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生鹏
你家孩子最近是不是总喊“不想上学”?
作业拖到半夜,书包一扔就钻进房间,
一提学习就翻白眼,一说考试就发脾气,
甚至干脆躺平,干脆不去学校了?
很多家长急得团团转,第一反应是: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别人能学,他为啥不行?”
“再这样下去,这辈子就毁了!”

于是,骂也骂了,哄也哄了,
威胁“不读书以后去捡垃圾”,
许诺“考好了给你买手机”,
可孩子呢?
要么沉默对抗,要么情绪崩溃,
甚至把房门一锁,彻底切断沟通。
可你有没有想过——
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
他是真的“扛不住”了。
厌学,不是懒,不是叛逆,
而是孩子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
就像一个人发烧,是身体在报警,
孩子不想上学,是他的心理在喊:“我撑不住了!”
我们总盯着成绩单,却忽略了:
他每天五点半起床,七点到校,
坐满八节课,回家还要写作业到深夜,
周末不是补习就是兴趣班,
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更可怕的是,
他努力了,成绩还是上不去;
他认真了,老师却说“还不够”;
他想倾诉,父母却说“别找借口”。
久而久之,他开始怀疑:
“我是不是真的很差?”
“我活着就是为了考试吗?”

当学习变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惩罚”,
当成绩成了衡量他价值的唯一标准,
他心里那团“想学好”的火,早就被浇灭了。
很多家长说:“我们也是为了他好。”
可“为他好”不等于“懂他”。
你给他报十节补习课,
不如问他一句:“你最近累不累?”
你盯着他写作业,
不如陪他散个步,听他说说学校的事。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
他需要的是能接住他情绪的“安全港”。
我见过一个孩子,初二开始不上学,
父母一开始也急,也骂,也送心理医生,
后来妈妈放下工作,陪他每天骑车去公园,
不谈学习,只聊动漫、游戏、同学八卦。
三个月后,孩子主动说:“妈,我想试试回学校。”
为什么?
因为他终于感觉到:
“我不是一个失败的考试机器,
我是被爱着的人。”
厌学的孩子,最怕的不是学习本身,
而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
是“我成绩不好,爸妈就不爱我”的恐惧。
所以,破局的第一步,不是逼他回学校,
而是先修复关系,再重建信心。
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第一,停一停,别急着“纠正”。
孩子已经卡住了,你越推,他越抵触。
先允许他“喘口气”,哪怕只是在家休息几天,
让他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二,听一听,真正地听。
别一上来就讲道理,先问:“你最近是不是特别累?”
“学校有没有让你特别难受的事?”
“你希望爸妈怎么帮你?”
有时候,孩子只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教育”。
第三,找一找,问题的根在哪。
是学业压力太大?
是被同学排挤?
是老师的态度让他受伤?
还是家庭关系让他没有安全感?
每个厌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没被解开的结。
第四,帮一帮,和他一起想办法。
不是你替他解决,而是和他一起面对。
比如,和老师沟通调整作业量,
比如,先从每天去半天开始复学,
比如,给他找一个他喜欢的兴趣班,
让他重新找到“我能行”的感觉。
第五,信一信,相信他想变好。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想“废掉”。
他逃学,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好起来”。
你要做的,不是当监工,而是当灯塔——
在黑暗里,告诉他:我在,路还在。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孩子厌学,不是“问题儿童”,而是“受伤的孩子”。
我们总忙着纠正行为,却忘了看见情绪。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别用“别人家孩子”去压他,多用“我理解你”去抱他。
第二,解决厌学,靠的不是“狠心逼”,而是“用心陪”。
复学不是终点,心理健康才是。哪怕他暂时不去学校,只要亲子关系在,希望就在。别让“上学”成了毁掉亲子关系的代价。
最后想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
有的需要更多阳光,有的需要更长时间扎根。
别用统一的尺子去量成长,
别用焦虑去浇灌本就疲惫的心。
当你不再只盯着“他为什么不学”,
而是开始问“他到底怎么了”,
改变,才真正开始。
愿每一个厌学的孩子,
都能被温柔接住,
愿每一位焦虑的父母,
也能找到那条通往孩子内心的路。
#孩子厌学,不上学,怎么破?#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