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妍落
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让自己永远在路上!
清晨六点的阳台上,退休的老陈望着楼下晨练的人群发了半小时呆。
自从去年退休后,他已经在自己83平米的房子里"闭关"了整整四个月。
手机里收藏了上百篇养生文章,通讯录却只剩下快递员和物业的电话。
老陈看着镜中两鬓斑白的自己,眼里已没有退休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光彩。
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亦如此,长期宅在家里,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就像一潭死水,会逐渐失去活力与生机。
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让自己永远在路上。
生命是需要滋养的,能量是流动的,人整天待在家里,会像见不着阳光的植物一样慢慢地枯萎。
走出家门,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黄帝内经》有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当我们的双脚不再去丈量土地,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逐渐板结。
生活是讲究磁场的,能量是需要交换的。
足不出户,人自己就会把自己憋出内伤。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让我感触颇深。
一位名叫老布的图书管理员在监狱里待了50年,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
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却差点精神崩溃。
他挟持狱友故意挑衅,企图制造犯罪增加刑期,继续待在监狱。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监狱里的体制化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恐惧。
后来,老布假释出狱,被安排在超市工作。
但他已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长期封闭在一个地方,会让人产生依赖,逐渐失去对外界的感知力和适应力。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当危机来临时,已经丧失了逃生的本能。
科学研究也发现:长期待在封闭环境里的人,大脑会逐渐萎缩,认知能力也会下降。
人一旦停止与外界接触,思维就会变得僵化,情绪也会变得敏感脆弱。
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
所以,千万不要长期宅在家里,会把自己憋出病的。
生活中,很多人精神状态不好,根源就是把自己压抑的太久了。
走出去,拥抱变化,才能打破生命的局限,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特别喜欢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善良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也被熏陶满身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需要环境来滋养我们的生命。"
当你身处积极的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想要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想要走出低谷,改变命运,不妨先从改变环境开始。
1.户外活动,养成良好习惯
《内经》有言:“广步于庭,以使志生。”
户外活动是接触自然、放松心情的最佳方式。
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
大自然是最好的能量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含有极大的治愈力量。
对于长期待在家里的人来说,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能够让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在周末或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郊外野餐、露营、徒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也可以在每天清晨或傍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慢跑、做瑜伽,享受运动的乐趣。
当你迎着朝阳奔跑,踏着落日而归,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
2.城市漫步,感受人间烟火
网络上有个很火的概念,叫“三公里幸福圈”。
意思是,以家为中心,三公里以内的范围,藏着一个人生活的幸福半径。
在这个圈子里,有新鲜的果蔬超市,有热闹的夜市小吃,有便捷的生活服务,还有熟悉的街景和邻居。
三公里城市漫步,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你可以漫步在繁华的街道,欣赏琳琅满目的橱窗。
也可以走进小巷,品味老城区的韵味。
用脚步去丈量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去感受人间烟火的气息。
一个人只有置身于人群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和色彩。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行路则能够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
人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遇见更优秀的人,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去看看西藏的雪山圣湖,感受高原的辽阔与壮美;去逛逛江南的水乡古镇,品味江南的温婉与柔情。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当你走过千山万水,看过人生百态,你就会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和美好。
许多人选择宅在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交恐惧。
然而,对于那些习惯于内耗的人来说,独自在家反而更容易引起孤独和焦虑。
应对这种情况的最佳策略,并非逃避。
而是积极融入社会,从人群之中寻回那份安全与归属感。
有这么几点建议,推荐给大家。
1.主动起来,建立与人的“弱连接”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主动建立与人的“弱连接”,是摆脱内耗的第一步。
比如,在小区里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
在社交平台上,主动添加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和观点。
建立与人的“弱连接”,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帮助,都能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联系和交流。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连接,却能让我们摆脱内耗,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
2.深度工作,在合作中实现价值
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上班工作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挣那点工资,而是在工作中有见人的机会,可以与更多的人合作和交流。
陈姨是个退休教师,但她并没有选择待在家里享受清闲。
相反,她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教师,在社区里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她说:“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进步和成长,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让我们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些都能让我们摆脱内耗,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
3.表达自我,多渠道寻找同盟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表达渠道而压抑自己的声音。
想要摆脱内耗就要学会多渠道表达自我寻找同盟。
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摄影等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也可以加入兴趣小组、社团组织或线上社群,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共同的话题和兴趣。
古人常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个朋友圈、一张照片、一条短视频,都能成为我们表达自我的渠道。
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盟者。
一起摆脱内耗,追求更加充实和快乐的生活。
▽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不要长期宅在家里,让自己陷入孤独和内耗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特别喜欢一句话:人最好的医生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爱自己,就要让身体和心灵都在幸福的路上。
走出去,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拥抱人间的烟火,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勇敢地走出家门,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