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日噩耗!米莱暂停中阿射电望远镜,科研预算狂砍33%太疯狂!

10月24日,原本是属于科学家、天文学者的节日——阿根廷的天文日直径40米、几近完工的中阿射电望远镜项目,在圣胡安省戛然而止。这项被称为CART的国际合作项目,本应在不久后投入使用,成为阿根廷科研迈向国际的一大步,如今却被强行按下暂停键。

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还公布了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科研经费被直接削减了33%,大学研究资金更是被砍掉七成以上。一个耗时十年的国际科技工程,为什么会在快要完成时突然被叫停?阿根廷政府这波“砍预算”的操作,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2015年,中阿两国曾签署一项协议,合作建设射电望远镜。这个项目由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圣胡安国立大学、阿根廷科学院等多方共同推动。

整个项目完全服务于科学研究,不涉及任何军事用途。望远镜的直径达到40米,具备观测遥远宇宙射电波段的能力,是阿根廷天文学界的重要成果。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圣胡安省的荒漠地带,地理条件优越,信号干扰少。经过多年施工,望远镜主体已接近完工,原定将在天文日附近举行启用仪式。可就在关键时刻,米莱政府突然叫停,理由是“节省财政开支”。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决定。几乎在同一时间,阿根廷还暂停了另两个重要的科技工程:Carem核反应堆项目和国家卫星公司Arsat的资金支持。这两个项目分别位于萨拉特和贝纳维德斯,长期以来被视为阿根廷战略科技的重要支柱。

CIC主席萨尔瓦雷扎公开表示,这是一场对阿根廷科学的系统性打击。他警告说,不只是射电望远镜,连德国在贝拉萨特吉设立的大地测量站、欧盟在门多萨省的科研站也受到了不明原因的监控和限制。

米莱政府还做出了一个更具争议性的调整:强制让国防部介入所有涉及地面雷达和航空航天观测的审批流程。这意味着所有科技设施的运行、建设,哪怕是用于纯科学研究的设备,都要经过层层军事审查。科研人员形容,这就像是在科研路上又加了一道“铁门”。

根据Ciiti报告,2024年阿根廷科学预算被削减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一次,达33%。其中,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农业技术研究院、原子能委员会等机构的经费缩水20%到32%。而大学科研资金的削减最为严重,达到了72%。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因为经费问题,已经开始裁员、停项。有研究生表示,导师的实验电脑都准备卖废铁了,科研项目因为缺少关键数据而无法完成。曾被寄予厚望的年轻科研人才,如今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

与中央政府一刀切的政策相比,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长基西洛夫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他宣布继续支持本地的技术创新基金FITBA,并在近期推出第四期项目,拨款30亿比索用于科研支持。省里还在加码提高科研奖学金和研究补贴,试图稳住本地科研人员。

萨尔瓦雷扎对此表示高度认可。他指出,FITBA和CIC的支持使得地方科研系统还能维持运行,但中央政府的政策正在把国家科研推向悬崖边。

这场风波并不止于国内。14日,米莱在美国与特朗普会面后,传出消息称阿根廷正在考虑削弱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尤其是航天和能源领域。其中包括关闭中国在阿根廷内务肯建设的深空探测站。

这个探测站可不是普通设施。它是中国深空测控网中的三大站点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海外深空测控站。拥有S波段、X波段和Ka波段测控能力,曾在“天问一号”火星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议签于2012年,中方获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长达50年。现在刚过去13年,米莱却计划单方面终止合作。这不仅会对中方航天任务造成影响,也会破坏中阿之间本已紧密的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是阿根廷大豆、牛肉、锂矿等产品的重要买家。就在不久前,中国刚刚取消了大豆出口预扣税,向阿根廷下了130万吨的大单,占其库存的70%。如果米莱选择撕毁深空站协议,中国完全可以暂停这笔采购,后果不言而喻。

从时间上看,这场“暂停风波”并非偶然。从2015年合作开始,到2023年中国与巴西在深空领域展开合作,再到2024年阿根廷突然砍预算、叫停项目,一系列连锁反应,背后都藏着地缘博弈的影子。

萨尔瓦雷扎指出,美国正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科研领域对阿根廷施加压力,而米莱政府正在全面配合。他强调,像射电望远镜、核能和卫星技术,这些高科技项目,不只是科研工具,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一旦这些项目被放弃,技术链条断裂,人才流失,即使日后想重启,代价也将是数倍甚至十倍。在拉普拉塔大学,阿根廷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陷入困境。他们原本为CART项目提供了关键技术,如今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滞。所有天文机构都面临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的局面。

一位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网上哭诉,她的论文只差最后一组数据,却因望远镜停工而无法完成。她说:“本来是要去听宇宙的声音,现在连耳朵都被拿走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项目被停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对科学态度的转变。有人说,射电望远镜只是个“锅盖”,不建无所谓。但事实是,这个“锅盖”就像一个超大的耳朵,能听见遥远星系的射电信号,对研究宇宙起源、气候变化、导航系统等都有重要作用。

没有它,就像科学家拿不出数据,就像厨师没了调料。科研需要持续投入,一旦断链,不是说接上就能马上恢复。

现在摆在阿根廷面前的,是一条分岔路。是继续向外部压力妥协,砍掉一个又一个关键项目;还是坚持自主科研,维护国家科技独立性。这场抉择,不只是预算账本上的数字,更是对一个国家未来方向的选择。

如今的圣胡安,那座40米的望远镜像个沉默的巨人,伫立在风沙中。原本是仰望星空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一个问号,问着阿根廷自己:我们还要不要仰望星空?还配不配拥有未来?

阿根廷总统米莱暂停中阿射电望远镜项目,并大幅削减科研预算,背后隐藏的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和对中国合作的摇摆态度。这不仅影响了单一项目,更对阿根廷整个科技体系造成严重打击。科学发展不能一边高喊节流,一边砍掉未来。

信息来源:

[1]特朗普又操心:若阿根廷与中国军方合作,我会很不安 观察者网

[2]特朗普谈对华关系:我认为 一切都会正常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科技   射电望远镜   噩耗   天文   预算   科研   疯狂   阿根廷   项目   中国   射电   波段   布宜诺斯艾利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