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一个“大专生”,竟然骗倒了整个A股江湖!十几家上司公司他是骗了又骗,并且涉及的金额高达900亿,当时震惊了很多人。
而这件事情已经过去4年了,没想到还能够感受到余震,这不,最近官方开始抓人了,上市企业瑞斯康达的两个高管就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那么这两个人在这件事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那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为什么会被一个大专生骗的团团转呢?
故事的主角叫隋田力,履历上写着“大专学历”,听起来平平无奇,但他给自己套上的光环却相当耀眼:退伍军人、航空航天商业研究所所长,还有一顶“通信专家”的高帽。
这些身份真假难辨,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武器,他兜售的业务叫“专网通信”,一听就沾着军工、保密的边,普通人根本摸不着门,而这种神秘感,本身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隋田力告诉那些急于寻找新增长点的上市公司,他手上有部队和特殊机构的大订单,毛利率高达23%,在杀成一片红海的通信行业,这数字简直像天方夜谭。
可面对这份“从天而降”的肥肉,许多人信了,或者说,他们选择了相信,毕竟,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里,一个包装完美的“专家”,加上一个听起来无法证伪的“特殊业务”,就是收割市场的最佳利器。
隋田力设计的生意模式,堪称一绝,说白了,就是一场资金空转的魔术。
他先让自己的上游公司下单,让上市公司采购原材料,上市公司加工组装后,再卖给隋田力指定的下游客,表面看,这是个完整的供应链,但付款方式却有些猫腻。
上市公司向上游采购,必须预付90%甚至100%的货款,而卖给下游时,对方却只付10%的定金。
这账怎么算都亏,用十块钱买进,一块钱卖出,剩下的九块呢?上市公司自己垫,这些公司名为“生产商”,实为隋田力的“提款机”。
更绝的是,所谓的上下游,其实都是隋田力棋盘上的子,整个链条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根本没有真实的终端客户,也没有真实的产品需求。
那为什么还有人抢着上车?因为“饼”画得实在太大了,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订单,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的营收数据坐上火箭。
股价应声大涨,管理层脸上有光,股东财富增值,皆大欢喜,至于风险,谁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棒的倒霉蛋。
这种虚假的繁荣就像毒瘾,一旦沾上,就很难戒掉,直到鼓声停止,音乐结束,才发现狂欢的舞池下是万丈深渊。
这套把戏能玩这么久,卷入十几家上市公司,真的只是因为隋田力演技高超吗?那肯定不是。
瑞斯康达的两位高管,李月杰和朱春城,都是跟着公司一路打拼上市的元老,是通信行业名副其实的“老炮”,他们看不出这笔生意的诡异之处吗?也不可能。
李月杰
当一笔生意的利润高到不合常理,风险低到令人发指,它大概率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陷阱。
但业绩的压力,股价的诱惑,让一些人选择性地闭上了眼睛,他们或许不是不知道有鬼,而是心怀侥幸,觉得自己能驾驭这场“游戏”,能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
骗局曝光后,这些上市公司纷纷哭诉自己是“受害者”,可随着调查深入,人们才发现,许多“受害者”的角色并不那么清白,他们不仅是棋子,很可能也是牌桌上的玩家。
为了短期内虚增的营收和利润,他们不惜将公司的真金白银投入一个无底洞,用投资者的钱,去赌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未来,说到底,这不是智商问题,是贪婪问题。
2021年,当资金链终于断裂,这场持续多年的幻象轰然倒塌,瑞斯康达股价闪崩,市值蒸发过半。
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累计亏掉10.55亿,经营一蹶不振,而那两位高管,即便在公司连年巨亏的四年里,依然拿着百万年薪,直到等来了冰冷的手铐。
更惨烈的悲剧发生在上海电气,这家600多亿市值的制造业巨头,因旗下子公司被卷入,爆出87亿应收账款黑洞。
随后,董事长被捕,总裁跳楼,一个当初只投了两千万的小公司,几乎让母公司赔光了一年的利润,而当初为了粉饰报表而吹出的泡沫,最终都化作了割在自己身上的刀子。
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强制,监管的利剑时隔四年终于落下,这不仅仅是惩罚的升级,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别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做过的恶,终究要还
瑞斯康达两位高管的落网,更像是这场大戏的又一个篇章,而非结局,在那份长长的涉案公司名单上,除了瑞斯康达,还有十余家上市公司,有的已经退市,有的还在苦苦挣扎。
这起A股史上的巨额骗局,用血淋淋的代价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金钱与欲望的试探面前,侥幸,才是最昂贵的成本。
新浪财经2025-07-08《900亿“专网通信骗局”雷霆追责!瑞斯康达60岁董事长遭刑拘》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