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做好后,我们是活菌保存还是杀菌保存,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杀菌的酒酿与保持活菌的酒酿,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风味差异
活菌的酒酿:
发酵会持续进行,酵母和乳酸菌会不断分解糖分,产生更多酒精、乳酸、酯类物质。
风味会随时间逐渐变浓,酒感更明显,还可能带轻微的酸香,且风味处于动态变化中。
杀过菌的酒酿:
发酵完全停止,风味被“固定”在杀菌时的状态。
酒精和酸度不会再增加,整体风味更清甜、柔和,酒感较弱,能保留杀菌前的基础甜香,无后续风味变化。
二,口感差异
活菌的酒酿:
米粒更饱满有弹性,质地相对稀软但有“活性”感。
入口能感受到轻微的发酵张力,汤汁流动性较强,口感更鲜活。
杀过菌的酒酿:
若采用煮沸、蒸制等加热方式,高温可能让米粒略微收缩、变软。
汤汁因部分成分受热凝结,质地会比不杀菌的更浓稠,口感更绵密,但少了鲜活的弹性。
三,营养价值差异
活菌的酒酿:
保留了活性的酵母、乳酸菌,这些微生物可能帮助调节肠道菌群。
但部分热敏性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会因持续发酵略有消耗,且营养成分会随发酵进程缓慢变化。
杀过菌的酒酿:
高温会杀灭所有微生物,但能更好地保留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热敏性较弱的营养素。
不过若加热温度过高,如煮沸,少量热敏性成分仍会有轻微损失。
所以综合以上,我们需要针对用途,比如直接吃或做甜品,来选择杀菌或不杀菌。
那么,常见的酒酿杀菌方法又有哪些呢?
一, 巴氏杀菌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推荐的方法。
它采用相对较低的温度,通常在60-85°C之间,加热一段时间,足以杀死致病菌和绝大部分腐败菌。
同时又能较好地保留酒酿的风味、外观和营养成分。
将装有酒酿的容器,放入大锅中,加水至酒酿一半高度。
开火加热,使水温达到70-80°C,并维持这个温度20-30分钟。
关火,取出容器,立刻拧紧瓶盖。冷却后即可常温保存。
二,高温瞬时杀菌
在更高温度,如135-150°C下,仅加热几秒到十几秒。
这种方法效率极高,对风味的破坏相对较小,但需要专业的设备。
主要用于大型食品工业化生产,家庭难以实现。
三,蒸煮法
通过100°C的高温蒸汽彻底杀菌。
将酒酿放入碗中,在蒸锅里蒸10-15分钟。
不过这种方法容易过度加热,导致酒酿口感变差,米粒变得软烂,酒香大量挥发,风味损失较大。一般不推荐。
总结一下。
如果追求极致风味和体验,且能短时间内吃完,就选择活菌酒酿。
它是发酵艺术的“活”的体现,风味动态变化,每一口都可能有细微差别。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远途运输,就选择经过巴氏杀菌的酒酿。
它是风味和保质期之间一个很好的平衡。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