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最终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东区。
这一刻,相信屏幕前的无数网友都不自觉热泪盈眶了起来,纷纷为中国感到骄傲,更为3名航天员感到自豪。
信息来源:环球网
而在王浩泽被接出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回家的感觉真好”,可见,这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早已让他们思念起了家的感觉。
王浩泽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的身体状态都良好,而接下来,他们就要先进入到恢复调整的状态了,待一切都调整好了之后,就是他们和我们见面的时候了。
但对于此次的回归,要说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厘米级精度”追踪飞船技术,也不禁让人感叹,中国的航天技术太牛了!
网友评论
其实神舟十九号本是昨天就应该回来的,但因为东风着陆场的天气太过极端,出现了8级以上的扬沙狂风,连人有都些站不住了,所以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救援工作的更圆满,最终选择了推迟1天回归。
那么早在之前,就有官方表示,此次神舟十九号的回归将采取“快速返回方案”,从一开始的绕地球飞11圈缩短为了5圈,最终用时七个半小时,而接下来,便是“冲刺”阶段,一共分为4个阶段,共用时50分钟。
而要说最令人担心的,主要还是“黑障区”,它的恐怖我们也是都知道的,一旦飞船在返回的过程中进入到“黑障区”,就会完全隔绝和外界的联系,地面更是接受不到任何关于飞船的消息。
不过这一次,显然不需要担心这些,其实早在两年前,神舟十五号飞船回归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在黑障区跟踪测量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即便飞船进入了“黑障区”,地面依然能追踪到飞船的行踪,也更好地确保了航天员的安全。
信息来源:光明网
但整个过程中最厉害的,就是使用“多雷达接力”追踪返回舱动态,而这同时也是地面跟踪的最后一个阶段,使用的正是“厘米级精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能够第一时间准确捕获和定位返回舱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那句“雷达跟踪正常”便是这一阶段的最终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口令。
没想到,这一阶段都已经发展到了“厘米级精度”追踪,真不愧是中国技术,是真的牛。
不管怎么说,在航天领域,任何一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厘米级精度”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再次创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表示,在返回舱返回到100公里到10公里的高度时,雷达便开始了实时提供航迹测量数据,而在这期间,景象速度测量的误差也都被控制在了0.02米每秒以内。
最厉害的是,这期间还能凭借雷达自身的“超级动态视力”追踪到返回舱的实时动态,换句话来说,这一技术就相当于是百米外能看清头发丝的摆动。
信息来源:手机中国网
足以见得,中国技术真是越来越牛了,我们也期待航天继续能创新和突破,更为神舟十九号的三位航天员感到自豪,最后向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