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加税,不到24小时,加拿大找上中国,说了句前所未有的话

特朗普刚宣布要对加拿大加税,不到24小时,加外长就找上了中国,还说了句前所未有的话。那么,这次特朗普为何会针对加拿大?加方又为何会找上中国?

当地时间7月10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来自加拿大的商品征收35%高关税。这一举动没有铺垫、没有商量。他在那封“告知信”中称,加拿大没有与美国合作,反而对美进行报复,声称对方向美国奶农征收“极高关税”,这会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主要威胁”。可以说,这不是在谈判,而是直接下通牒。

先说说这场加税风波,过去一周,已经有23个国家接到了类似的关税信函,包括日本、巴西、韩国等主要经济体。因此也有报道称特朗普此举为“重启全球贸易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放话,没收到信的国家,也一样要交20%或者15%的关税。

而这次加拿大被盯上,既是“意外”,也算“情理之中。”加拿大本身是美国最大商品买家,同时是对美最大商品供应国,其经济命脉与美国深度捆绑,照理说应该算“铁杆盟友”,结果这回也没能逃开关税大棒。

至于说“情理之中”,主要还是因为特朗普此次打响关税战的动机。一方面,特朗普目前需要拿出强硬的贸易姿态,重返白宫之后,他的政策主轴就是“美国优先”——不仅要继续打贸易战,还要追求短期“战果”,让选民看到成果。在这种情况下,“盟友”显然比“对手”更容易收割。

另一方面,当下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依然严重,通胀高企、失业上升、制造业增长乏力,让特朗普必须找个“替罪羊”。而贸易赤字,就是最容易操作的工具。他在信中就直接把对加贸易赤字定性为“国家安全威胁”,这是一个标准的“政治语言”,背后并没有实际依据,但却能为加税提供正当性。

简单来说,并不是加拿大“犯了什么大错”,而是特朗普需要通过加税树立强硬形象,并逼迫盟友就范。问题是,这种手法正在把原本的盟友推向对立面。就在特朗普宣布针对加拿大不到24小时,后者就找上了中国。加外长阿南德11日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正式会晤,罕见地提出要“重新校准中加关系”,并表示要“加快恢复各领域交往合作”,这句话堪称前所未有。

会晤中,阿南德表示,加方愿意与中国保持“坦诚沟通”,希望以“务实、建设性态度”加快恢复经贸、卫生、人文等各领域的交往合作。这番话,与以往中加官方的表态相比,语气和内容都更实在、更主动。

王毅外长在会谈中也直言不讳。他指出,美国这种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破坏的是国际经贸秩序,损害的是全球经济增长,甚至把小国、穷国也拉下水。而中国坚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零关税待遇。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没有领土争端,也没有地缘政治冲突,完全可以做互利的合作伙伴。

其实加拿大态度大变的原因也不复杂,首先,美国的反复无常已经让加拿大吃了不少亏,从牛肉、钢铁到铝制品,加拿大多次被美方当成贸易战的“垫脚石”。即便是《美墨加协议》已经签署,美国依旧可以随时变脸,加税、制裁、施压说来就来。就像之前美加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卡尼也曾放话7月21日前有望签协议,结果特朗普突然发难,打了加方一个措手不及。这种不确定性,让加拿大再也不敢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次是中加之间的现实利益。从总量看,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对加拿大能源、矿产、农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尤其是在中美博弈之下,很多国家都在寻求“市场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加拿大也不例外,阿南德提出加强供应链韧性、拓展经济伙伴,本质上就是在给加拿大找退路。

再加上此时中国释放出稳定合作的信号,自然成了加拿大优先考虑的对象。两国之间虽然曾经历过摩擦,但经济层面一直保持较强互补性,正如王毅外长说的:中加之间没有根本矛盾,只要不人为制造问题,就能合作共赢。

未来中加是否真的能走出新路,还需要继续观察,但从这次会谈释放的信号看,至少双方都释放出了“愿谈、愿合、愿改”的意愿。而特朗普不断挥舞的“关税大棒”,虽然短期可能有点声势,但从长远看,正在动摇美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信用。

总之,如今的国际局势不缺挑战,缺的是理性和信任。美国自己撕掉的,正是它当年亲手编织的盟友网络。现在,各国不得不寻找新出路,而中国,正在成为被越来越多国家看作“稳定选项”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财经   加拿大   中国   前所未有   小时   美国   关税   外长   盟友   贸易   大棒   赤字   情理之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