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小结
2025年4月第四个交易周(4月21日-4月25日) ,本周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板块间轮动加快,缺乏持续主线,呈现“高低切换”特征。上证指数周涨0.56%,科创50周跌0.40%,深证成指周涨1.38%,创业板指周涨1.73%,日均成交额小幅修复到1.15万亿元的水平。
板块风格方面,科技成长与题材股阶段性活跃,消费板块受五一假期临近和政策预期提振,零售、食品饮料等细分领域局部活跃,但整体受制于复苏力度存疑,部分前期涨幅较大品种回调。地产链则因政策放松预期(如购房补贴、以旧换新)和技术性反弹需求出现修复,但持续性仍需基本面验证。
4月23日,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以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从当前我国外交部对中美关系的言论来看,目前中美两国并没有就关税有实质性的磋商进展。而且,从24日A股市场的反应来看,在中美关系有实质性突破之前,特朗普的言论可能被定义为“噪声”。
A股方面,从整个4月来看,在经历外部扰动后,大盘迅速消化冲击实现反弹。月初市场面临中美各两轮额外关税加征的冲击,大盘下跌至去年9月末以来低位,随着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资宣布入场维稳、央行明确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政策组合拳发力下,市场呈现“急跌-企稳-修复”的V型走势,大盘最高实现连续“八连阳”。与此同时,市场风险偏好从极端恐慌转向结构性修复,资金围绕政策确定性展开布局,集中在免疫外需的方向上,如农业、公用、内需消费等。
随着特朗普表态期望与中国达成协议,海外不确定性有所缓和,同时国内政治局会议表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若后续基本面出现下行压力,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市场下行风险有限。
◆后市研判
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底线思维。2010-2024年上证指数在4月份上涨的概率仅为40%,月涨幅中位数为-0.4%。这一现象或许与财报密集披露有关:4月上市公司财报集中披露,资金需要重新锚定价值中枢,叠加机构调仓换股需求增加,投资者行为趋于谨慎,共同推动市场进入调整整固阶段。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底线思维,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后续四条政策主线落地值得期待。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风险可能有限,可持股过节。1)假期期间海外风险相对有限,国内政策可能进一步积极。一是假期期间美国经济数据披露对国内宽松影响有限,中美一旦开启谈判可能提振市场情绪。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可能进一步出台和落实。
2)假期期间国内流动性可能维持宽松。一是国内流动性可能维持宽松:首先,假期期间海外数据对国内流动性宽松掣肘有限;其次,政治局会议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国内宽松政策导向不变。二是股市资金节后可能季节性回流:首先,历史上“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资金融资、外资等资金多流入;其次,今年“五一”期间海外风险有限,业绩期过后和中美可能缓和导致融资和外资等节后都可能回流。
3)今年“五一”节后经济和盈利修复预期可能上升。一是“五一”出行和消费前瞻数据较好。二是各地促消费政策在“五一”期间可能不断落地实施。
由此预测,今年“五一”前后消费和科技可能相对占优。1)复盘历史,“五一”前后消费、大金融表现大概率占优。一是2016年以来“五一”前、后10个交易日消费和大金融表现占优,如2016、2019、2002年的食品饮料,2018、2021年的医药,2017年的非银金融,2020年的消费者服务在“五一”前10个交易日领涨;2016、2018、2020年的食品饮料,2019、2021年的综合金融在“五一”后10个交易日领涨。二是“五一”前后领涨的行业主要受政策支持、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驱动。
2)今年“五一”前后消费和科技行业短期表现可能占优。一是比照复盘,消费和大金融相对占优;二是当前政策支持的方向指向提振内需相关的消费和创新、自主可控相关的科技,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指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科技行业。
行业配置上,短期关注超跌的科技成长、内需和国产替代等方向。一是政治局会议重点强调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政策大力支持科技的导向不变。二是通信、医药、汽车、电子等行业短期估值性价比较高:首先,电新、通信、医药等行业PE历史分位数低于30%;其次,通信、汽车、电子等行业PEG较低。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