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创始人:四肢瘫痪双目失明,只动嘴皮子就让以色列寝食难安

他是一位四肢瘫痪、双目失明的虚弱老人,说话都需要借助麦克风,却成为以色列最忌惮的敌人。以色列出动阿帕奇直升机将他轰成碎片,却无法摧毁他留下的精神遗产。

2025年加沙地带的硝烟仍未散去,巴以冲突进入更激烈的阶段。回望历史,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从难民到瘫痪,从学者到激进组织领袖,最终成为以色列的头号敌人。尽管已经离世多年,他的思想和战略仍然深刻影响着今天的巴以冲突。

多舛的命运起点

1936年,亚辛出生于巴勒斯坦阿什克隆市附近的一个宁静渔村。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火摧毁了他的家乡,12岁的亚辛被迫随家人逃往加沙难民营,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难民营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铁皮棚屋、污水横流的街道和配给不足的食物成了他的新“课堂”。然而命运的第二次重击很快接踵而至。他在海滩玩耍时意外摔断脊椎,从此四肢瘫痪,余生与轮椅捆绑。

更残酷的是,当他坐着轮椅参与抗议时,曾与他分食葡萄的犹太少年竟向他投掷石块。身体的禁锢与信仰的撕裂,在少年心中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亚辛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以惊人意志撬动命运。他借亲友诵读自学阿拉伯语和宗教经典,22岁考入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埃及爱资哈尔大学。

在开罗,他接触到“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核心思想。深夜的宿舍里,他与来自叙利亚、阿富汗的激进学生彻夜辩论,认定“伊斯兰教是唯一能凝聚巴勒斯坦的武器”。

这一时期,他结识了比他年长两岁的阿布·吉哈德,后者后来成为他的重要盟友。在穆兄会的熏陶下,亚辛萌生了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义为核心的政治运动的念头。

哈马斯的雏形初现

1973年,重返加沙的亚辛打出“慈善牌”,创办伊斯兰中心。表面建学校、开诊所、发免费早餐,暗地用募捐箱收集军火资金。

更具讽刺的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竟视他为“制衡法塔赫的棋子”,默许其扩张势力。以军指挥官甚至嘲笑:“一个连勺子都拿不稳的瞎子,能掀起什么风浪?”

以色列的短视为自己培养了最棘手的敌人。当时许多年轻的巴勒斯坦人都加入了穆兄会,而亚辛的思想也在此阶段彻底定型。他坚信,唯有伊斯兰教才能拯救巴勒斯坦,而武装抵抗是唯一的出路。

1987年,一辆以色列军车碾死4名巴勒斯坦人,点燃加沙怒火。亚辛撕下伪装,在清真寺宣布成立“伊斯兰抵抗运动”(阿拉伯语缩写“哈马斯”)。

他独创了三轨制架构:公开部以清真寺和慈善网络渗透基层;秘密部在难民营地道筹建军火库;军事部招募少年制作土火箭,培训“人弹”实施自杀袭击。

1988年哈马斯发布宪章,内容包括消灭以色列国,解放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在包含今日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走廊的地区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

哈马斯的核心思想是“以殉道换取胜利”,因此该组织频繁使用自杀式炸弹袭击对抗以色列。

监狱生涯,从囚徒到精神象征

以色列很快察觉到威胁。1983年,以策划袭击为由将亚辛逮捕,判处13年监禁。狱中的亚辛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视力几乎完全丧失。

1985年,他因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俘交换协议获释。但仅仅三年后,1989年以色列再次指控他“煽动暴力、故意杀人”,将其判处终身监禁。

在监狱中,亚辛的思想更加激进。他深刻认识到对以色列人,光靠喊口号是绝对不能感化的,必须用武装力量打击以色列,才能为巴勒斯坦争取一席之地。

1997年10月1日,入狱六年的亚辛再次被交换,随后回到了加沙。此时的他已经从相对温和的鸽派变成了彻底鹰派,表示绝对不接受和解,必须把以色列人赶出去。

2004年3月22日清晨5点,加沙城薄雾未散。67岁的亚辛如常被保镖推出清真寺,轮椅金属支架在石板路上咔嗒作响。他抬头对助手低语:“烈士的血是通往天堂的灯油。”

话音未落,三枚地狱火导弹撕裂长空,以色列“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从云层中俯冲而下,将亚辛连同两名保镖炸成碎片。鲜血浸透了他用了半个世纪的轮椅残骸。

这场暗杀蓄谋已久。一周前,两名巴勒斯坦少年在以色列港口城市阿什杜德引爆自杀炸弹,造成10名平民死亡。亚辛公开宣称“他们是光荣的烈士”,彻底激怒以色列总理沙龙。

亚辛的死亡引发了加沙地带的大规模哀悼,数万巴勒斯坦人走上街头为他送葬。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暗杀行为予以谴责,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宣布哀悼三天。

但亚辛早已布下“幽灵棋局”。他在《哈马斯组织章程》第三章第14条明确规定:任何领袖遇刺,副手须在24小时内自动接任,无需表决。

这套“自动补缺”制度像病毒般复制。兰提斯的复仇宣言仅持续了37天就被暗杀,但军事指挥官德伊夫立即接任。德伊夫在2006年接班后,妻子儿女遭以军导弹灭门,他本人被炸瞎右眼、失去左腿,却靠地下医院的三次手术活下来,继续指挥火箭弹袭击。

更令以色列绝望的是,哈马斯在2006年巴勒斯坦大选中击败法塔赫,夺得议会多数席位。一名摩萨德高官在内部会议上哀叹:“我们炸碎亚辛的身体,却让他分裂成一千个影子。”

亚辛的持久阴影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用数千枚火箭和滑翔伞突袭以色列,行动代号“阿克萨洪水”,这正是亚辛1987年创立哈马斯时宣读的《宪章》首句:“真主的绳索永不中断!”

以色列情报部门事后承认,袭击中使用的土火箭仍沿用亚辛设计的“水泥炮弹”配方:用白糖混合化肥充当推进剂。

这位瘫痪半世纪的老人,用仇恨锻造出一套超越肉体的统治术。他让巴勒斯坦少年相信人体炸弹是“通往天堂的电梯”,让以色列陷入“越暗杀越强大”的悖论。

当新一代哈马斯成员举着亚辛遗像冲锋时,他们实践的不仅是宗教狂热,更是一种被苦难赋能的组织哲学:用绝对弱势的肉身,对抗绝对强势的暴力机器。

亚辛的轮椅早已化作加沙的图腾。2024年7月,以军士兵在汗尤尼斯废墟中发现一座秘密博物馆:玻璃柜里陈列着他生前的羊毛毯、古兰经录音带,以及被导弹熏黑的轮椅残骸。

墙上镌刻着那句预言:“我的身体囚于方寸之地,但我的名字将写满巴勒斯坦的天空。”

而此刻,更多轮椅正从约旦河谷的硝烟中碾过,那里坐着在空袭中瘫痪的孩童,手中攥着亚辛传记的残页。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

亚辛:走完传奇一生 2004-03-2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历史   哈马斯   以色列   寝食难安   嘴皮子   双目   创始人   巴勒斯坦   伊斯兰   轮椅   难民营   袭击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清真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