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劝告:糖尿病谨记,早晨1大忌,中午2不要,晚上3不做

一大早,刚睁开眼,天还灰着,就看到手机推送上又是一个“血糖飙升住院”的新闻。每次看到这些,心里都像被针扎了一下,尤其是身边有人正在和糖尿病打交道,那份不安和焦虑特别真切。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时不当回事,把生活习惯当儿戏。有人觉得,吃点降糖药不就得了?该吃吃,该喝喝,照样活得很潇洒。但身体才不会陪你玩,不守规矩,它可不会讲情面。

糖尿病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病,它像个连锁反应的按钮,一旦按下,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等等可能统统找上门来。尤其是二型糖尿病,大部分人开始都没太大感觉,可一旦拖下去,出问题的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

医生天天讲:控糖不光是吃药,更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偏偏这最基础的事,很多人都做不好。特别是一天之中,有些时间段特别关键,一旦踩雷,后果很难收场。

早晨1大忌:空腹不吃药,直接运动!

有的人早上起来,啥都没吃就穿上鞋开始晨练了,觉得空腹运动燃脂效果好,这个习惯听起来很“养生”,但糖尿病人真要小心了。空着肚子血糖容易低,尤其是吃降糖药的,如果在没有补充碳水的情况下直接开始锻炼,低血糖说来就来,甚至会突然晕倒。

血糖一旦低到3.9毫摩尔每升以下,整个人可能就开始出冷汗、手抖、头晕,严重的还会昏迷。这不是吓唬人,是实打实发生过的急救案例。所以哪怕只是走个几千步,也得吃点东西垫垫底,再慢慢动。

中午2不要:别贪午睡时间长,别暴饮暴食

白天到了,有的人中午饭像补偿似的,一顿干掉两碗饭还得来点油炸鸡腿。还有的吃完饭就往沙发上一躺,一睡睡两三个小时,美名其曰“午休养生”。

吃多了,胰岛素分泌就得加班,血糖也会跟着拉升;而饭后立刻长时间午睡,不仅影响消化,还可能导致晚上的睡眠质量下降,生物钟乱了,胰岛素敏感性也跟着乱套。研究数据显示,长期午睡超过90分钟的人,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能增加23%。短暂的午休确实有益身心,但过了头就容易适得其反。

吃饭这件事,对糖尿病人来说,真不是简单的“饱了就行”。暴饮暴食本来就容易导致血糖飙升,如果再碰上高油高糖的饭菜,身体就像是在打一场恶仗。

曾经在一项对2000多名糖尿病患者的追踪研究中发现,那些饮食没有节制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普遍比其他人高出1%以上,而这个差值,意味着并发症风险成倍增长。关键问题不只是吃了什么,而是吃了多少、吃的节奏稳不稳。

晚上3不做:不熬夜、不吃夜宵、不忘测血糖

说到晚上,很多人白天忙了一整天,到了夜里反而精神,手机一刷就是两小时,十点过了还没想睡,有的还得再来点夜宵。夜里不睡,胰岛素分泌规律全被打乱了,身体该休息的时候还在代谢,久而久之,血糖波动变大。

日本有项研究,发现长期夜间睡眠不足6小时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正常作息人群。睡不好,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控制起来特别难。

夜宵更是个大坑。很多人喜欢晚上吃点泡面、零食、甜品,觉得慰劳自己一天的辛苦。这种高碳水、高脂肪的食物,正好跟糖尿病人的忌口清单一个个重合。

血糖不但飙得快,还容易在凌晨高峰的时候形成“黎明现象”,就是早上起床后空腹血糖特别高,这种情况常见于晚上摄入过多碳水。尤其是打胰岛素的病人,夜里血糖突然升高,剂量也不好掌控,风险更高。

还有一个问题,经常被忽视,那就是很多人晚上太累了,就想着“明天再测吧”。血糖监测对糖尿病人来说,跟吃饭喝水一样重要,不测就不知道变化,尤其是晚上的血糖波动情况,最容易出事。

错过了高峰或低谷时段,调整用药或饮食计划都会不准确。每天坚持测血糖,能更及时了解身体状况,有数据显示,坚持每天监测的糖友,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能降低0.5%以上,这已经能大幅度减少并发症风险。

说到这,可能有人觉得这些事太烦、太琐碎,活得太没劲。可真到了血糖失控,肾功能下降、视力模糊、甚至要洗肾、截肢的那一天,才知道当初没做到这些有多可惜。

糖尿病不像感冒,治好了就没事了,它是慢性的,是个长期对抗的过程。如果说吃药是外援,那生活习惯就是主力军。控制饮食、规律作息、合理锻炼,每一步都得走得稳。

真正管住糖的,不是医生一句话,也不是药盒上的说明书,而是每天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晨练前的一口早餐,中午的一顿八分饱,晚上准点睡觉和不贪嘴,这些细节决定着血糖的起起伏伏。

日子再忙,饭再难吃,手机再有趣,都别忘了身体才是根本。糖尿病人守住这几点,血糖才不会反过来“拿捏”生活。

别嫌烦,也别装没事,糖尿病不是开玩笑的事。每个不起眼的习惯,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是保护,用错了就是伤害。日子还是一样过,但得过得更有章法些。别等到身体发出警告时才去后悔,把握住每天该做的事,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活法。

参考文献:
[1]王璐.糖尿病患者夜宵摄入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6):77-80.
[2]杨进刚,李志刚.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4):242-245.
[3]陈瑞芝.不同午睡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31(1):43-46.
[4]刘国庆.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管理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5):390-393.
[5]徐红.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频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5,24(3):215-2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养生   劝告   大忌   糖尿病   早晨   中午   晚上   专家   血糖   胰岛素   身体   糖尿病患者   午睡   夜宵   血红蛋白   糖尿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