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站上3800点那天,市场讨论最多的不是指数数字,而是寒武纪的股价,这只科技股本周超过了贵州茅台。
大家都在琢磨,这轮由资金推着起来的行情能走多远,科技真能成主线吗?外资和公募机构的看法,或许能看出些门道。
这轮市场热度起来,背后资金挺多样的。
先是有国家队的资金稳住基本盘,接着保险资金加速进场添力,连外资对A股的态度也比之前积极了。
低利率环境下,老百姓手里的钱总得找地方去,股市一热,散户的情绪自然就被带起来了。
施罗德基金的安昀说得实在,现在市场主要靠资金流动性撑着,虽然整体经济数据没太亮眼的地方,但不少企业赚钱能力还行,新消费、生物科技、出口这些领域表现都不错。
估值方面,7月反弹后,A股整体位置不算离谱,大概在历史中间水平。
安昀判断,想再来一波全面的大涨价,可能不太容易。除非政策力度特别超预期,或者公司业绩突然大幅好转,估值才有往上走的空间。
所以现在看,市场机会更多是局部的,政策重点支持的科技、先进制造、消费这几块,值得多看看。
消费这边有新亮点,出口的韧性也不差。
新消费里,潮玩出海最近被国际资金盯着,就说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生意做得红火,不光国内卖得好,美洲市场的营收涨得尤其猛,股价年初到现在翻了两倍多。
只是这海外的好势头能不能一直保持,还得接着看。
出口这块,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真不是吹的。
拿叉车行业来说,今年前七个月,不光国内卖得多,往外卖得更凶,非洲、西欧、东南亚这些地方都卖得不错。
有个国内叉车龙头已经排到全球前十了,靠的就是质量和技术一点点攒起来的名气。
周期板块前段时间也火过一阵,跟反内卷政策有关系。
特朗普说要给铜这些贵金属加关税,消息一出铜价就往上冲。
安昀觉得,周期股想全面走强,还得等整体需求明显变好,现在顶多是个别品种有机会。
像铜价能稳住,是因为库存少了,电解铝价格起来,是供需关系改善了,贵金属涨价,则跟外面的一些风险因素有关。
要说这轮行情的主线,安昀他们更倾向于科技。
美国那边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花钱不少,这股劲儿很可能顺着产业链传到亚洲来。
国内算力板块今年表现突出,尤其是光模块企业,股价都翻了两三倍。
高盛最近又上调了出货量预期,说是关税风险小了,而且价格降得比之前想的慢,产能也紧张。
半导体板块里,寒武纪成了焦点,股价站上1500元,超过了茅台。
刚发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都涨得很厉害,高盛把它的目标价调到了1835元,觉得它能借着国内生成式AI基建的东风,加上在算力芯片领域的位置,继续往上走。
不过说实话,它的市盈率快600倍了,不少机构心里还是打鼓。
公司自己也提示风险,说全年营收预计在50到70亿元之间。
字节跳动是国内AI芯片的大买家,去年花了约600亿元采购,英伟达和国产芯片各占一半。
听行业里的人说,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用着更顺手,以后多模态需求起来,用得可能会更多。
只是寒武纪现在这么值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类公司少,要是以后更多芯片企业上市,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中国科技能有现在的热度,不是突然起来的,就说AI,2017年国务院就把它当成国家战略重点了。
这些年靠了不少从美国回来的STEM人才,建了很多数据中心,钱也投了不少,才算把基础打起来。
不过市场热的时候,有些风险也得留意,安昀提到,小微盘股现在有点太挤了。
今年量化基金在中小盘指数上赚的超额收益快到历史顶了,中证1000、2000的估值和成交量也快触到历史高点,这要是有风吹草动,波动可能会挺大。
总的来看,这轮牛市靠资金推着走,科技因为政策支持、产业基础扎实,又能跟全球产业链联动,成了主线的可能性不小。
新消费、出口、周期这些板块,各有各的机会,但能不能持续,还得看需求和政策的脸色。
机构虽然整体看好,但也提醒着高估值和小盘股拥挤的风险,市场接下来大概就是在分化里往前走,盯着那些真有竞争力的行业和公司,可能更靠谱些。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