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电子设备紧密环绕的时代,夜晚的时光似乎总被手机屏幕的微光所主宰。“再刷会儿手机,还没到 11 点呢”“12 点也不晚,再玩一会儿”,甚至到了凌晨 1:45 分,还心心念念着 “再看五分钟就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无比熟悉?许多人每晚都紧紧抱着手机,仿佛那是通往另一个奇妙世界的钥匙,不舍得放下,就连睡觉,也顺手将手机放置在床头,可大家是否知晓,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如同隐匿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
一、床头手机,真的 “辐射致癌”?
如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 24 小时贴身相伴。晚上充电时,不少人习惯将其放在床头,老一辈人常常对此摇头,念叨着手机辐射大,会致癌,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去年,《国际环境》期刊发表了一项涵盖超百万人次的大数据调查研究,细致统计了 1994 年至 2022 年间人们使用手机设备的情况,以及其与脑癌之间的关联。令人安心的是,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手机的 “忠实用户”,还是从未碰过手机的人,都未发现与癌症存在任何联系。即便在近几十年,手机使用率呈火箭式上升,临床脑癌患病率却并未随之 “水涨船高”。相比之下,手机放床头一直充电,或是边充边玩手机的习惯,实则暗藏巨大风险。
此前,天津有位女子,像往常一样睡觉前将手机放在床头充电,半夜时分,手机竟毫无征兆地突然爆炸。所幸她反应迅速,及时关闭电源,才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火灾。还有沈阳的一位女士,正沉浸在边充电边玩手机的乐趣中,却遭遇设备漏电,身体瞬间急速抽搐,随即失去意识。专家郑重提醒,手机充电时,要尽量避开气温过冷或过热的环境。温度过高,手机可能像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而低温充电,则可能触发电池保护机制,导致充电速度大幅放缓。另外,手机充电时,一定要远离枕头等易燃物品,一旦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极有可能引发自燃,让火势迅速蔓延。
二、长期睡前玩手机,五大痛苦悄然降临
《2020 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 61% 的居民都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睡眠时间整体推迟了 2 至 3 小时。长期熬夜玩手机,看似并无大碍,实则如同在健康的堤坝上悄悄挖洞,一些问题正逐渐浮现,其中这五大健康问题最为常见。
耳石症眩晕来袭:耳石症,主要是由于身体重力方向的头位发生改变,致使耳石脱落、退化或碎裂,进而引发前庭系统紊乱。患者往往会出现短暂性的眩晕,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就像突然置身于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的小船。同时,还伴有恶心、头重脚轻的症状,难以保持身体平衡,甚至会出现幻视或眼球震颤。研究发现,长期躺着玩手机的人,在突然翻身或变换姿势时,最容易遭遇耳石症的 “突袭”。而且,耳石症一旦确诊,就如同一个甩不掉的 “小麻烦”,极易频繁复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眼部疾病缠上你:不少人喜欢在夜晚关灯后,依旧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就像干涸的土地,很快会出现干涩、疼痛等不适感。长此以往,视力也会逐渐模糊,青光眼、白内障、急性内斜视等眼部疾病,也可能会趁虚而入。想象一下,原本明亮的眼睛,因为不良习惯而失去光彩,那该是多么令人惋惜。
颈椎不堪重负:玩手机时,人们的颈椎常常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就像一根被过度弯曲的弹簧,久而久之,颈椎的自然曲度被改变,形成颈椎反弓。这不仅给颈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还会导致白天颈椎时常出现不适、疼痛的症状,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每天清晨醒来,脖子酸痛僵硬,连转头都变得困难,这样的生活,想必谁都不想要。
睡眠问题找上门:经常睡前玩手机,容易陷入 “睡眠拖延” 的怪圈。研究表明,越临近睡眠时间玩手机,那些有着高度拖延习惯的人,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多,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作息规律被彻底打乱,睡眠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而且,睡前看手机的人,与睡前看书的人相比,褪黑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一半。褪黑素可是帮助人们入睡的 “小助手”,它的减少,让入睡变得更加困难,晚上睡不着,白天又睡不醒,如此恶性循环,身体怎能吃得消。
肝脏健康受影响:夜间,是肝脏进行排毒的黄金时间。睡前玩手机,常常会推迟睡眠时间,这无疑影响了肝脏的排毒效率。长期下去,身体内的毒素无法完全排出,就像垃圾在房间里越堆越多,不断在体内累积,不仅会影响肝功能,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肝脏是人体的 “解毒工厂”,一旦它的功能受损,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可能受到牵连。
若实在无法控制睡前玩手机的欲望,不妨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降低危害:
睡前玩手机时,最好保持室内开灯,避免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给眼睛一个相对舒适的光线条件。
玩手机时,不要侧躺,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左右视力不均衡,就像天平两端失衡一样。
可以开启手机屏幕的夜间模式,减少屏幕蓝光对眼睛的刺激,让眼睛在夜间也能 “轻松” 一些。
手机屏幕最好放置在平视以下的位置,避免近距离直视屏幕,以免对视力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深夜四行为,脑梗风险增
除了睡前不宜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一些行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最好尽量避免,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熬夜伤身体:熬夜会打乱人体的内分泌节奏,长期熬夜,血糖会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还可能影响缩血管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长此以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脑梗的发病几率更是大大增加。夜晚本应是身体休息调整的时间,可熬夜却让身体的各个器官无法得到充分的放松,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迟早会出现故障。
生气不可取:当人们生气、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急剧上升,血管壁也会受到损伤,心脑血管的负担陡然加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生活中,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可能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实在得不偿失。
宵夜有隐患:睡前进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使血液集中在胃肠道,血液粘稠度增加。而且,宵夜的摄入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上升,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宵夜通常热量较高,容易诱发肥胖。吃饱后就睡觉,还会影响胃肠功能,降低睡眠质量。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会加剧脑梗的发生率。想象一下,晚上本应是肠胃休息的时间,却因为宵夜的摄入,让它们不得不在夜间继续 “加班”,肠胃负担加重,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烟酒要远离:《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2021》的数据显示,吸烟会使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90% 左右。我国曾开展的一项男性饮酒与脑卒中风险的研究表明,大量饮酒的人,与不喝酒或少量喝酒的人相比,出现脑卒中的风险要高出 22%。烟酒对身体的危害不言而喻,为了自己的健康,能戒则戒。吸烟就像在身体内点燃了一把火,不断侵蚀着各个器官;而过量饮酒,则如同给身体灌下了毒药,让身体逐渐失去平衡。
生活中的许多不良习惯,都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刺客”,与健康风险紧密相连。日常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这些不良习惯,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