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球稀土供应链再起波澜。一组来自中国海关总署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引发舆论地震:近4000吨战略级稀土通过泰国与墨西哥流入美国军工与高科技产业体系。
短短四个月的数据跳跃,揭开了隐藏在国际贸易表象之下的层层迷雾。全球产业链的神经,被这批稀土搅得风声鹤唳。
一份6月的最新贸易统计显示,泰国与墨西哥两国突然成为中国锑出口的前三大市场。锑作为稀土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半导体、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
2023年前,泰国全年锑产量不及30吨,墨西哥因加工能力有限,年产量也极为有限。可是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两国却从中国进口了高达3834吨锑氧化物。这一数据之异常,足以让任何一个全球供应链分析师心头一紧。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中方自2023年起陆续加强对稀土、镓、锗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控,战略物资出口变得愈加严格。直接申请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国家和企业,难度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美企对高端稀土材料的需求却没有丝毫减弱。一场“贴牌洗白”的灰色操作链条浮出水面。
中国矿商将原材料发往泰国,泰国企业换新包装后转运至墨西哥,后者再贴上全新商标,并以“铁砂”“艺术品”“化肥”等普通名义报关,最终流入美国。青岛海关截获的23吨“化肥”稀土货物,直接指向美国军工企业,这成为跨国走私的实锤证据。
5月,《Defense News》发布的军工供应链风险报告直言,美军F-35系列战机的锑库存仅够维持六周生产。洛克希德·马丁不得不在财报中承认,锑供应链正面临断裂预警。
美国本土唯一剩余的锑提炼厂,因环保与成本压力,早在十年前停工,重新启动需投入逾80亿美元,且数年难以达标。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半年内,有多批“来历不明”稀土流入境内,进口报关信息与实际用途严重不符。走私成本远高于正常采购,单吨锑的黑市佣金高达5万美元。
一些中国矿业老板甚至透露,每月可通过拆分包裹的“蚂蚁搬家”策略,将200公斤镓分数次送出国门,避开监管。美国企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铤而走险,形成一道复杂的第三国转口灰色通道。
高科技产业及军工体系对稀土的依赖,令美方在全球博弈中不得不在“合规”与“现实”之间反复拉扯。美西方媒体曾高调宣传“去中国化”战略,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稀土精炼80%以上仍在中国完成。
美国本土稀土矿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环保压力停产,大部分加工环节转交中国。如今,试图独立建立稀土产业链的尝试,已被事实证明,短期内难以成功。
2024年5月,中国启动“捕鼠行动”,稀土磁铁全行业同步上线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一笔交易、每一位客户都被实时上传,确保战略资源流向可查。中国商务部出台新规,对锑、镓等关键矿产出口加征200%保证金,走私定罪起步五年。
新《矿产资源法》将稀土正式归为战略物资,出口审批门槛再升一级。中缅边境新增12套伽马射线辐射探测仪,对所有集装箱实现“无死角”扫描,走私藏匿空间大幅压缩。
中国对第三国“贴牌”转口、伪报瞒报等行为形成高压态势。泰国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稀土走私,遭遇中方暂停稀土进口许可、旅游签证审批收紧三成等反制。
墨西哥则在工厂复工首月即被卷入走私链条,成为中方重点监控对象。中国对外表态:“合法合规的企业民用需求,依法依规审查,合理申请仍可批准出口。”
6月,全球稀土价格波动剧烈,纽约、伦敦等期货市场对稀土、锑等战略金属的合约报价屡创新高。国际贸易专家指出,第三国“走私—洗白”路线一旦被中国堵死,全球高科技与军工产业链都将面临极大不确定性。泰国、墨西哥等新兴中转国,短期获利可观,长期却要承担严重的信誉与合规风险。
中国媒体援引业内分析称,今天如果海关漏洞可走私稀土,明天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走私更敏感的物品。供应链安全远比单一贸易订单更重要。
美国对华为的高科技制裁时曾高呼“自由市场规则”,如今美企为获取稀土不惜绕道走私,被网友讽刺为“驰名双标”。
德州军工订单固然诱人,赚取“脏钱”却注定无福消受。全球多家智库呼吁,美西方应正视自身的产业短板,合理布局资源安全,而非一味依赖“漏洞套利”。
6月的中方政策进一步释放信号:稀土类战略物资的出口将持续以高压监管为常态。区块链技术与AI数据分析的加入,让资源流向变得可视化、无死角。
国际买家如果无法合法合规申请,将很难再通过第三国转口等隐蔽手段获得中国稀土。中国对稀土出口的动态调控,有效防止关键资源流失,也重新塑造了全球供应链的信任与安全体系。
美国及其盟友正加紧寻找替代供应,但就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矿藏储量与加工技术而言,中国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墨西哥、泰国等国在这场博弈中,仅能扮演短暂的“中转站”角色,难以长期承受来自中美两方的政策压力。
回顾这场稀土风波,全球稀土供应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中方监管升级,第三国套利路线被切断,美西方企业再想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中国稀土,难度陡增。
合法合规的民用需求仍有望获得供应许可,但对于任何意图绕开管控的行为,中方都已准备就绪,反制措施环环相扣。
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攻防,提醒世界各国:战略性资源安全,已成为全球博弈的新高地。谁能守住底线,谁就拥有产业未来的主动权。全球供应链的每一环,都再也不是可以被轻易忽视的“缝隙”。
参考资料:
证券时报:2025-07-10 20:03:刚刚!两大巨头宣布:稀土提价!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