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飞加拿大登机口被拦下!绿城张亚东雷有多大?

比电视剧还精彩!

今年5月的一天,香港国际机场,当地产牛人原大连副市长,刚刚卸任绿城董事局主席张亚东,手持飞往温哥华的头等舱机票,被海关拦下。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精心策划的“退休之旅”会戛然而止。

张亚东一直从政,最风光时担任大连副市长。

2016年离官从商,到了中交。

2018年他受大股东中交集团委派,进入杭州绿城,刻意打造绿城的“后宋卫平时代”。享受千万年薪。最近5年,当万科现实体验“活下去”时,张亚东主导的绿城仍在逆势大举拿地。今年3月,张亚东仓促离职,其两名嫡系随后失联。

6月底,风暴席卷绿城大股东中交集团,多位原高层被曝失联。7月4日,国资委网站公布中交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换人。

先官后商的张亚东、杭州绿城和中交集团,究竟藏了多大的雷?真相即将揭开。在香港上市的绿城中国最新市值240亿港元……

惊人一幕!

绿城原掌门张亚东

在香港机场出境被拦下

五月的香港国际机场,人潮涌动,广播声此起彼伏。一位年近六旬、衣着考究的男子,拖着行李箱,步履沉稳地走向飞往加拿大的登机口。然而就在登机闸口前,几名神情肃穆的工作人员悄然出现,拦住了他的去路。这趟远行,戛然而止。

这位男子是绿城中国前董事会主席张亚东。

根据现场目击者说,这场发生在登机口的拦截行动耗时11分钟,最后张被带离。

今年3月,张亚东刚刚辞任绿城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今年57岁的张亚东英俊帅气,风度翩翩。加入绿城之前,张亚东一直在大连体制内沉浮,也有企业管理经验,是政商复合型人才。

他的职业生涯从大连市出租汽车总公司起步,后在大连大汽企业集团一路升至总经理。

离开企业后,张亚东先进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任职,又去当时由大连代管的县级市普兰店市担任副市长、市长。

回到大连的张亚东曾先后担任大连城建局长、建委主任,结识了大量房企高层。

2013年,45岁的张亚东当选为大连副市长,这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变故发生在2016年,这年4月,张亚东副市长的职务被免去,改任大连市委常委、大连市委统战部部长。7个月后,大连市委换届选举,张亚东落选市委常委,卸任统战部长。

张亚东仕途受阻,找一家央企任职,是其最好的出路。

2017年,张亚东先是由政转企,进入中交,2018年5月被中交派驻绿城,任党委书记兼执行总裁。同年8月,他接替曹舟南出任绿城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成为中交意志的最高执行者。

2019年7月,宋卫平离职,绿城中国正式进入“张亚东时代”。

宋卫平给予过张亚东高度评价:“绿城的总裁不好当,但我充分看好张亚东。亚东是大连过来的,足球踢的好,以后绿城足球事业放在他手上也放心,之前是大连市副市长,主抓过城建工作,对房地产行业精通。”

绿城往事:

从房企老二,到被国资接盘

绿城集团,是杭州本土房企中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在舟山党校兼任历史老师和体育老师的青年教师宋卫平,在校内办了针砭时弊的报纸《冲浪》,他在给党政干部上课时大骂校领导:“在一个人品比我差、学问比我差的人手下工作,是我人生的奇耻大辱。”

党校叫停了宋卫平的报纸,也不让宋卫平上课,宋卫平大病一场,辞职去珠海做文员谋生。

在1994 年,36岁的宋卫平嗅到了房地产商机,他和妻子及同学,借款300万,回杭州搞房地产。初出茅庐的绿城,竟然一炮而红。

成立刚一年的绿城,在杭州相继开发了丹桂花园、金桂花园近6个房地产项目,丹桂公寓成为杭州首个获评"城市建设十大新景观"的住宅,九溪玫瑰园更被业界誉为"不辜负山水的教科书"。

完美主义者宋卫平的信条是"建筑是时代的编年史",“艺术是无价的,不要考虑成本”,修建别墅项目桃花源时,一块巨石与园林风格不符,宋卫平当场叫人打碎,损失百万元也在所不惜。

1997年11月,仅创办3年的绿城集团,以2.9亿元的销售额,在浙江省房地产协会公布的《浙江省房地产开发企业30强》榜单中位居第一位。

2006年,绿城中国在香港上市,总市值82.2亿港元(目前最新市值241.77亿港元)。看似走上正轨的绿城,到处融资,到处拿地,到处扩张。爱玩的宋卫平痴迷于桥牌、围棋,每年花十几亿养着一只足球队。

但宋卫平没想到的是,前期快速扩张的绿城,因其民企出身的局限性,和“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在危机面前表现得异常脆弱。

2007-2010年,绿城平均存货周转期为2200多天,从拿地到卖房回款要足足6年,其他房企一般是3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在当年9月出现断崖式下跌。绿城高达140.1%的负债率让各大银行对其贷款全部叫停,绿城遭遇生死危机。所幸2009年楼市回暖,绿城绝处逢生,销售额仅次于万科的634.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2010年,“史上最严”的宏观调控出台,绿城再次站在悬崖边缘,2011年绿城资产负债率上升到148.7%。网上传闻称绿城即将破产。

宋卫平能做的,只有出售手中的股权。

2012年6月,九龙仓斥资51亿港元入股绿城,受让24.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半窒息的绿城吸到一口氧。两年后,宋卫平决定把24%的绿城股权转让给孙宏斌的融创。

无儿无女的宋卫平,把绿城当自己的孩子。与融创短暂合作后,宋卫平毁约,理由是“经营理念不合”,融创野蛮生长的作风,让绿城接到大量业主投诉。宋卫平将这次合作,形容为一场没有头绪的“野合”。

直到2014年12月23日,中交集团宣布出资收购绿城的股份,“白马王子”孙宏斌黯然离场。

“推翻”宋卫平

央企的进入,对宋卫平和老绿城系“有喜有忧”。

喜的是,背靠中交的信用背书,绿城逐渐走出资金链断裂的生死边缘,账面上躺着超过500亿的现金。

张亚东刚一上任,又利用央企的资源,帮绿城解决了土地储备过少,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

忧的是,2015年5月,中交正式入主绿城后,残酷的“去绿城化”开始。

张亚东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结构优化”和“人事洗牌”,将绿城中国、绿城管理这两家上市公司牢牢地攥在了手心,多名前高管出局。

半年多时间,绿城两次调整组织架构。张亚东主导制定了2019-2021三年规划,要把绿城从一个“特长生”发展成为“优等生里的特长生”。

根据这份规划,2019-2021年,销售额目标分别为2000亿元、2500亿元、3000亿元。2018年,绿城年销售额1564亿元,也就是说,绿城的销售额3年要翻将近一倍。

在张亚东带领下,绿城超额完成了三年计划。

宋卫平时代“精雕细琢”的产品主义,也被张亚东全盘推翻,公司走上了规模化、高周转的道路。

他曾公开算账:同行资金一年周转两次,绿城两年才一次,效率太低!于是提出了“5912”高周转模式(5个月开工、9个月开盘、12个月现金流回正)……

疫情后,当众多房企收缩战线时,张亚东仍在激进拿地,仅在北京、上海、杭州就豪掷400多亿。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绿城中国2022年-2024年排在全国房企拿地榜的第六、第五、第四,排名不断攀升。

规模狂欢的代价,也开始显现。

公司2022年无法完成已下调的销售额任务。2023年,绿城毛利暴跌22.47%,净利润从88.95亿锐减至66.78亿,负债规模却如滚雪球般突破4000亿大关。

绿城大量库存难以消化,2018年绿城已竣工待售物业为110亿,但2024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450亿。狂飙时代留下的存货问题,导致绿城这两年不得不将高周转做到极致,来保持住现有的规模地位。

2024年,绿城净利润腰斩,同比下降48.8%,只剩15.96亿元,计提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损失49.17亿。

同时,绿城高品质“金字招牌”光环不再,近年投诉屡见不鲜。

张亚东推翻了宋卫平的太多东西,有好有坏。

千万年薪和仓促的辞职

大家都知道,央企高管普遍薪酬不高。

2019年,张亚东头顶央企身份,拿到了362.4万元年薪,绿城当时高管中,宋卫平、刘文生、李青岸当年年薪都超过了千万。

就在这一年,张亚东突然辞去了中交所有职务,成为职业经理人,2020年他的年薪猛增到了1018.5万元,此后他的年薪一直在一千万元以上。

张亚东作为中交代表入主绿城,却在脱离中交身份后仍长期掌权并获超高薪酬,完美利用体制内资源实现了“变现”。

有媒体统计,2018年至2023年间,张亚东从公司领取的薪酬、津贴及实物福利总额高达约7114万元人民币。 他每年还手握价值惊人的购股权——仅2020年一年,授予其的购股权价值就超过1000万港元。

张亚东并非和大股东中交一条心。

有自媒体称:为了让自己具备更大的“自主权”,不受大股东中交的“掣肘”,张亚东甚至联合二股东九龙仓,想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人来承接中交持有的股份,这最终造成了张亚东的权利崩塌。

今年3月张亚东的闪电离职,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公告显示,绿城董事会突然接到张亚东辞呈,仓卒到没有足够时间商讨接任人选,只能申请股票临时停牌。

就在辞职前4个月,张亚东减持了总金额约为2478.11万港元的绿城股票。也许张亚东早就为自己设计好了“退路”——加拿大。

接替张亚东职务的是“老中交”刘成云。在2025年的绿城股东周年大会上,刘成云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

“公司的扩张、发展并非靠个人意志。”

“一定要确保合法依规,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搞太多的关联交易。”

山雨欲来?

中交集团多位高管失联

价值线研究院发现,张亚东出境被拦截新闻出现的前几天,绿城大股东中交系多位重要人士被曝失联。

6月25日,中交地产原董事长李永前失联。他是绿城中国第一任中交背景的执行董事、执行总裁。

与之同时失联的,是张亚东由中交“空降”绿城期间,中交集团前董事长刘起涛。

6月26日,有消息称中交集团原董事长王彤宙被带走,和王彤宙职务一起变动的,还有原中交集团总经理王海怀。

张亚东在绿城的嫡系也有2人已失联。

一个是绿城中国原董秘尚书臣。在进入绿城前,他是张亚东大连体制内的“老熟人”,曾担任大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另一个是绿城中国执行总裁、党委书记的李森。李森曾在吉林省辽源市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和张亚东履历相近。

对于张亚东被限制出境的深层原因,猜测众多。有观点认为:

张亚东在绿城任职期间,通过"结构优化"和"人事洗牌"集中权力,被质疑存在资产处置不当、债务危机处理失当等问题。

中交集团(绿城母公司)近期启动内部清理机制,涉及千亿级资产重组及高层追责,张亚东作为前"中交系"地产领域代表人物成为重点审查对象。

目前看来,这个雷也许真的不小。

7月4日,国资委网站公布中交集团换帅,老将宋海良重回中交集团担任董事长,与其搭档的总经理是来自中国林业集团的张炳南。

真相即将揭开。

本文源自价值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登机口   加拿大   香港   张亚东   大连   集团   中国   副市长   杭州   港元   年薪   销售额   总裁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