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之后,马斯克终于顶不住了,可能要被清算?

马斯克终于顶不住了。他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美国民主党人的反对,最近连共和党内部也开始针对他了。

这两天,马斯克与美国总统首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公开发生冲突,纳瓦罗批评特斯拉不是真正的汽车制造商,而更像零件组装商,特斯拉过度依赖来自中国、日本等地的进口零部件。

马斯克则回击称“纳瓦罗是个十足的蠢货,比一袋砖头还蠢”,他再次强调特斯汽车是美国制造程度最高的的汽车制造商。

面对这场冲突,特朗普至今没有出面回应。由此可见,马斯克在美国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典型的两头不讨好。

马斯克曾经作为特朗普的“马前卒”,从1月20日到4月,大概100天的时间里,马斯克大肆改革,审议美国政府的项目投资、调查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裁员,美国有2.5万公务员被裁,还有7.5万公务员被“买断”,同时,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丑闻被揭发出来。

与此相伴的,是特斯拉遭遇的一系列灾难。全美掀起了对特斯拉的打砸抢运动,从西部俄勒冈,跨越至东部的马萨诸塞,从北部的科罗拉多,蔓延到南部的马里兰,无论是特斯拉4S店、街边的充电桩,还是私人购买的特斯拉车辆,统统未能逃脱被袭击的厄运。

袭击者手枪步枪齐上阵,连极具杀伤力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都被用于破坏行动中。

在法国、意大利,特斯拉也被当街焚烧。去年12月,特斯拉股价冲到了479的高位,目前已暴跌50%,投资人已经发出威胁,要马斯克辞去特斯拉CEO的职位。

之前的一次内阁会议中,马斯克表示,自己每天都要受到死亡威胁。

特朗普多次为马斯克站台,却无济于事。甚至在前几天传出,马斯克打算在5月份辞去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的谣言。

马斯克的“暴力裁员”,触动了美国社会的深层利益,也让他彻底得罪了美国左派——特斯拉最大的基本盘。


特朗普把美国传统的建制派,称为“深层政府”。过去的十多年间,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到新能源汽车,一直是民主党为代表的左派全力推进的“绿色新政”,也是欧美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

2009年,颇有精英范的黑人奥巴马正式就任美国总统,那一年,他获得了一项王冠——诺贝尔和平奖。


而中国获得了另一项王冠——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2010年,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人也过上与澳大利亚、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全世界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因为地球会无法承受。”

中国人最大的渴望就是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奥巴马的傲慢让人愤怒,然而彼时彼刻,民主党治下的美国还身处道德制高点,高举着一面旗帜——环保与气候变化。

同样是2010年,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为中国工业合理的碳排放权利辩护,针对主持人柴静的质疑,他发出了一句质问:

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为单位算的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高速的工业化之中,关心碳排放的人不多,但是关心空气污染的人很多。

2011年,美国大使馆开始检测PM2.5,引发舆论轰动,“雾霾”成为此后十年最热的词之一。

2015年,柴静的《穹顶之下》再次引发轰动,当时的环保部长给柴静打了很多电话,却一直占线。

2016年,全世界178个缔约方签订了《巴黎协定》,这是人类针对气候变化进行的一次规模浩大的共同合作,尽管有着高尚的目标,却也包含着一个阳谋——欧美左派主导的世界环保政策,容不下一个新兴的工业国。

会上,欧美联手把矛头指向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国,也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出乎意料的是,中国拿出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计划:

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5年3月27日,《巴黎协定》十周年之际,中法发表联合声明,象征着中国坚定并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减排计划。

十年间,中国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网络,太阳能发电网络,火电比重下降到65%,风电和太阳能并网装机14.6亿千瓦时,提前五年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取得了压倒性的占有率。

就在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的15年间,中国的工业优势不断扩大,一直到超越G7之和。

而中法联合声明背后,最讽刺的事是:在《巴黎协定》中被针对的中国,成了这项事业的中流砥柱,而当年高举道德大旗的人,早已纷纷鸟兽散

英国“脱欧”、德国疲于应对内外困局,法国有心无力。最讽刺的是美国。2016年底,政治素人特朗普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在他看来,《巴黎协定》是“一个大骗局”。

他多次声称,《巴黎协定》对美国“不公平”,会“扼杀就业”,并导致美国煤炭、钢铁等产量下降,损害美国经济。

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2021年1月20日,民主党人拜登就任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再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有的人永远在做事,有的人永远在作秀。

城头变幻大王旗。气候变化的道德大旗易主之后,下一面旗帜,是新能源汽车。

汽车,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品产业,一个工业国必然争夺的王座。在奥巴马等民主党人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归属,决定着这个产业的未来。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大选中最蓝的州之一,也是全美最大汽车市场。有三分之一的加州公民在买车时选择了电动汽车,全美销售的电动汽车有37%卖到了加州,毫无疑问,这里是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大本营。

而特斯拉汽车,是加州的骄傲。2021年底,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总部搬离了加州旧金山湾区,搬到了德克萨斯,这标志着马斯克的政治转向。

在早年,马斯克的民主党的支持者,并为奥巴马捐过款,他还和特朗普隔空对骂。特斯拉总部搬家之后,马斯克发布了一条奇怪的推文:“对觉醒文化的心智病毒展开跟踪路由。”

这个时期起,马斯克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他背叛了美国左派,成为了特朗普的亲密战友,并向他心中那些过犹不及的政治正确思潮宣战。

在被推特屡次禁言之后,他一怒之下,干脆以440亿美元收购了推特,买断了自己的言论自由,又顺手封了前女友的号。

推特改名为X,暴力裁员75%,让“权限狗”们失业了。剩下的推特员工,吓得开始每天工作 12 小时,在公司睡地板,还给老板写「奋斗保证书」。

马斯克做了所有键盘侠都想做的事。收购推特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发起投票,恢复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封禁的账号,还引用了一句拉丁短语:“人民的声音,上帝的声音”

随着宾州的一颗子弹擦过耳朵,特朗普成了美国福音派心目中的”上帝选中之人“,他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回了总统的宝座。

获得雅号”西大吕不韦“的马斯克,也将他整治推特的手法,对准了美国联邦政府。——全世界最有权力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新能源汽车,却迎来了滑铁卢。2025年2月,特斯拉在华批发量同比暴跌49%,创两年多新低 。

在欧洲,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下架特斯拉”浪潮。德国同比暴跌76%,法国同比下降44.4%,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最高的北欧,特斯拉销量降幅均超40%。

在美国,特斯拉2月销量同比下降5%,连续4个月下滑。特斯拉门店被抗议者围攻,车身被喷漆、砸窗,甚至有车主贴标语:“这车是马斯克发疯前买的”。

欧美左派憎恨马斯克。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中国车企比亚迪427 万辆,登顶世界前五强。同样是发展,一边在内部冲突中沉沦,有的人永远在做事,有的人永远在作秀。

马斯克曾经看不起比亚迪。2011年,有记者问他,比亚迪怎么样,马斯克放声大笑。

多年来,马斯克春风得意马蹄疾。他把航天这种高端产业越做越低端,却把电动车这种山东人用一万块就在造的产业,越做越高端。

凭借着SpaceX的成功,他打造了科学怪人的形象,并将声誉转移到特斯拉身上变现。2018年2月6日,他把一辆红色特斯拉敞篷跑车,用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送上了太空,它将以9.4亿公里的环太阳轨道作为永恒的赛道,车速达到每小时10.7万公里,隔壁轨道上跑的,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和亿万小行星。

技术上,这也许没那么难,但从广告的想象力而言,当世却少有人及。

马斯克鄙视广告,他觉得特斯拉不需要广告部门,更不需要像大众那样每年花掉上千亿广告费。马斯克本人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网红之一,无论是SpaceX的火星梦想,还是特斯拉的汽车革命,背后都是赤裸裸的流量经济和网红经济。

高端和低端,一线之隔。毕竟,超级网红特朗普,能够执掌全球第一大国的权柄,马斯克看在眼里,又怎么会不心动,他花440亿收购推特,也就毫不奇怪了。

天下谁人不识君,人人皆知钢铁侠,这就是最大的广告。资本市场,最喜欢马斯克这样会讲故事的人。

2020年2月,特斯拉市值超宝马和大众总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6月,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要知道,十年前特斯拉的市值仅有17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特斯拉市值达到3678亿美元,十年间涨了216倍。

马斯克当上了全球首富。他的成长快如火箭,如果换一个时代,换一个竞争对手,都会是创造一个时代的商业传奇。

然而不幸的是,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的时代,他的对手,是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

比亚迪从来拿不出特斯拉这么漂亮的讲故事手法,王传福也从来都没有马斯克这样炫目的人设。

王传福出身农民家庭,他爹是一个木匠,创业前,他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当干部,典型的中国式人生,如蚂蚁般勤劳,又带着乡土味,江湖人称船夫哥。

比亚迪,原来叫“亚迪”,因为首字母Y排序靠后,在展会上太吃亏,王传福结合自己下海前的单位比格电池厂,改名为比亚迪。

当时,香港Beyond乐队闻名大江南北,黄家驹也已去世,王传福给公司起名是否受了Beyond乐队影响,不得而知。

船夫哥好容易潮了一把,可三十年来,人们对着比亚迪那宽大的前脸,看到BYD车标,脑海中想起的,却总是那三个字的国骂。

一直到王朝系列,秦、唐、宋、元、明,历史元素成了新车标,车主们才松了一口气。

土味对潮味,小镇做题家对世界级网红,对手还是十年涨216倍的怪物,一只在轨道上奔跑,永不停歇的兔子。这场龟兔赛跑,怎么赢?


比亚迪的成长,离不开王传福及其员工的个人奋斗,但更重要的,还是和大时代有关。1949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汽车工业之路,中国比西方晚了85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启动“市场换技术”战略,引入大量合资厂商,中国汽车市场很快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老百姓开上了好车。

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汽车工业重资产、重技术,高门槛,产业链条长,利益巨大,堪称全球制造业最重要的一块版图,但建设也异常困难。

这种传统的高端制造业,最看工艺积累的历史深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基础浅薄,成长之路异常艰难。

品牌长期不受认可,核心技术掌握困难,工艺积累落后。在特斯拉高速崛起的时候,自主品牌汽车正被打的节节倒退,市场占有率连年下跌,2020年滑落到了历史最低的35.7%,而且受困于利润微薄的低端领域。

中国汽车在当年,一度是和中国足球并列,是“不成器的孩子”。

然而,新能源汽车这一变革,让中国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1992年8月,钱学森向国务院写了一封信,他说:

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建议,建议国家层面制定蓄电池能源发展计划,进入汽车新时代。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回信:“我非常赞成和同意你的观点”,随后,相关部门协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持续开始科研攻关

2001年,我国“十五”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首席科学家万钢认为: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机遇,中国可以在这个领域上超越西方国家,并引领中国汽车工业率先走向零排放技术的先进道路。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飙升,中石油在海外的并购又受到阻挠,能源安全成为国家重大问题,迫在眉睫,不需要石油的新能源汽车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2009年,中国启动了“十城千辆”计划——通过国家财政补贴,3年左右,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起到示范作用,涉及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种下萌芽。

2016年,A股股灾袭来,新能源汽车却异军突起,一夜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按《中国制造2025》规划,新能源汽车是核心项目,国务院将投入大量补贴,补贴将每年降级,计划在2020年退出补贴。

看起来,有点像雷军的饥饿营销,这个补贴手法后来被欧盟学走了,几乎是原封不动照抄。

上千亿的补贴投入,带来了不少骗补现象,却最终培育起了这个产业,此后多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每年都增长50%以上。

基础设施也在迅速完善。中国石油产业从未像国外一样竭力阻拦新能源汽车发展,反而是竭力相助,中石油、中石化联手中国电力,在加油站布局充电桩,缓解电动车出行焦虑。

纯电桩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电动车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时至今日,充电桩的不普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一直都是欧美日发展电动车的最大障碍。

路径明朗了,企业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其中,既有贾跃亭、许家印的PPT造车,也有董明珠这样的失败者,但其中也不乏成功者,

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把汽车厂变成了下一个手机代工厂,同时复制中国手机行业崛起的打法。

蔚来、理想、极氪等新势力出现,连华为和小米都开始下场,他们不仅投入巨额资本,还以比传统车厂更敏锐的嗅觉,改善科技体验,并且打造高大上的商业概念,挑战德日品牌占领的心智高地,一如曾经的马斯克。

合资品牌的优势,正在被逐步蚕食,地位日益受到挑战。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全球销量70%以上,在中国乘用车销量的占比也超过了50%。

弯道超车就在眼前,一个庞大产业链和市场,正在崛起。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也被打通,2023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曾经的难兄难弟,中国足球仍然在沉沦,中国汽车却在捧起自己的圣杯。

十年过去了,有好事者重新挖出当年的采访,打脸马斯克。马斯克也够光棍,坦率认了,说比亚迪已非吴下阿蒙。

首先要承认,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喜欢马斯克讲的故事。无论是对马斯克本人,还是背后的美国,大洋两岸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良性竞争,在科学、技术、服务和商业中力争上游,对全人类而言,都将是一场巨大的贡献。

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想看一场伟大的决斗,有新王的胜利,有角斗士的悲壮,有英雄式的惺惺相惜,

可在现实中,却总是小人式的阴谋诡计,阴嗖嗖滑腻腻的下绊子,却最终变成了一番笑话。

乌龟很难跑过兔子,马斯克是一只在永不停息的勤奋兔子,难以超越。可是,地球在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非马斯克不努力,比亚迪脚下的土地,比特斯拉脚下的土地,跑的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巴马   特斯拉   百日维新   左派   巴黎   美国   新能源   协定   中国   财经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