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妹妹贺怡和子女合影,照片漂亮青涩,最后一段婚姻讳莫如深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11年,贺怡生于江西永新县黄竹岭乡,乳名银园,受姐姐贺子珍影响,她15岁便投身革命浪潮,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县妇女协会委员。

为突破封建思想禁锢,她联合进步女青年组建“十姐妹”演讲队,深入城乡圩镇宣传妇女解放,用直白的话语号召女性挣脱束缚。

1927年3月,16岁的贺怡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担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妇女部副部长,这年大革命失败,贺家老宅被反动派焚毁,亲人离散的苦难让她更加坚定斗争信念。

1929年2月,她调任中共赣西特委工作,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迅速打开局面,次年在“二七”陂头会议上当选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成为苏区妇女运动的核心力量。

1929年,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因工作频繁出入贺家,经贺怡父母撮合,两人结为夫妻,刘士奇比贺怡年长12岁。

此前在家乡有过一段包办婚姻,这段婚姻更具革命协作属性,两人聚少离多,贺怡专注于妇女工作,刘士奇则忙于军事斗争。

1930年“富田事变”爆发,刘士奇被批判为“左倾冒险”,为避免牵连贺怡,主动提出离婚,此后刘士奇前往鄂豫皖前线,1933年不幸被捕牺牲。

两人的亲生儿子刘子毅自幼被寄养,战乱中辗转无锡、上海等地,最终流落武汉难民收容所,直到1938年才被贺怡寻回身边。

这段婚姻虽短暂,却埋下了跨越数十年的血缘羁绊,1966年,刘子毅才通过寻人启事得知岳阳还有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祖文。

1931年6月,贺怡任永吉泰特委委员兼保卫部负责人时,奉命照料负伤的红军将领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彼时两人均有过婚姻创伤,共同的革命理想让情感迅速升温。

同年7月20日,经党组织批准,两人结为夫妻,婚后贺怡调任公略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后转任瑞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夫妻二人在苏区并肩作战。

1933年,苏区开展反对“江西罗明路线”的批判运动,毛泽覃因与邓小平的工作主张一致被撤销职务,贺怡也受牵连被免去组织部副部长职务,送往党校改造。

即便遭遇错误批判,两人的感情反而更加坚定,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毛泽覃留守闽赣边界任红军独立师师长,贺怡因怀有身孕,奉命携父母赴赣州从事地下工作,任赣县临时县委书记。

1935年4月,毛泽覃在瑞金突围战中牺牲,此时贺怡刚生下儿子贺麓成,这位早产儿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导弹专家,其高级职称证书编号“0001”,默默延续着父辈的革命荣光。

1937年11月,贺怡任吉安中心县委民运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在工作中结识了参加过秋收起义的涂振农,涂振农早年投身革命,参与过平江起义。

两人在组织批准下结为夫妻,1938年,涂振农主动请缨赴南方开展地下工作,贺怡则留任后方。

1940年,南委组织部长郭潜叛变,供出涂振农的秘密据点,涂振农被捕后经不住酷刑,不仅泄露组织机密,还直接供出贺怡的行踪。

当年6月,贺怡出门开展妇女工作时被敌人跟踪,虽试图在菜市场借群众掩护脱身,但终因敌人鸣枪亮明身份被捕,这场背叛成为贺怡一生难以磨灭的创伤,也让她对革命忠诚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贺怡被捕后关押于韶关监狱,敌人对其施以竹签钉指、烙铁烫身等酷刑,逼其交代组织情况,她始终坚称自己只是普通小学教员。

当察觉身份已暴露,便悄悄吞下随身携带的金戒指决心以死明志,令人意外的是,金戒指并未致命,反而在未医治的情况下与胃粘膜粘合。

1941年,经周恩来严正交涉,贺怡被营救出狱,随后在组织安排下前往延安,毛泽东亲自接见她,嘱咐其先治病再工作。

经X光检查发现,胃内的金戒指已危及生命,必须手术取出,但贺怡起初拒绝手术,直到因胃剧痛昏倒才被迫同意。

按照医院规定,手术需亲属签字,毛泽东得知后明确表示:“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又是泽覃的爱人,我也算她的亲属”,随即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手术切除了贺怡三分之一的胃,术后她体重仅40公斤,却在休养期间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她前往新四军军部工作;抗战胜利后重返陕北,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留中央机关任职,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坚韧的生命力。

1949年全国解放后,贺怡调任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此时她心中最大的牵挂,是贺子珍1934年留在苏区的儿子毛毛。

当年红军转移时,毛毛被托付给贺怡与毛泽覃,后因局势危急,毛泽覃将孩子再次转移,未及告知具体去向便牺牲,孩子从此失踪。

贺怡多次向毛泽东提出寻找毛毛的请求,却遭到反对,毛泽东认为,战乱中收养孩子的乡亲付出了巨大代价,解放后强行寻回有违道义。

但贺怡始终铭记对姐姐的承诺,坚持要给失踪的孩子一个交代,两人为此产生分歧,1949年11月,贺怡瞒着组织独自驱车前往赣南寻亲,同行的还有儿子贺麓成、曾碧漪母子及警卫、司机共六人。

11月21日,车辆行至泰和县丰塘桥附近时突发车祸,贺怡与同行的孩子当场遇难,年仅38岁。

这位历经枪林弹雨的革命者,最终倒在了和平年代的寻亲路上,她随身携带的寻人启事未能找到目标,却成为革命年代亲情离散的见证。

贺怡牺牲后,吉安地委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专门发来唁电,写道:“贺怡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英勇不屈,不幸遇难,甚为悲痛。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1950 年,贺怡的遗体被安葬在青原山烈士陵园,与毛泽覃、刘士奇等革命先烈的陵墓相邻。

贺怡的子女们此后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轨迹:长子刘子毅 1949 年后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工作。

1968 年因 “文化大革命” 中被诬陷为 “冒充革命烈士后代”,遭到批斗,含冤去世,年仅 38 岁。

1978 年,在贺麓成的申诉下,上海市有关部门为刘子毅平反,举行了追悼会,恢复了他的名誉,上海为其补办了追悼会。

次子贺麓成则继承了父母的革命精神,隐姓埋名投身航天事业。他从未向人提及自己的身份。

直到 1980 年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后,媒体报道他的事迹时,人们才知道他是毛泽覃与贺怡的儿子。

贺麓成退休后,致力于整理父母的革命事迹,出版了《毛泽覃传》《贺怡生平史料》等书籍,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女儿贺海峰(1938 年生,贺怡与涂振农之女)在贺怡牺牲后,由贺焕文抚养长大,后来成为一名教师,在江西永新县任教直至退休,过着平凡的生活。

小儿子贺春生(1945 年生,贺怡在延安所生)则投身军队,后转业到地方工作,较少公开露面。

而背叛贺怡的涂振农,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因害怕被追究责任,化名 “涂醒吾”,躲藏在江西奉新县的农村,试图逃避历史的审判。

1951 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涂振农被群众举报,最终被捕。1952 年,涂振农因 “叛变革命、出卖同志”,被依法判处死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今,贺怡的墓碑矗立在青原山烈士陵园,与毛泽覃、刘士奇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一同被铭记,她的一生,既是革命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缩影,也是无 数为信仰献身者的写照。

三段婚姻承载着战乱中的悲欢,两次失去丈夫见证着革命的残酷,一次寻亲之旅终成未竟的使命。

但正是这些经历,拼凑出一位共产党人最真实的生命轨迹:不恋虚名,不惧危难,用一生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参考信源:

中国新闻网 2009-12-1——毛泽东兄弟的人生之路:毛泽覃娶了贺子珍妹妹(3)

中国新闻网 2009-10-12——毛主席未找到的孩子:贺子珍妹妹寻毛毛不幸身亡(2)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2020-4-29——用生命保住党的机密——贺怡被捕前后记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历史   青涩   讳莫如深   子女   妹妹   婚姻   漂亮   照片   贺子珍   贺怡   工作   特委   妇女   苏区   组织部   江西   组织   孩子   县委   副部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