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俄罗斯的司机们算是体会到啥叫“加油难”了。
不管是远东的小地方,还是首都莫斯科,加油站门口全排着老长的队,油价涨得比火箭还快,不少地方直接开始限购,想多买桶油囤着都不行。
手机里刷到的全是司机拍的排队视频,有的人为了加个油得等大半天,那恐慌劲儿一下子就从地方蔓延到了核心城市。
其实,这事儿不是平白无故冒出来的。
近五周来,乌克兰一直在用远程无人机炸俄罗斯的炼油厂,8月之后打得更凶,到了9月几乎就没停过。
本来想俄这么大的能源国,炼油厂应该扛得住,结果没想到,38家炼油厂里至少16家都被大规模袭击了。
乌方还专挑同一处设施反复炸,比如那个离前线600多英里的萨拉瓦特石化综合体,不到一周就挨了两次炸,根本没法好好修复。
除了炼油厂,乌方还盯着俄的油库、输油管道和港口打。
之前列宁格勒地区的普里莫尔斯克石油港口就被袭了,那可是俄波罗的海最大的石油码头,好多石油都得从这运出去,乌方就是想断了俄“影子油轮船队”的运输路。
这么一轮打下来,俄石油精炼量一天最多少了近五分之一,出口也受了阻,逼得莫斯科不得不考虑缩减石油产量,要知道,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可是占了俄GDP的四分之一,这打击可不是小事。
基辅那边说得很明白,炸这些能源设施就是为了削弱俄支撑战事的能力,同时让俄国内民众不满,最后逼着普京坐下来谈判。
乌总统泽连斯基之前就说过,炸炼油厂、码头这些地方是“最有效还见效快的制裁”,这话听着挺直接,其实就是抓住了俄的“能源命脉”。
毕竟俄打战要花钱,能源出口是重要收入来源,国内供油要是出问题,老百姓肯定不乐意,这招确实够狠。
面对这局面,普京政府也没闲着,很快就宣布把燃料出口禁令延长到年底,柴油出口也做了部分限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想优先保国内供应。
可这边俄副总理诺瓦克又出来说“能用储备弥补小幅短缺”,转头又承认九、十月会是“困难期”,这话听着就有点矛盾。
一边想稳人心,一边又藏不住麻烦,老百姓看在眼里,加油站的队伍可没见短,毕竟储备再多,也架不住炼油厂炸了产能上不来。
冬季马上又要到了,供暖、发电都得用油,供需矛盾只会更突出。
这事儿还不止俄乌两家的事,国际上也闹开了。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对俄立场硬了不少,说要切断俄的石油收入逼普京谈判,还让欧洲别买俄能源,甚至提议给买俄能源的国家征税,连亲普京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被他施压了。
本来以为欧盟能跟上,结果欧盟说要提前到2026年底停止进口俄天然气,比原计划早了一年。
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直接不同意,这俩国家对俄天然气依赖度太高,一下子断了根本没法过日子,欧盟这政策能不能落地还不好说。
独立环保组织的分析师卢克·威肯登说,乌方专挑负责国内供油的设施打,再加上冬季需求涨上来,俄国内的能源平衡肯定更紧张,“对俄国内造成巨大冲击”。
这话我觉得挺在理,毕竟16家炼油厂被炸,修复得花两三个月,还老被反复袭击,产能根本恢复不过来。
但要说这危机已经威胁到俄的经济或战事根基,好像也没到那步。
俄石油出口目前还没大幅下滑,靠着“影子船队”还能维持一部分出口,只是“脆弱得很”,后续就看乌方能持续打多久,俄方能不能快点修好设施。
其实说到底,这场围绕能源的较量,本质上就是俄乌博弈的延伸。
乌方想靠炸能源设施逼俄谈判,俄方想靠禁出口保国内,国际上又有人想断俄收入、有人怕自己受影响,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加油难、油价贵,日子不好过;对全球来说,要是俄的精炼产能再降,国际油价说不定还得涨,到时候又会影响不少国家的经济。
现在来看,这场“能源战”还得持续一阵。
乌方要是能保持攻击强度,俄国内的麻烦可能会更多;要是俄方加快修复速度,找到更多替代出口渠道,说不定能缓过来。
但不管怎么说,能源已经成了俄乌冲突里的关键筹码,这筹码怎么用、最后会导向什么结果,不仅关系到俄乌两国,还会影响到全球的能源格局和经济稳定。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加油越来越难、油价越来越贵的日子。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