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凌晨追车,不是电影大片,仅仅是追星!
1
凌晨的杭州机场高速上,引擎的嘶吼撕裂夜幕。
一辆车如附骨之疽死死咬住范丞丞团队的车队,从机场到市区,再到幽暗的停车场。
这不是警匪追逐片,而是昨日真实上演的惊悚现场。
当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时,更骇人的一幕发生了——私生车辆竟在倒车后猛然加速,车头直冲工作人员撞去!
刺耳的刹车声和惊呼声中,万幸没有酿成惨剧。公安机关迅速介入,涉事者已被带走调查。
这不是娱乐圈偶发的意外,而是日益猖獗的私生乱象中的惊魂一幕。 我们痛心地发现,某些名为"爱"的行为,早已异化为赤裸裸的暴力犯罪。
记忆倒回2007年,甘肃女孩杨丽娟痴迷刘德华,逼得父亲卖肾筹款赴港追星。
当终于获得与偶像合影的机会,其父却在次日跳海身亡,遗书中竟指责刘德华"冷漠无情"。
十多年过去,当私生的疯狂从跳海自杀升级到开车撞人,那些失控的轮胎碾过的不仅是公共秩序,更是人性的底线。
更可怕的是,暴力正在成为私生饭的“常规武器”:
2020年,王一博被私生在车上安装追踪器;2021年,时代少年团成员在机场被私生用激光笔照射眼睛;某女星住宅遭私生潜入,使用其浴缸洗澡后拍照炫耀。
当“爱”变成跟踪器上的红灯、激光笔的绿点、踩向油门的脚,这已不是追星,而是以爱为名的恐怖主义。
2
深究其因,扭曲的"爱"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链在驱动。
代拍产业如同隐形的推手,一条明星的独家私生视频能卖出数千元高价,暴利催生了"职业私生"群体。
更可怕的是病态占有欲的蔓延——"他对我按喇叭了!""助理看了我一眼!"
这些在常人听来匪夷所思的细节,却被某些人解读为"特殊信号",将明星幻想成自己的私有物。
在畸形的饭圈文化中,跟踪偷拍被美化为"前线应援",违法行为被包装成"为爱发电"。
当爱变成方向盘上的杀意,我们需要看清:每个失控的私生饭背后,都站着家庭教育的巨大空洞。
某次采访中,17岁女孩小敏空洞的眼神令人心悸。
为追星她已旷课三个月,书包里塞满偷拍的机场照。"偶像认识你吗?"
面对提问,她哽咽道:"不重要,我活着就是为了守护他。"
这种将自我价值完全绑定在虚幻偶像身上的现象,暴露出青少年时期最危险的心理空洞——当现实中的学业、社交屡屡受挫,追星便成了填补存在感的救命稻草。
更本质的缺失在于边界意识的彻底瓦解。
这些年轻人分不清公众人物与私人领域的界限,把骚扰美化成"亲密互动",法律意识淡漠到令人胆寒的程度。
长期浸泡在"明星私生图"的虚拟圈层里,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不断强化着扭曲认知:"大家都这么做"成了违法行为的遮羞布。
当孩子的手机相册里塞满某个明星的偷拍照,当零花钱莫名剧增却说不清去向,当"前线""跟机"成为口头禅——这些刺眼的信号都在叩问家庭教育的缺失。
3
智慧的家长懂得在风暴来临前筑起堤坝。
与其空洞说教,不如用鲜活对话戳破幻想:"如果明天这个明星消失,你的生活还剩下什么?"
这样的灵魂拷问,能帮助孩子看清偶像不过是人生风景中的一站。
当发现孩子沉迷收集明星隐私时,不妨换个角度引导:"如果有人这样跟踪你同学,你觉得可怕吗?"将心比心的角色互换,比任何法律条文更能唤醒同理心。
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真实的生命支点。
报名社区剧团代替熬夜打榜,用登山野营取代机场蹲守,在志愿服务中找到被需要的温暖——当现实生活足够丰盈,虚拟世界的诱惑自然失去魔力。
范丞丞工作人员险些被撞的监控画面,应该悬挂在每个追星族的眼前——那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战绩",而是刑事案件的铁证。
公安机关此次雷霆处置传递出清晰信号:私生不是粉丝,是违法者;跟踪不是追星,是犯罪预备。
真正的追星,是演唱会上汇成星海的灯牌,是电影散场后安静的离场。
真正的爱,是尊重对方的生命权高于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当某个年轻人把油门当作追星踏板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扭曲的饭圈文化,更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位。
那些默许孩子"为偶像付出一切"的家长,本质上在豢养潜在的危险因子。
请告诉孩子:明星的光环不该吞噬你的人生坐标,你的名字远比偶像的签名珍贵。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