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特朗普发动的那场关税战,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一场中美之间的生死较量。有人甚至觉得,中国抓住了这个机会,打算通过贸易战把美国彻底搞垮。可要是仔细看看事实,你会发现,事情压根不是这么回事。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好,实际的经济表现也好,都说明它压根没想“搞死”美国,反而是在这场博弈里努力稳住自己,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先得说说这场关税战的来龙去脉。2018年,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对中国的商品动手了。那年3月,他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理由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减少贸易逆差”。涉及的产品从电子设备到机械零件,五花八门。后来,事情越闹越大,2019年,美国对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了关税,几乎涵盖了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品类。
中国这边当然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还击了。先是对美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大豆、汽车、化工产品都上了名单。尤其是大豆,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一下子就炸了锅,因为中国可是他们最大的买家。这场你来我往的关税战,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当时全球市场都懵了,股市跌、油价晃,大家都在猜这场仗会打成啥样。特朗普说这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可中国这边呢?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想借机把美国整垮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中国是怎么应对的?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没慌,也没想着跟美国硬碰硬拼个你死我活。相反,它的策略挺灵活,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招:
美国加关税,中国就赶紧去找别的贸易伙伴。比如大豆,美国的大豆卖不动了,中国就转头从巴西买。2019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比前一年多了35%,直接把美国甩在后面。还有猪肉、牛肉这些,中国也开始从南美和澳洲进货。这种“多元化”的玩法,让中国少了对美国的依赖,也稳住了自己的供应链。
中国还趁机加快了跟其他国家的合作。2019年11月,亚太15个国家签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可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占了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虽然这不是专门针对美国的,但时机挑得太巧了,美国搞单边主义,中国就推多边合作,摆明了是要在全球贸易里找新的立足点。
除了对外找路子,中国还把目光转向了国内。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在推“内循环”,意思是靠自己的消费和生产撑起经济。2020年疫情来了,全球经济都瘫了,中国却靠着电商、基建和制造业硬是顶住了。2021年,中国GDP增长了6%,成了全球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大经济体。这说明啥?说明中国压根没把宝全押在跟美国的贸易上。
从这些策略看,中国压根不像是要“搞死”美国,反而是在想办法让自己少受伤,顺便还能在全球混得更好。
关税战打了几年,到底对谁影响大?咱得拿数据说话。
美国这边,关税一加,进口的东西贵了,老百姓买单。2019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了2.3%,其中不少是因为关税推高了商品价格。比如一台从中国进口的洗衣机,可能得多掏几十美元。农场主更惨,2020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掉了30%,损失了270多亿美元。艾奥瓦州那些种大豆的农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但要说美国经济被中国“搞死”了,那也太夸张。2020年1月,中美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货,包括农产品和能源。美国经济虽然晃了晃,但靠着自己的内需和科技实力,还是站稳了脚。
中国这边,出口确实受了影响。2019年,对美出口下降了12.5%,尤其是一些低端制造业,日子不好过。但中国靠着调整产业结构,把出口转向“一带一路”国家,硬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2021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20%,成了新的增长点。
再说GDP,2020年全球疫情,中国还能涨2.3%,2021年更飙到8.1%。这说明啥?中国经济有韧性,不是靠着跟美国硬拼,而是靠自己找路子。
拿贸易额看,2018年中美贸易总额是6600亿美元,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有5600亿,下降不算太夸张。2021年更是回弹到6570亿,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两边都没被对方“搞死”,反而都在适应新局面。
除了经济,关税战还把全球格局搅得天翻地覆。美国的单边主义让盟友都看不下去了。欧盟、日本这些国家,本来跟美国是一伙的,结果发现美国连他们的钢铝产品都加税,气得不行。2021年,欧盟跟中国签了投资协定,日本也跟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加深。美国这么一搞,反而把自己孤立了。
中国这边呢,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朋友圈越来越大。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突破了2万亿美元,占它外贸的三分之一。这不就是在告诉大家:我不需要靠着美国也能过得好?
这事儿还得说到舆论和宣传。美国国内,有些政客和媒体老爱把中国塑造成“坏蛋”。特朗普自己就说过:“中国偷了我们的工作,偷了我们的技术!”这种话听多了,老百姓自然觉得中国是在跟美国玩阴的。
但事实呢?关税战里,美国自己的政策也有问题。比如加关税没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反而让企业跑到越南、印度去了。2021年,美国商会报告说,超过70%的美国企业觉得关税没啥用,反而增加了成本。这种“甩锅”中国的玩法,其实是掩盖了自己决策的失误。
中国这边,宣传上也没闲着。官媒老说“中国不怕打贸易战”,但从来没说过要“搞死”美国。相反,领导人反复强调“合作共赢”,摆明了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
经济学家们对这场关税战看法挺一致。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说:“关税战是双输,美国伤害了自己,还没占到啥便宜。”国内的专家,像社科院的高凌云也分析:“中国在贸易战里主要是防守,顺便找机会转型,不是要跟美国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个数据挺有意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预测,关税战让全球GDP少了1.5%,但中国靠着内需和多元化,经济增速还能保持在5%左右。美国呢,2023年预计也就2.5%。这说明啥?两边都没赢,但也没谁被彻底打趴下。
说点普通人能懂的例子。美国的农场主老张(化名),种了大半辈子大豆,2018年关税战一打,他的货卖不出去了,收入直接砍半。他在网上抱怨:“我没招谁惹谁,为啥让我背锅?”中国这边呢,浙江有个小厂做手机壳,过去一半订单是美国来的,关税一加,客户跑了。但老板没闲着,转头做内销,靠拼多多卖货,硬是把生意撑了起来。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关税战确实让两边的人吃了苦头,但大家都在想办法活下去,没谁真想着把对方往死里整。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战打了几年,中美都没“死”,也没谁真想让对方“死”。中国没利用这场仗去搞垮美国,反而是在保自己、找新路。美国呢,虽然吃了点亏,但靠着自己的底子,也没倒下。说到底,这场贸易战就是一场复杂的博弈,大家都在试着找到平衡。
与其老想着谁要搞死谁,不如想想咋合作能让日子更好过。毕竟,全球这村子就这么大,你好我好才是真好。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