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禾
编辑 | 清禾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6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有一项数据引人注意,24年全国的幼儿园有25.33万所,和23年相比少了整整2万所。
今年入园的适龄儿童更是暴跌了500万,过去的“一园难求”到现在成了“一孩难求”。
这背后都是因为近年来,出生率的持续降低。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也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
生孩子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怎么到了这代年轻人,就越来越不想生了?这背后突出诸多的社会问题。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澎湃新闻】【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官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时,年轻人回答的最多的是,“没钱,哪有钱养啊”。
2024年,曾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算算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本科毕业,需要花多少钱。
最后得出的结论,全国各地区平均下来,养一个娃需要花费68万。看到这个数字,年轻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养不起,确实养不起。
有人说,就这还没算上给他结婚,买车买房子的钱,以后孩子再有了孩子说不定还要再掏钱,到老都不得清闲。
而且这只是一个孩子,要是再想多生,那就得再加一倍的钱了。
曾有网友调侃说,同样一件东西,只要你在前面加上婴幼儿这三个字,价格立马翻一倍。
刚出生的婴儿,每个月要吃奶粉,用纸尿裤,还要定时去医院做各种检查,有人抱怨每个月的工资全用在孩子身上了。
有人疑惑为什么几十年前生活条件普遍都很穷的情况下,每家每户都能养育好几个孩子,怎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养不起了?
有人说了过去养孩子跟现在养孩子能一样吗,过去是没办法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能不处处给孩子用好的嘛。
过去在教育上的投入不用那么多,现在各种培训班、兴趣班都得上,一节课就得几百块钱。
现在社会的“内卷”也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家长们都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多学点,能超过别人。
“我的孩子不学,人家孩子学了,我家孩子跟不上怎么办”,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心理写照。
社会“内卷”加剧,竞争压力更大,逼着家长不能松懈,不断砸钱给孩子身上。
去年有一个纪录片,让人印象深刻。上海的一对夫妻,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上小学就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幼儿园就学习小学的知识,每天钢琴课、足球课安排的满满的,为了能上好学校,腿都快跑断了。
孩子妈妈说,生孩子前他和丈夫想着,以后绝不逼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后,看着其他家长都是让孩子学这学那的,她产生了深深的焦虑。
孩子才刚上小学,就已经往他身上投入了几十万了,夫妻俩挣得钱基本全投到孩子身上了。
压力的来源不只是钱,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到生活的疲惫,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不愿意生孩子,想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生活上。这是现在年轻人的普遍观念。
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3年,育龄女性数量减少了3000万,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人口。
越来越多的女性,都秉持晚育甚至不育的观念。生孩子在年轻人看来已经不是必须的选项了。
在很多女性的规划里,只有30岁升职,没有30岁生孩子,女性更愿意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家庭、生育都得靠边站。
过去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不能说服年轻人了,生活的巨大压力让年轻人只愿意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身上。
“我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生什么孩子”,这是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不愿意,也生不了。
而这种不愿意背后,其实更多的还是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
年轻人20出头从大学毕业,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心仪的工作。
许多年轻人可能从毕业到30岁的这几年,都还在漂泊,打拼事业,就连结婚的意愿都没有更别说生孩子了。
工作的巨大压力,挤压着年轻人的生活空间,没有时间游玩、没有时间社交、没有时间去打理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都不是愿不愿意结婚生孩子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自己的事。
以前的社会需要两个人结婚才能活下去,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人抱着猫,就说我自己过得挺好的。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结婚生孩子不是必须,结不结婚都能过好生活。
但同时社会的压力又让人难以招架,于是选择变成了抗拒。
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会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首先担心的就是医生。
“以前我们一个晚上要做七八台剖腹产手术,现在呢?有时候一整夜都空荡荡的,连一个手术都没有。”
这是上海一个妇产科医生的感叹,生育率的下降直接导致的事妇产科的“消失”。
在过去,妇产科是医院最忙的科室,每天都有工作,熬夜加班更是常态。但现在各大医院的妇产科都冷清的很。
上海的一个医生曾在网上发出担忧,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产科学科的塌房。
因为没什么人过来生孩子,有些医院甚至直接关闭了妇产科,许多医生也只能被迫转行。
这也将会影响产科学科的未来,就业的困境会影响医学生们的选择,未来选择产科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
这也必将引起在产科方面的医学研究,未来整个领域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妇产科未来如果消失,影响的不只是其本身,还会延伸到儿科领域。儿科未来可能会面临和妇产科一样的问题。
所以当下生育率的降低,会倒逼产科的变革。可能未来产科服务会比现在更加开阔,更加精细。
产科也许会转变为“专科”,需求少了会在质量服务上提高,到时候医生要接生的任务少了,但要做的其他事就多了。
医生可以学习更加精细的知识,对于产前、产后的服务能有更多侧重,更好的满足孕妇的需求。
但是目前来说,产科未来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又是一次时代“阵痛”。
生育率的变化和生育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不愿生孩子的背后,是太多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年轻人的“没必要生孩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工作的压力,巨大的养育成本,皆如座座大山横亘于年轻人面前,令人望而却步。
要解决生育率的问题,不能一昧压力年轻人,等问题解决了,压力变小了,年轻人也就自然敢生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官网】【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