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张卫平现状:定居美国,74岁身体硬朗,和二婚妻子很幸福

张卫平是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

被称为“篮下魔术师”“神射手”,

他的名字几乎就是中国篮球的代名词。

但是这位篮球历史上的传奇,

现在却选择了美国作为自己安享晚年的地方,

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选择出国,

他现在的生活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他走上这条道路,可以说是上天注定的,

他小时候就比同龄人高一截,小学体育课或排队,

他总是站在最后,这种身高优势,后来成了他走上篮球路的敲门砖。

他15岁的时候开始正规篮球训练。

虽然训练强度大,他还是把学业放第一,

在父母要求下也开始学习文化课。

他所在的学校文化课抓得紧,但体育氛围也好,

特别适合他平这种想兼顾学业和训练的学生。

家里一开始不希望他搞体育,想让他继承家里的文化传统,

但北京体工队反复劝说,最终让他加入了北京青年队。

入队后他认真训练,很快就进了青年一队,正式踏上篮球路。

这段时间,他展现了天赋和努力,

他的身高、技术和对篮球的热情,

让他成了潜力股,为进入国家队打下了基础。

他进入国家队以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

他技术非常强,意识好,成了当时队伍的核心,成了当时篮球的代表。

那时候,国家刚起步,这项运动是点燃民众热情的窗口,

他的表现不仅让国人骄傲,也在国际赛场为中国争得了尊重。

在比赛中,他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他几乎场场拿好成绩,个人表现总是全场最亮眼。

后来中美建交后,两国搞了一场友谊赛,

虽然没赢,但他一人砍下35分,惊呆了美国球员和媒体,

从那以后,他的名字不光在中国响亮,国际上也开始有人记住他。

他在国际赛场同样不含糊,

他帮中国男篮第一次参加亚洲锦标赛,拿下冠军,

还赢得了奥运会入场券,可惜因为特殊原因没去成。

后来他又带领队伍,在锦标赛和亚运会上夺冠,

他的表现依旧非常亮眼。

1978年的世界锦标赛,他的场均得分排历史第三,

至今没人打破,美国媒体夸他投篮准、拼劲足,

给他起了“神射手”的称号。

高光背后,他也付出了代价,备战中美友谊赛时,

他没做热身就练高强度动作,结果腰部关节受伤,摔倒在地。

这是他职业生涯唯一一次大伤,至今腰痛还会犯。

这次经历让他明白热身的重要性,也成了他篮球生涯的遗憾。

退役后,他没离开心爱的事业,

而是用不同方式继续为中国篮球出力。

他的转型路不容易,但展现了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不认输的性格。

退役后,他学了相关的课程,拿了执教资格,

本来有机会当中国男篮主教练。

他的恩师也推荐他接手国家队,

本来他有非常大的机会,但因为内部原因没成。

钱澄海建议他去美国闯闯,他于是跟着在美国读书的妻子,

1988年到了芝加哥。

他想当篮球教练,试着面试西北大学,

还联系了以前合作过的名帅鲍勃奈特,

但因为语言问题和没当地经验,没能成功。

在美国头几年,他平过得挺苦。

他在一所大学里,找了一份工作,

说是和篮球有关,但其实就是给队员打下手,

根本没有接触比赛的机会。

这跟他在中国的教练身份差太远,但他没抱怨,认真干,

靠专业态度成了队里最受欢迎的训练师。

空闲时间,他看乔丹的比赛录像,保持对篮球的热爱。

后来,他在财务和销售方面也干得不错。

1992年,他进了全美一家大啤酒公司,

半年就把西部地区75%的零售商份额拿下,

升成了西部大区经理。

虽然他选择了出国,但是他依旧非常热爱祖国,

在事业稳定以后,他也回国帮着推广CBA,

同时开始为央视解说NBA比赛。

他的解说通俗易懂,专业术语随手拈来,

受到了许多球迷的喜爱和尊重。

上世纪末开始,他连着多年解说NBA全明星赛和总决赛,

这一干就是20多年。

他的解说让中国球迷更了解NBA,也拉近了中美篮球的距离。

现在73岁,他还在解说一线,身体硬朗,专业水平一点没落下。

在CBA推广上,他也出了不少力。

他建议初期免费给央视转播权,促成了“地方做信号,

央视播”的模式,让联赛更出名。

他还办了篮球训练营,跟乔丹训练营合作,

帮着培养中国相关的人才。

虽然他有次改革让国内的球迷不太满意,

但他的努力为CBA职业化打下了底子。

他的个人生活也有不少波折。

他跟第一任妻子因为长期分居等原因离了婚,

一个人在美国待了好些年。

他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两人低调结婚,生活挺幸福。

为了家庭,他定居美国,但一直没放下对中国的关心。

现在他已经77岁了,可能得益于早年运动的经历,

他现在身体还不错,依然在第一线工作。

他跟解说搭档的合作也是一段佳话。

两人搭档多年,对方夸他专业,解说时不用准备,

各种术语张嘴就来,全靠几十年篮球经验。

这份职业友情让他们的解说成了很多球迷的回忆。

他对CBA的贡献很大。

他推动了联赛的电视转播和媒体宣传,让CBA从草创慢慢成熟。

不过,他有次改革引发了球迷不满,反映了CBA早期发展的困难。

我觉得他的初衷是为联赛好,

但改革得考虑多方利益,这点他可能没完全顾到。

即便如此,他的付出为CBA今天的规模打下了基础,功劳不能抹杀。

如今77岁的他还在篮球圈忙碌,他不光继续为央视解说NBA,

还在网上跟年轻球迷聊篮球,分享自己的经历。

最近,他还计划在美国办一场中美青少年篮球交流活动,

想延续文化桥梁的角色。

他还在准备一本自传,

打算记录自己的篮球路和对中国篮球的看法。

这本书估计会成为研究中国篮球的重要资料。

他的成功不光靠天赋,更靠他对体育的爱和不服输的劲儿。

他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

他的腰伤、离婚、职业挫折让人看到他普通的一面,

但他在美国从按摩师干起、回国推CBA的坚持又让人佩服。

他跟孙正平的合作、跟乔丹训练营的联动,说明他有眼光、有格局。

他用74年证明了热爱和坚持的力量。

伤病、离婚、改革争议都没让他停下脚步。

74岁的他还在为篮球出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传奇不只是高光时刻,更是每一次跌倒后的再出发。

参考信息:

中国新闻网:张卫平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他的一项纪录曾保持28年
中国新闻网:张卫平的篮球人生:从中国"巴克利"到解说"张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体育   硬朗   美国   男篮   妻子   现状   身体   幸福   张卫平   篮球   中国   中美   球迷   中国篮球   央视   神射手   国家队   联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