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号那天,AMD悄悄扔出一颗重磅炸弹——Instinct MI430X。你可能没听说过这名字,但它一出手就直接拉满规格:432GB HBM4显存,内存带宽飙到19.6TB/s。什么概念?就是说它喂数据的速度快得离谱,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时那种“卡脖子”的感觉,基本可以跟它说拜拜了。而且这玩意儿可不是光冲AI去的,科学计算、仿真模拟这些高精尖活儿,它一样能扛。

其实早就有风声说AMD在憋大招,现在看MI430X就是冲着英伟达来的。它用的是下一代CDNA架构,支持FP4、FP8这种低精度算子搞AI推理,也保留了FP64这种双精度能力做高性能计算。这种“两头兼顾”的设计,在现在的加速器里还真不多见。再加上自家ROCm软件生态慢慢跟PyTorch、TensorFlow、JAX这些主流框架打成一片,几千张卡一起跑训练任务也不至于翻车。
说到实际落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那台叫Discovery的新超算已经确定要用MI430X了。它搭配的是下一代EPYC“Venice”CPU,整套系统搭在HPE的Cray GX5000平台上。目标很明确:不光是跑大模型,还得推动能源、材料科学甚至生成式AI的基础研究。欧洲那边也没闲着,刚发布的Exascale级超算Alice Recoque同样选了MI430X,配上Eviden的BullSequana XH3500平台,主打一个高性能计算和AI混合负载的极致能效比。
有意思的是,AMD在放出MI430X的同时还顺嘴提了一嘴:更狠的MI455X已经在路上了,直接对标英伟达Rubin系列。重点就三个字:训得快、推得猛、省电。看来接下来几年,AI加速器这块战场要更热闹了。
你可能会问,HBM4到底比HBM3强在哪?除了容量更大,带宽更高,关键是延迟更低、功耗更优。MI430X这19.6TB/s的带宽,差不多是上一代产品的两倍不止。对训练千亿参数模型来说,意味着数据搬运不再是瓶颈,GPU核心能一直满载跑下去。说白了,谁掌握了内存墙,谁就掌握了AI时代的命门。
不过话说回来,硬件再猛,也得看生态跟不跟得上。ROCm这几年进步不小,但跟CUDA比还是有点“小众”。好在AMD现在策略变了,不再死磕通用市场,而是主攻超算和国家级AI项目。Discovery和Alice Recoque这两个标杆案例一立,后续订单估计不会少。
想象一下,几年后科学家用这套系统模拟核聚变反应、设计新药分子,或者微调万亿级参数的大模型,背后跑的可能都是MI430X。这玩意儿现在看着冷冰冰,但说不定哪天就悄悄改变了你用的AI产品。你觉得呢?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