饿,可吃完没多久就腹胀反酸,这就是脾胃已经 “累得没力气” 的信号。

再看 “偏爱生冷,寒凉食物不离口” 的习惯。夏天抱着冰西瓜、冰奶茶,冬天也忍不住吃雪糕,觉得这样 “爽快”,却不知脾胃最 “怕凉”。中医里有 “脾喜燥恶湿” 的说法,就像植物喜欢温暖的阳光,要是总给脾胃 “浇凉水”,它的运化功能就会被 “冻住”。以前民间有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的说法,就是因为姜能温养脾胃,对抗寒凉食物带来的伤害。要是总吃生冷,脾胃里的 “阳气” 会慢慢被消耗,不仅胃口越来越差,还可能动不动就拉肚子、手脚冰凉。

还有 “思虑太多,吃饭时也想事情” 的习惯,很多人没意识到这会影响脾胃。《丹溪心法》里说 “思虑伤脾”,人在想事情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到大脑,脾胃得到的 “滋养” 就会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也会跟着下降。就像吃饭时盯着手机回复消息,或是琢磨工作上的事,看似没影响吃饭,可食物在胃里却没被好好消化,时间长了,脾胃就会因为 “得不到休息” 而变虚。不少人说 “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什么都没味道”,其实就是思虑影响了脾胃功能的表现。

最后是 “久坐不动,吃完就躺” 的习惯。现在很多人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看手机、看电视,觉得 “刚吃饱动不了”,可这样会让脾胃 “偷懒”。中医认为 “脾主四肢”,适当活动能帮助脾胃运化食物,就像农民种地需要勤除草、松土,脾胃也需要通过活动来 “激发活力”。以前人吃完饭后会散步,说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要是总坐着不动,食物在肠胃里堆积,脾胃运化起来更费力,时间久了,脾虚的症状只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吃点东西就腹胀,体重也慢慢上涨。

其实脾虚不是 “突然来的”,而是这些习惯慢慢积累的结果,也不是一定要靠吃多少补药才能调理。就像古代调理脾虚常用的 “参苓白术散”,核心也是通过健脾祛湿来改善消化,而我们普通人只要及时改掉这些伤脾的习惯,让脾胃 “好好工作、好好休息”,胃口自然会慢慢变好。毕竟,脾胃养得好,身体才会更有活力,这比任何补品都来得实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养生   食欲   胃口   习惯   医生   脾胃   食物   时间   寒凉   生冷   功能   黄帝内经   心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