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假借抗日之名,干的都是反共反人民的龌龊事,你不会有好下场的。”八路军独立营副教导员董振彩声嘶力竭地吼道。此时,在满身血污的董振彩面前站着原独立营营长,现已是大叛徒的朱信斋,他见刑罚没用,便换了一种温柔的口气,劝说董振彩“弃暗投明”。
董振彩内心很后悔,当初要是坚决拔掉这根“墙头草”,就不会出现如今的悲剧了。可惜为时已晚,除了他,还有200多名兄弟都被捕了。审讯结束后,朱信斋见董振彩软硬不吃,便对他采取了极其恶毒的方式,残忍地杀害了他。朱信斋这根“墙头草”,后来是个什么结局呢?
1913年,董振彩出生在山东昌邑李村的一户农民家庭。1936年,董振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昌邑县,董振彩公开的身份是小学老师,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地下党员。董振彩工作优秀,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不到一年,董振彩就升任为中共昌邑县委组织部长。
考虑到董振彩能力出众,组织把他从地方调到了部队工作。董振彩奉命前往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九支队工作。虽然董振彩刚到部队,但他打起仗来很有一套。最为关键的是,他对党极为忠诚。
1940年冬的一天,董振彩接到通知,要他马上赶赴日照黄墩,在收编的朱信斋部队工作。朱信斋是一支匪帮的头领,在他的领导下,匪徒们无恶不作,干尽了伤天害理的勾当。1938年,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进驻鲁东南。朱信斋担心被游击队消灭,便假意与八路军合作,一起抗日。虽然队伍进行了改编,但朱信斋依旧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势力。
董振彩要做的工作,就是改造这帮土匪。由于组织有交代,集中一切有利于抗战的力量。担任改编为独立营教导员的杨昆,一直默许朱信斋这些土匪们的不良习气。尽管董振彩向其反应,要注意朱信斋,必要的时候将其除掉。一旦匪徒们没了领头人,就没了主意,往后再慢慢地改造。但是,这一意见并未被杨昆采纳。
“皖南事变”后,朱信斋曾带着2个连的部队悄悄地走了,没和教导员杨昆打报告。40天后,朱信斋带着部队回来了,董振彩对于这种无纪律的行动很气愤,可是杨昆还没放在心上。后来才知道,老蒋的铁血镇压,让朱信斋心里感到害怕了,那段出走的日子,他拜访了很多国民党的军政要员。
1941年3月的一天,朱信斋率部突然对独立营的共产党员、爱国人士发动袭击。杨昆、董振彩等人都被逮捕了。这就是朱信斋想好的“投名状”,如果软硬兼施没用,就直接处决。为了表忠心,朱信斋采取了“刀刺、铁丝穿、灌满油”等手段,活活地将他们折磨而死。董振彩牺牲的时候,年仅28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44年1月22日,八路军115师老六团与朱信斋的匪帮大战三天,最终在农历除夕这天,将匪首朱信斋活捉并执行了枪决。当时,根据地的老百姓们,到处在传“杀猪(朱)过年”的口号。
建国后,董振彩等44名烈士的遗骨迁入黄墩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们可以安息了!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