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高发季来了,您家孩子的疫苗打了吗?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一种专门"盯梢"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悄然进入高发期!孩子手、足、口冒出的小红疹,可能就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这种肠道病毒是个大家族,有20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

手足口病主要侵袭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可能伴有发热。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EV-71型病毒可能引发脑炎、肺水肿,导致重症甚至死亡。



手足口病的特点和危害

1

传染性强

患者、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可从咽部和粪便中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2

对幼儿危害大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重症、病死病例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死率可达10%-25%)。

3

传播途径多样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4

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以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

5

控制难度大

在学校、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常出现暴发。



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

接种EV-71疫苗不仅是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还可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现已上市使用的EV-71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对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保护效果达90%以上。

但请注意,接种疫苗后并非万事大吉。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高达20余种,如柯萨奇病毒A组(CVA)。所以在积极接种疫苗的同时,还需注意家庭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培养幼儿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避免带孩子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玩耍,保持居家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在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场所更容易传播病毒。如果发现儿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时,要尽快就医


15字预防手足口病口诀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图文来源:上海疾控、国家疾控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手足   疫苗   肺水肿   皮疹   脑炎   肠道   疱疹   重症   病毒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