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上午,由江阴市政府、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守护美丽长江——濒危鱼类科学放流活动”暨“守护美丽长江”网捐项目发布仪式在江阴韭菜港公园举行。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市领导郭诚、六扬参加活动。
“回家咯!”活动现场,422尾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和1.6万余尾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吻鮠欢快地摆动着尾巴,顺着滑道分批游入江中,仿佛在为回归母亲河而欢庆。“我是在长江边长大的江阴人,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希望我们的母亲河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好。”参加放流活动的志愿者曹钧杨说。
此次投放的中华鲟均植入了微型芯片。“凭借这一芯片,科研人员能够精准追踪监测它们的生长状况、生活习性,以及详细掌握其洄游状态等信息 。”长江大学在校研究生蒋昕成介绍。“我们愿与各方有识之士共同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并积极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保护,脚踏实地为共建绿色未来贡献一份力量。”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俊华表示。
中华鲟是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在长江下游开展放流活动能够对渔业资源保护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对全国有极大的辐射意义。”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利民希望通过对中华鲟等旗舰物种的保护,进一步带动对长江生态系统其他物种的保护。此外,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太湖碳普惠绿色发展中心、江阴市慈善总会今年联合发起了“守护美丽长江”网捐项目,将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和定向捐赠等多种途径,融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推动该项目成为江苏探索建立社会化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标杆案例,为长江濒危鱼类繁衍和生态环境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碧水东流,浩浩汤汤。近年来,江阴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开展长江增殖放流活动,加快长江渔业资源涵养修复,并通过常态化的多部门联动执法,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持续改善长江江阴段水域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江阴已连续24年开展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暗纹东方鲀等珍稀鱼类1.8亿余尾。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江阴大地正呈现出一幅鸟飞鱼跃的生态美景。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