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掀起新一轮回购潮!多家上市公司官宣:“加码”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1月5日,华荣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股份金额为4000万元至8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按回购价格上限测算,本次回购股份数量下限为160万股,上限为320万股,分别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7%和0.95%。

不只是华荣股份,近期,A股上市公司掀起新一轮回购潮,且多家上市公司官宣回购力度“加码”。

Wind数据显示,11月1日至4日,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总金额为33.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7亿元上涨32.23%。

“上市公司加码回购释放了积极信号,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自身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当前股价被低估的判断。”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回购股份有助于稳定股价、提升投资者信心。

多家公司官宣回购

具体来看,多家上市公司首次回购股份。

比如,永吉股份11月5日发布公告称,当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约54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278%,购买的最高价为9.54元/股、最低价为9.26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约为509万元。

首钢股份也于11月4日首次通过回购股份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20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0155%,最高成交价为4.33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21元/股,支付总金额为5111437.00元(不含交易费用)。

多家公司公布回购实施进展。例如,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关于公司回购股份进展情况,15亿—30亿元A股回购方案方面,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数量为2056.459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676%,支付的总金额为15.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50亿—100亿元A股回购方案方面,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数量为1.1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4372%,支付的总金额为80.6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外运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9256.41万股,占公司截至2025年10月31日总股本的比例为1.27%,购买的最高价为6.14元/股、最低价为4.6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4.75亿元人民币(不含交易费用)。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宣布已完成回购。比如,学大教育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约302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48%,其中最高成交价为54.94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1.03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49亿元。

金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股份2079.79万股,占总股本的1.47%,支付资金总额1.00亿元。此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根据公告,本次回购成交的最高价格为5元/股、最低价格为4.58元/股。回购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14.29亿股减少至14.17亿股。

付一夫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回购行为能够减少流通股份、提高每股收益,对股东而言具有长期利好。

回购力度不断“加码”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回购力度。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分红回购频次稳步提升。截至10月31日,剔除停止实施的情况,全市场1195家公司共发布1525单2025年回购预案,目前已完成899单,其中253家公司发布多单回购。全市场累计回购金额为92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式回购占比26%。

在上调回购价格上限方面,三花智控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调整为60元/股,并延长回购实施期限至2026年2月28日;宁波华翔也将回购价格上限由19.69元人民币/股(含)调整为51.42元人民币/股(含)。

在上调回购资金总额方面,顺丰控股公告将2025年第1期A股回购股份方案的回购股份资金总额由“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调整为“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回购实施期限自2025年4月28日起至2026年10月29日止。

宁波华翔称,上调回购价格上限是鉴于近期公司股票价格持续高于回购股份方案确定回购价格上限,以及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发展前景的信心。顺丰控股称,上调回购股份资金总额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环境下,上市公司主动加码回购,显示出其对现金流管理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乐观态度。”付一夫说。

回购力度的不断加码,与上市公司业绩向好密不可分。

例如,2025年前三季度,三花智控营业收入为240.29亿元,同比增长16.86%;净利润为32.42亿元,同比增长40.85%;基本每股收益0.84元。单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7.67亿元,同比增长12.77%;净利润为11.32亿元,同比增长43.81%。

此外,顺丰控股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252.61亿元,同比增长8.89%;归母净利润实现83.08亿元,同比增长9.07%。宁波华翔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3.45亿元,同比下降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14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认为,上市公司敢于在股价明显反弹后仍大幅上调回购价,等于用“真金白银”告诉投资者,当前估值仍被内部人认可,未来业绩有望继续兑现,短期内对稳定股价、提振情绪最直接。

“不仅如此,龙头企业现金流充裕、资本开支高峰已过,具备持续回购的‘家底’。如顺丰控股把回购上限从10亿元提到30亿元,仍不影响运营与研发投入,说明回购不是‘噱头’,而是可持续的股东回报工具。”柏文喜对记者表示。

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

上市公司回购的显著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

为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央行等三部门于去年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明确21家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可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再贷款首期总额度为3000亿元,年利率为1.75%,期限为1年,可视情况展期。

2025年,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年初,央行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到了10%,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了3年,并且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便利银行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

5月,央行宣布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为8000亿元。同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各类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降至1.5%。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将两项工具额度合并使用,能够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拓宽单项工具的额度上限,从而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机构需求,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利用效率提升。

当前,资本市场“稳定器”正在持续发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8日,已有累计7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754单回购或增持贷款计划,涉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524.84亿元。与此同时,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为首,超过18家央企纷纷发布公告宣布股票增持回购计划。

柏文喜表示,综合来看,“加码式”回购并非简单的“托市”,而是“好公司+好现金流+好制度”共振的结果,对市场中长期信心有积极意义。但投资者仍需结合公司基本面、估值水平和回购执行进度,甄别“真回购”与“口号式回购”,避免盲目追高。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财经   上市公司   股份   公司   上限   中国   交易方式   公告   价格   额度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