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好不容易逐步走出疫情的惯性作用而回到正常回升通道,美国又开始作妖了,居然对各国高举起了关税大棒,而它的主要目标还是针对我国,想遏制我国经济恢复快速增长态势而已。虽然我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对抗这次关税战,但在短时期内对我国商品出口肯定是会造成较大负面作用的。
所以我们对已出炉的2025年一季度的出口走向尤为关注了,是否已受到了关税战的影响了,各地区的出口运行是否稳定?来看看十强省市的大致状况吧。
按理说互加关税而切实冲击到中美贸易是要4月下旬了,但从部分省市的一季度出口走势来看其实已受到了一定影响了,只不过不是出口量出现下滑而是逆势向上,典型如广东、浙江与江苏这三个出口规模霸居全国前三位的地区,就是在3月份出现了井喷之势而带动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增速出现较快环比上升。
广东省在前2月是有4.3%跌幅的,而到了一季度就能回正而取得1.4%的增长,可见其3月当月的涨势有多好吧,出口规模高达1.3万多亿能回到正增长着实不易的。
浙江与江苏开局就要比广东省理想的多,但涨势并不算快的,前2月分别增长了5.5%与4.8%而只能算是稳中有进吧,但从一季度它们的出口量分别飙升至同比增长11.1%与9.6%,就能知道它们在3月份出口出现了猛涨,浙江省一季度末出口值由此达到9700多亿、江苏省也跨上了9千亿。
那么为何粤浙苏在3月突然爆发了呢?很大可能就是作为在出口领域深耕多年而有着丰富经验的三巨头为规避更多损失而提前做出的市场反应。
因为关税大幅提升、货物出入港等是有个时间差的,市场嗅觉灵敏的企业就会利用这个窗口期而将4月份订单提前上移到3月份完成,力争到关税调整那一刻前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港口,这样也就能尽可能减少自身与客户因关税调整造成的损失了,所以这才可能有了3月份粤浙苏三省出口井喷状态。
那么其他省市是否也有如此操作呢?从增速环比情况来看貌似并不多,上海市虽在一季度有12.6%的同比增长但与前2月相比反而还下降了0.1%的。
山东省、北京市则有更多的环比下降态势,前者在1-2月是有7.8%的增幅而到一季度却只有4.8%了,北京市也是有3%以上的环比降幅。
所以能发现这些省市在3月份的出口走向是与粤苏浙三省相逆的,难道是因为市场嗅觉不够灵敏或者是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前三省那么娴熟灵活,所以没有把握住窗口期而抓紧货物出口?确实有点不太能理解。
最后还要解读下为何福建与河南出现了极端增速,前者一季度同比下跌了13.3%、河南省则有42.2%的暴涨而能让它的出口值重返全国前十位了。
结合它们上年同期的走势,能发现河南省的暴涨是建立在上年同期暴跌基础上的,属于报复性上涨,这种情况虽然少有但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而福建省的话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在五经普中被下调了基数的,因为其上年同期并没有太夸张的涨幅,且从今年一季度全省的规上工业、用电及港口运行等增速情况看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不应该是今年一季度出口受阻的原因。
大家对小编的这些分析是否认同呢?请在下面留言!再请看下表,详细了解十强省市的一季度出口走向: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