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锚定打好“三大战役”落实“三大行动”任务目标 全力塑造科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滨州范式”

大众网记者 王卫 滨州报道

9月5日,滨州市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专场。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洪民,市科协二级调研员 韩竹功,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宋士波,市科协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正大出席发布会,围绕服务滨州产业集群、服务科技人才、全国科普月活动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洪民介绍,2025年以来,市科协精准聚焦科协赋能高质量发展重要命题,以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夯实服务各类创新主体桥梁纽带,上下联动、一体贯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打造与品质滨州建设相适应的科技群团。半年来,科协组织建设“滨州模式”在全省相关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2次,科协赋能品质滨州建设实践应邀在中国科协党校地市级科协主席研讨班上作案例授课推广。

抓创新主体,“四个全覆盖”推动科技创新与新质发展同频共振。坚持眼睛向下、资源下沉、夯实基层,实施全域科协组织覆盖行动,推动创新资源向科研、生产、教育、项目一线延伸。从“有形”到“有效”,实现高校科协全覆盖。在全市高校科协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牵头组建滨州产教融合高校科协联盟,建立轮值主席制度,探索高校科协有效动员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高校科协组织化水平。从“企业”到“园区”,实现链上科协全覆盖。联合制发《关于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市推进会议,推动拥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的企业科协建设。聚焦全市“5210N”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建立产业链科协联盟3个,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科协试点2家,企业科协示范单位26家,297家企业科协实现11条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全覆盖。从“率先”到“领先”,实现科普场馆全覆盖。实施科普场馆体系化发展行动,成功推动博兴县科技馆、沾化区科技馆纳入中央免费开放资金补助名单,邹平市科技馆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科技馆全覆盖。市级科普场馆联盟先行优势突出,先进经验在全省科普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从“全域”到“全局”,实现农技服务全覆盖。以14家国家级和11家市级“科技小院”建设为契机,以山东省农技协与滨州市科协战略合作为抓手,推动市县农技协建设和常态化农技推广全覆盖,贯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抓创新要素,“三个强链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科协组织联系广泛、人才汇聚、横跨学科优势,全要素搭建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桥梁。务实心安,系牢人才服务强链接。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核心,实施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心安行动,强力推出10项惠才硬核举措;以迎接2016年“科技三会”当日天安门广场大国旗,启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致信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全市70个党组织、14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主题党建活动,市县联动,持续点燃全市“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热情。精准高效,畅通专利信息强链接。依托中国科协海外专利信息库,深入开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活动,邀请中核集团、同方知网、省科协专家,线上线下组织专利信息资源落地培训4次,知识产权保护和萃智(TRIZ)创新方法培训3次,惠及入库企业633家。编印《科协系统服务企业(园区)资源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南。新域新质,培育创新孵化强链接。优化市级学会布局结构,成立市人工智能协会、市低空经济产业学会等一批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型学会组织,为滨州战新产业领域企业成长提供陪伴式服务。

抓创新平台,“五个高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突破层级壁垒和条块分割,系统整合搭建创新平台,以“两翼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搭建高能级项目招引平台。落地国家级、省级基层科普项目24个,列全省第一梯队。制发《关于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学会联系对接的意见建议》,联系对接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山东内燃机学会等国内外科技社团组织20家,在滨举办省级学会秘书长沙龙,成立省级学会服务站2家,省市联动共筑“小微扶壮”助驱品牌。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依托科技创新赛事基地,举办青少年科技赛会3场,吸引3.84万来宾参与赛事活动;首次组织赴香港参加智慧城市论坛,遴选优秀创新项目10个并取得好成绩。立项渤海学术沙龙25项,中国数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026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已确定在滨举办。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育平台。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以科普为纽带,常态化组织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清华大学老科协等高层次专家来滨开展科普服务,上半年举办科普报告48场,惠及师生6万余人次;英籍科普专家戴维获选滨州荣誉市民。探索构建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对46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专项扶持,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搭建高质量建言献策平台。创设全省首个科技工作者对话平台—“科言科语”对话汇,截至目前举办专题交流活动10场,先后邀请省市领导6人次,与4名院士,160余名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探讨,总结形成《科技工作者建议》3篇,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采纳。搭建高效能产业科普平台。以科普共鸣唱响滨州科创最强音。持续开展刘徽科学文化建设,落地“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全国巡展首展;举办“刘徽杯”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答题,参与人次突破73万;成立滨州市科普剧社,筹拍“纪念刘徽”文艺作品,打造“一π(派)无限生机,一场○(圆)梦之旅”。开展滨州市全球全国“冠军产品”系列宣传,依托魏桥国科研究院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多彩科普·请来看原子”科学教育行,启动暑期80场主题科普活动,谋划滨州市重大科创平台宣介“科普篇”。

“全面增效优服,深改2025”。下一步,市科协将锚定打好“三大战役”落实“三大行动”任务目标,高质量收官“十四五”,加快“十五五”改革创新步伐,全力塑造科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滨州范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科技   滨州市   滨州   范式   科协   战役   目标   企业   平台   组织   农技   党组   中国科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