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中国工人的汗水,和中国的产业链,希音把2600多亿营收揣进了兜里。
可2024年沙特峰会上,当主持人提到“中国公司希音”时。
公司不但不感激中国,反而立马切割,说自己是“新加坡公司”。
这出“吃中国饭,砸中国碗”的戏码,让人气愤。好在,吃里扒外的人,终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说起希音,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个名字。
但要是提起SHEIN,爱网购的女孩子们,肯定对这家时尚公司有所耳闻。

当时创始人许仰天,还在南京倒腾婚纱外贸,但生意不温不火的,没什么赚头。
直到2012年,他把公司搬到了广州,才正式打开了希音的崛起之路。
原来,在广州,许仰天发现了一个赚钱的秘诀——“小单快反”。

他不再像传统服装厂那样,一下子生产几万件,而是先做个一百来件试试水。
要是卖得好,马上加单生产;卖不动的话,损失也不大。
这个模式听起来简单,但却非常依赖工厂速度。

为了完成希音“7天就出样品,10天就能发货”的要求,广州番禺的工厂几乎24小时待命。
就算在凌晨3点,还能看到不少工厂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赶制希音的订单。
除此之外,各种原材料也得随叫随到,而能满足希音的,恰好就是珠三角。

得益于珠三角地区95%的产业链配套率,希音今天要什么花色的布料,明天就能送到厂门口。
凭着这套打法,希音的生意越做越大,最高的时候估值超过7000亿,妥妥的行业巨头。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希音这套模式,全世界只有中国能玩得转。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希音这些年不是没想过把生产线搬到其他地方。
前几年,公司在越南投了大钱,圈了700亩地建厂房建仓库,想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
结果一年下来光是停电就停了12回,订单损失超过2亿美元。

而且越南工厂做出来的衣服,次品率比国内高15%。
它原本是想省钱,可到最后不仅成本没降下来,麻烦还来了一大堆。

最要命的是,在越南调个货要十几天,哪像在中国,今天要货明天就到。
这下希音应该明白了,离开中国,它那套快速反应的模式根本玩不转。
可让人寒心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完全依赖中国发展起来的企业,却急着跟中国撇清关系。

2024年9月,沙特举办了一个全球人工智能峰会。
会上主持人介绍希音的时候,顺口说了句“大型中国公司SHEIN”。
谁知道希音的副主席克劳尔立马就急了,赶紧打断说:“不对不对,我们是新加坡公司,只是借用了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和供应链。”

可希音在广州的团队有8000多人,新加坡那边满打满算也就几百号人。
而且从选款、打样、生产到发货,所有核心业务都在中国完成,新加坡那边只是做做账。
希音为什么非得死死抱着“新加坡公司”这个招牌不放?说白了,就是为了钱和面子。

先说钱的事。新加坡的企业税率特别低,平均不到10%,而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是25%。
这一来一回,差了15个百分点。
按照希音一年营收2600多亿来算,光是光是过去三年,它就少缴了86亿的税。

除了省税,希音还有个算盘。
它把中国工厂的采购价压得很低,给工厂的利润空间就5%到10%。
但只要这些衣服运到海外,售价能就能翻好几倍,可谓是赚足了差价。

再说面子的事。希音想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想去纽约、伦敦上市。
可问题是,欧美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有偏见,觉得中国货就是便宜货、质量差。
因此,希音就觉得,要是顶着“中国公司”的帽子,在高端市场就抬不起头。

所以它就想了个办法:把总部搬到新加坡,对外就说自己是新加坡公司。
这样一来,既能享受中国供应链的好处,又能摆脱“中国制造”的标签,两头通吃。
而且,万一品牌出了事,希音还能把责任推卸给中国工厂。

2023年,有个瑞典品牌告希音抄袭设计时,希音就是这样做的。
直接说是中国供应商自作主张用了人家的设计,跟自己没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希音想规避监管风险。

这几年国际形势复杂,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各种限制、各种审查。
希音觉得,要是以新加坡公司的身份出现,能绕开很多麻烦,上市也更容易。
不过,老话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希音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很快就遭到了报应。

先是海外上市的计划全部泡汤。希音最开始想在美国上市。
结果因为货源问题,被美国监管部门质疑供应链透明度,直接否决了上市申请。
无奈之下,希音只能转战英国。

可它把84%的营收都转到新加坡,只在英国缴了很少的税,引起了英国议员的强烈不满。
不仅上市计划又黄了,连带着品牌形象也受损了。
不光是上市计划,消费者也开始用脚投票。

数据显示,2024年希音在18到25岁年轻消费者中的复购率从52%下降到了41%。
在英国,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希音“不诚实”。
财务方面,虽然营收还在增长,但利润却下跌了11.5%,负债率更是飙升到81%以上。

曾经7000多亿的市值,现在已经跌去了一半。更惨的是,希音在国内的根基也开始动摇。
那些被它甩锅的工厂,有两成直接不跟它合作了。
剩下的工厂也开始提防着,工人们的积极性也没以前高了,生怕哪天又被它卖了。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难过,希音又开始打起了回国的主意。
今年8月份有消息传出,说希音正在考虑把总部从新加坡搬回中国。

不仅把备选地点放在了广州或者南京,还想在香港上市。
可问题是,当初你撇清撇得那么彻底,现在想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希音的故事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做生意可以追求利润,可以国际化发展,但不能忘本。吃着中国的饭,却要砸中国的碗,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文献】
红星资本局-2025-10-19——《SHEIN新加坡公司财务真相调查:去年增收不增利,过去3年纳税约4亿美元》
泰山财经-2025-08-29——《“淄博首富”许仰天被爆将把希音总部迁回国内》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