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世乒赛混双1/16决赛现场突发“球拍风波”,中国选手王楚钦在赛前检测环节发现球拍异常——胶皮顶部出现明显折痕和开口,疑似被外力破坏。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他赛后直言“球拍没法打比赛”,甚至公开质疑赛事组织方,表示感到很失望。
事件起因于赛前例行检测,按规则,双方球员需将球拍交由裁判送检,检测后由裁判带回赛场。但王楚钦的教练肖战现场提出异议,指出球拍在检测后出现人为损坏痕迹,主裁判却坚称球拍符合标准。前国乒选手周雨后续透露,检测期间球拍全程由裁判保管,外界接触可能性极低。
关键证据来自媒体腾讯新闻体育曝光的检测视频,画面显示,当值主裁在检测时两次用力折叠按压双方球拍,首次按压时甚至发出清脆异响。视频中,该裁判眼神躲闪、频繁环顾四周,行为引发“做贼心虚”质疑。王楚钦赛后愤怒表示:“检测前球拍完好,一上场就开胶,这种组织能力让人失望。”
事件影响持续发酵,男单比赛后,王楚钦再次发声称已向国际乒联提交意见,并强调运动员四年一次的大赛机会珍贵,呼吁赛事方“给个有效结果”。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处理措施,但舆论已将矛头指向裁判操作与赛事监管漏洞。
在笔者看来,这起“球拍门”堪称体育赛事荒诞剧现场直播。先说内部因素——裁判的“手劲”实在太大,检测球拍硬度是常规操作,但视频里那两下折叠按压,像在测试“防弹衣”还是“纸糊的”。主裁一边用力过猛,一边眼神乱瞟,这心理素质去演谍战剧估计活不过片头曲。更离谱的是,事发后他也没有任何发声,仿佛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外部因素更值得深挖,世乒赛作为顶级赛事,检测流程竟形同虚设。按周雨的说法,球拍从交接到返场全程由裁判经手,这相当于把快递交给一个“手欠的快递员”,还指望包裹完好无损?赛事监管的漏洞大得能跑火车,难怪王楚钦吐槽“检测板都检测不好”。更讽刺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遇险”——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按年计,赛事方却总在“亡羊补牢”,合着羊圈门永远修不好?
当然,最魔幻的还得是国际乒联的回应,并没有对主裁判进行任何处理。王楚钦赛后发言字字扎心,官方却至今对核心原因装聋作哑。这种“鸵鸟战术”像极了小时候打碎花瓶的孩子,只要不抬头,就没人看见你脸上的番茄酱。可问题是,运动员的四年时光不是玩具,赛事口碑更不是橡皮泥。
要笔者说,与其让王楚钦年年当“倒霉蛋”,不如先给裁判们发本册子来学习如何正确拿球拍,再给检测室装个监控——毕竟,观众想看的是比赛,不是“裁判的108种作死方式”。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